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梦》的时候,有一个事儿常常觉得纳闷不解,一座住着的尽是公侯小姐的大观园,这里头竟不论主子奴才都有随地大小便的习惯,这不: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中,大家公子贾宝玉就于山石后面来了这么一回;《红楼梦》中关于就地方便的描写不只这一处,小红得了王熙凤的命令去办事,回头复命时就看见司棋从小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小红见惯不怪的还向她打听王熙凤的去向,可见这在大观园里都是寻常事了;鸳鸯碰见和潘又安约会的司棋也是,想要小解的她,来到山石后桂树阴下,然后就鸳鸯女遇见尴尬事了。不过,要说大观园里厕所也不是没有,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中,吃坏肚子的刘姥姥就被小丫头引到了园子东北角的厕所。看来,大观园里不是没有厕所,而是厕所太少太远,所以不论主子丫头遇到小解也就随处方便了,可是大观园里公子小姐丫鬟婆子的一大堆,都这么方便方便,那还不到处都是屎臭尿骚味儿,难怪大观园里要种那么多香花异草了。
话说到这儿,疑问就来了,《红楼梦》描写的准确时代虽被作者隐讳了,但写作年代可是清朝,里面写的可是钟鸣鼎食王侯之家,如果他们家还这样,那再往古代追溯,再看升斗小民的生活,他们的“三急”之事该何等简陋,卫生环境该如何的堪忧,这事儿还真值得研究,拉撒之事虽难登大雅之堂,可从古自今谁也免不了,还真是件大事儿。
原以为《红楼梦》中上演了这么一出,那上古时代,中国人可能就更要随地大小便啦,一查资料还真不是:《周礼》最早提到,当时建设比较好的城市道路两边就有了公共厕所。《墨子·旗帜》就曾记述那时的公共厕所:在道外设屏,以30步为周长,墙高12尺以上。但那是的粪坑很深,所以,春秋时期的晋景公竟然在上厕所时不慎掉进粪坑而死。看来,那时上厕所还是件危险事儿。
人类总是要进步的,上厕所这么危险自然要改进,这事儿发展到秦汉,不仅有了蹲厕,甚至还有了坐厕。南阳东汉墓中,不仅男女两个厕所左右并列,且其中一个便坑前有尿槽,另一个没有,形制与现代已无区别。在中国河南省商丘市芒砀山汉墓中发现的一间2000多年前建造的厕所,面积约2平方米,在用石头打造的坐式马桶的一侧,还有一个宽大的扶手。在马桶后方的墙上,厕所的修建者凿出一个冲水的管道,其构造和原理与今天的水冲厕所极为类似,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水冲坐式厕所。
想不到古人竟然如此讲究,其实更讲究的是还有呢?“拉屎”、“撒尿”这样的词儿太俗陋啦,关于这事儿,古人有很多委婉的叫法:解手、出恭、方便、如厕、更衣等等。对了,更衣——望文生义,难道上个厕所还要换身衣服不成。还真是,古代人宽袍大袖,上个厕所还真得脱衣服,小户人家上完了是把脱了的衣服再穿回来,富贵人家可就排场了。有记载称:西晋首富石崇家厕所修得华美绝伦,内有绛色帐子、垫子、褥子,客人入内,还有美艳女子列队相迎。客人上过厕所,不止要洗手,还得美女伺候换上新衣方能出来。
古代贵族上个厕所讲究的还不止这些,你要是不懂规矩就得小心观察、谨言慎行,别像西晋大将军王敦一不小心被人笑话了去。话说王敦被晋武帝招为武阳公主的驸马,新婚之夕,头一回使用公主的厕所。初见时,觉得富丽堂皇,不多时,见厕所里有漆箱盛着干枣,只当是“登坑食品”,便全部吃光;完事后,侍婢端来一盘水,还有一个盛着“澡豆”的琉璃碗,王敦又把这些“澡豆”倒在水里,一饮而尽,惹得“群婢掩口而笑之”。原来干枣是登坑时用来塞鼻子防臭气的,而“澡豆”则相当于现在的肥皂。
对古人如厕的方式了解到这儿,有一个问题就不得不想啦,古时候可没有这么柔软的厕纸,他们上完厕所是怎么解决的呢?其实这事儿咱们早就知道,别笑,就是“棍儿刮”。古代有一种叫“厕筹”的玩意儿,就是厕所里的专用竹片,琢磨得细致光滑,以免伤了肌肤。所以,南唐的后主李煜为了表达他尊佛重教,就亲自动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质量,看看是否光洁滑爽。不过,到了元朝,宫廷里就有厕纸使用啦。
那说到这儿,疑问就来了,既然中国古代对如厕之事已经如此讲究,那到了《红楼梦》里怎么就如此随便了。其实倒也不难理解,偌大的大观园,公厕寥寥,私人恭桶都在各自住的地方,人有三急,来不及往回跑就只好就地解决了呗。好在看《红楼梦》中描写的情景,他们出的都是小恭,倒也不必担心脚下踩到黄金地雷。
所以藉此,要像公共建设部门提个建议:公共环境需要保护,以人为本,多建些公共厕所。别光说国民素质太低,有了厕所,谁又愿无遮无蔽的随处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