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
说起亲密关系,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情侣或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其实亲密关系并不仅限于男女的爱情关系,人与人之间亲密到一定程度,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建立起的关系,都可以称为亲密关系,比如说同学、同事、朋友,你与儿女或是父母之间都可以建立起亲密关系。
今天我们借由亲密关系这个话题,一起来探索一下内在的灵魂,每个人都在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当你出发去寻找真爱时,就踏上了自我追寻的旅程。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有很棒的亲密关系,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理想中的伴侣,在寻找、离开、寻找中不断循环,即使最后寻找到理想的伴侣,有时亲密关系也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在最初的美好和兴奋退去后,不满和挣扎随之而来,这其中复杂的情绪真是很难解决。大家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中,不是你对就是我对,争来争去的结果是越来越疏远,伤了感情伤了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如何来让我们的亲密关系变得和谐而美好呢?
在《亲密关系》这本书中克里斯多夫·孟老师把亲密关系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当初在绚丽期爱的死去活来的两个人,到了幻灭期可以形同陌路或是仇人。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全部投射在那个爱我们、让我们觉得特殊的人身上,觉得有了他,所有的需求都会得到满足,在亲密关系的问题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目的。所有问题的浮现,其实是我们内在探索旅程的开始。
当孩童时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形成的看待世界的态度对我们有很大影响。
我们儿时的绝大多数行为,都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我们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的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人来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收、赞赏、抚摸和相拥而眠····这是十分自然的,但问题是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经由别人来实现,这也是所有问题的开始原因。孩童时期的两大需求来自相同的根源,那就是人类共有的“爱与被爱”的需求。当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哭闹、抱怨、撒娇·····当我们使出浑身解数需求仍不能满足,于是,我们把它埋藏在心里的储藏室,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
当我们是一个孩子时我们努力寻找着归属感,渐渐我们明白,想永远被父母爱着,赢得父母的关注就要证明自己有特殊的价值,《都很好》中的明玉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事实是我们的价值是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外在的证明,但很多父母并不明白,所以"想要变得更好"、"想要变得特别"激发我们去寻找那个可以满足我们需求的人。于是,我们带着幻想,带着期待开始寻觅之旅。我们寄希望于理想中的梦中情人,或是王子或是公主,来弥足、慰藉、补充自己并不成熟的灵魂。事实上,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将不会有人满足我们的需求!当我们无法按照理想寻找到一位伴侣之后,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一个最符合最相近的人,然后进行改造,让他变得和我们想象中一样,当你有了期望和要求,压力、失望和愤恨也随之而来。
每个人都有情感的索求,有被爱的需要,当两个人都向彼此索取的时候,会在亲密关系中互动上形成极大的压力,如果对被人取悦我们的能力报以很大的期望,那么失望将是必然的结果。
就像把梦想寄托在别人身上时,我们会因为梦想即将实现而感到兴奋,当现实来到我们面前我们原来冲上九霄云殿的心情会一下子跌落,有时候,这种失望会让我们错以为对方是故意戏弄我们,对方确实是有我们需要的事物,但是他们自私的不给我们。这种想法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挫败感,让我们感觉自己不被爱,不被重视,小时候缺失的归属感和爱的感受再次浮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又一次感受到心痛、难过,只不过很少有人觉察到,这种不好的感受是自己潜意识里就存在的,只不过被封存了起来,相似的境况下又一次浮现出来,大多数人以为,是对方让我们伤心让我们难过,把过错全归到他人身上,于是我们愤怒,我们对伴侣发怒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怒气能够麻痹我们心中的痛,压过所有的情绪,甚至能够麻痹身体的感觉。生气的第二个好处,是能让对方有罪恶感,这样一来,就能有效的控制对方的行为。当这种时候愤怒已经冲昏了头脑,我们忘记了我们寻找伴侣的目的是期望自己更好,生活更好。
当我们明白愤怒的真正缘由,就可以借由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波动,发觉自己内在灵魂的本质,灵魂的本质是无条件的爱与被爱,当我们心甘情愿的放下一己之私,而追寻真正重要的东西——爱,当我们把爱当作首要目标的同时,个人的需求也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最极致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