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总认为教师教授学生知识,不应是学生在台下静静地听,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我们应该让半边讲台于学生,尽量还课堂给学生,教师做到引而不发,开而不达,那样教学效果必会不差。尤其是“核心素养”大力倡导的今天,教师更应摒弃霸权主义,引导学生在独立自主、合作探究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部分第二小节“课程基本理念”中,谈到六大基本理念,其中第四大基本理念是这样描述的: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这即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去发现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让学生在不断调整情感态度中,发现有利于自己的语言学习途径和方法,形成有效学习策略,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终极目标。
在教学中,我遵循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认真研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更是对我的英语教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Tell me, I may forget; Show me,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 and I’ll understand.”是近年来鞭策我教学实践的良方。不管是听说课还是阅读课,我都时刻铭记: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参与、感知,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或搭档合作、探究,他们才能真正学到知识,然后学以致用。以下结合教学实际,说说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学习、发展能力等。
一、“综合探究”的具体流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自主、合作、探究、发展的氛围以及为他们提供平台。以下展示是我近年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个教学环节:在对话教学与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在组内学习新单词、短语或句子等重点及难点。这一环节一般处于一节课之中轴,它的位置关系是这样的:导入-听前(读前)-听中(读中)(该环节所在位置)-听后(读后)-总结,我把该环节命名为“综合探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自学寻疑 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对话或短文中出现的自己不懂的单词、短语和句子,可以勾画出来,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注,但一定得明白,哪些是自己不懂不会的;
2.组内探究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不知的东西已经了然于胸,接着展开组内学习,引导学生把自己不懂未知的请教组员,已经懂得的教给组员,以达团队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之目的;
3.多向交流 根据文本知识点把握学生探讨的时间,然后鼓励学生以他们组最喜欢的方式分组汇报组内所学,如可派一代表汇报,可派两代表,可三,也可四,也可全组,当然这过程中必须有激励机制,以此让各组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4.点拨解惑 最后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及补充讲解。
二、“综合探究”的关键点
在以上“综合探究”环节中,最关键的有三点:其一在活动开始之前,应给学生明确的指令即以上的1\2\3点,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组里探讨还是成果汇报,都能有的放矢,忌盲目行事,事倍功半;其二“组内探究”前,引导学生有一强烈意识-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当自己把已知已会的告诉组员时,自己也在目标语言上有了质与量的飞越,因为 "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其三“多向交流”中,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但需切记是展示本组探讨的重点和本组困惑的,也就是说把本组已经学会的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传达给其他同学,同时也把困惑点抛给其他同学思考,看一下其它组是否能解答,这是一个各组或全班同学传递信息、互相帮助的环节。
三、“综合探究”中的“多向交流”
在所有环节中,教师不好把握、学生不好操作的是“多向交流”这一细节-通过组里探讨后,让学生以他们组喜欢的方式展示。有时学生的展示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有时学生的展示不是全组的合作成果,仅是某个组员的想法,因为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没开展实质而有效的交流,没达到学习探究新知,互相帮助的目的,也就是说让学生合作探究环节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而学生毫无收获。为避免学生出现以上状况,我通常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为了让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提高其积极性与自信心,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知识,锻炼能力,体验成功,立足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引导他们进行每个组员都参与的合作展示。根据学生层次,以每小组六人为例,由层次低到高分别把学生命名为A、B、C、D、E、F。以新词汇的学习展示为例:在探究环节,层次低一点的A、B、C学生可能就存在着对某一单词或一部分新单词音、形、义的认识缺失,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向本组内成绩较好的D、E、F同学请教,同时层次高一点的D、E、F也会把他们懂得的且认为是重点的目标语言给层次低一点的A、B、C进行讲解,不懂的同学会不断发问,担心跟不上团队节奏,影响大组表现,被请教到的同学会不赐吝教,甚至竭尽全力,唯恐层次差的同学影响本组的展示。在展示时,A可以仅读出单词如homeless,B这样说“h-o-m-e-l-e-s-s, homeless homeless, 无家可归的”,C接着“a homeless kid,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这时全组同学可以一起说出这个短语以强化这个新单词的意义,后D接着说“He is a homeless kid.”E接着“He is a homeless kid, we should help him.”F最后展示“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我们应该帮助他。”最后全组同学再一次齐读出这个句子,“He is a homeless kid, we should help him.”,这样,一个新单词的读音、拼写、意义等就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口中出来,他们就已经基本掌握,全组同学就会开心地坐下,通过这一展示,班级其他同学也清晰了此单词用法。然后其余各组依次展示,但后面展示的组不能重复前面各组的内容,这样就能保证每组展示的是不同内容,那么对话或短文里的重难点就能在学生合作探究后的小组展示中一一突破。
当然有时小组展示也会用这样的形式:在老师所给目标指引下小组合作探究后,老师会出其不意地给指令:每组的A或B或C同学展示,或A\B或C\D等联合展示,亦或是A\B\C 或B\C\D联合展示,这样学生在组里学习时就更会照顾到层次不同的组员,以达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收获之目的。后让学生再根据组里探讨的情况,进行困惑点的展示。老师或其他比较优秀的同学给予点拨与理解。
“综合探究”在学生学会学习、团队合作、自主发展、提升素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训练。但须切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关键,群学是重点,合作探究必须建立在个体充分的、独立的、自主的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最佳契机,以及教师应该有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
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学生自主发展,我们以合作探究为主线,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语言,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在注重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发展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自然得以提升,真所谓Learn to know, learn to do, learn to live together, and learn to be(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正是二十一世纪学生核心素养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