5月4日晚10点多钟,在湖北武昌开往广东惠州的K435次列车上,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惨案。贺某华与谷巩素不相识,也没有发生任何口角,仅仅是共乘同一列火车,在同一节车厢里,彼此没有接触,十几分钟后,贺某华突然起身拿出刀具攻击谷巩,导致了不可逆转的悲剧。
这起社会案件引起我注意的地方是:贺某华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为什么会对素不相识、没有任何瓜葛的人行凶?
据说受害人27岁,是一位艺术团的舞者,年轻强壮,还有一个小时就要下火车了,却突然遭遇袭击,再也没有走下这列火车。他在被刺伤后,依然忍痛夺下凶手手中的刀具,紧紧地压在自己的肚子下,避免凶手再伤害无辜。
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候,能够想到他人的安危,奋不顾身夺下刀具,避免了悲剧再次发生。谷巩用生命的最后力量,保护了社会,体现了他真实的人格魅力,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这件事情发生后,瞬间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我们结合这件事来阅读美国社会心理学领军人物埃略特·阿伦森的代表作——《社会心理学》,带着问题去阅读书中的相关章节,有针对性地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使我们读书的收获更多,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
《社会心理学》第10版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侯玉波领衔翻译的心理学权威书籍,作者埃略特·阿伦森、蒂莫西·D.威尔逊、塞缪尔·R.萨默斯三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享誉盛名。阿伦森被认为是20世纪100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
这本书拥有80万字,16开500多页,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大部头,如何啃下这本书?让我们带着本文开头提到的事件来查阅本书,从书中找到能反映这件事背后隐藏的心理学密码。
一、第四章 社会知觉:我们如何理解他人
首先,我们对于贺某华伤人事件有太多的不理解,没有理由去伤害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翻看了《社会心理学》的目录,第四章的标题“我们如何理解他人”似乎能够为我指点迷津。于是我翻到本书第91页,阅读91-121页的内容。
读完这30页之后,我得到了一些答案。本章第一句话正是此刻我的感受:理解他人并不容易。作者接下来提到了“非语言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交流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来完成的。
不难想象列车上那十几分钟的画面。贺某华有过两次强制性戒毒、两次持刀伤人入狱的经历,对于贺某华来讲,舞者出身的谷巩强悍的身形传递着威慑力,这种非语言交流的力量,有可能是激起贺某华情绪失控的因素之一。
《社会心理学》第95页提到:“非语言交流可以传达人们的态度、情绪、情感及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交流在我们还没开口时就已经发生了。”
人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深深影响人的判断,最后陷入归因偏差。这个案例是典型的第一印象、非语言交流等内容的代表。
二、第十二章 侵犯:人们为什么伤害他人
在本书第375页——405页,分析了“人们为什么伤害他人”。首先,侵犯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是受到文化和环境的约束,表现出来的形式也非常不同,相比于女性,男性更容易发起身体侵犯。
而且,本书还提到:人在经历挫折后会增加侵犯行为的发生,同时,更容易发起挑衅甚至是报复。
结合书中这部分内容,我们前面提到过,35岁的贺某华经历过2次入狱,2次强制性戒毒,这些对他的惩治性措施让他内心积聚了挫折感,甚至是愤怒情绪,因此,不排除他有报复社会、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
通过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可以读懂贺某华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三、第十一章 亲社会行为:人们为什么帮助他人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谷巩,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在自己生命垂危之际依旧能够为他人着想,勇夺刀具。也就是本书第十一章的内容:人们为什么帮助他人。
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谷巩的利他行为是一种基因中的本能,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共情力。
尤其是男性的骑士风度和英雄气概促使他本能地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这说明谷巩在社会群体中是受人欢迎的一员,他感受到社会的善意和温暖,内心充满责任与爱,他愿意在这样一个社会群体中保护更多的人。
结语:
综上所述,当我们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有目标地去阅读《社会心理学》,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