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战战兢兢地吞下一颗苹果,抱着一死的决心,倒头在树底下睡过去。
醒来的时候,天蒙蒙亮,山里的雾气又潮又重。
第一感觉是后背很凉,脊椎酸痛,伸手去摸,是布满枯叶残枝的地面被露水浸透了。坐起身子来检察自己,手臂、肚皮、脚趾,一丝不苟地检查了,没有起斑、没有发炎、没有溃烂,大喊了几声,嗓子也没问题,所有不好的症状都没有。
确认,苹果是可以吃的。他松了一口气,继续往前走。后来相继吃下梨子,香蕉,猕猴桃,甚至石榴、山竹、菠萝、榴莲。
他把这些东西带回家去,介绍给亲朋邻里,人们无不赞叹。临终前,他留下“水果”这个概念。
此后,人们再无他想,只能把此类乖乖纳入“水果”之中。
我觉得“这个人”非常了不起。虽然其人的存在性无可考,但“他”于我,是一种切实的象征。
多年前湖南台有一档栏目,叫“说出你背后的故事”。
这名字饶有趣味,未曾听人讲“说出你人前的故事”,都是讲“背后的故事”。这岂非是在说,想要挖掘故事,挖掘共性,就要迂回到人物背后、事件背后,去看鲜为人知的一面?这对年轻人,甚至尚未开化的中年人来说,是珍贵的启发。
如果我们遇到一事一物的问题,就只顾解决此一事一物的问题,不去思索“共性”,那么当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就无从借鉴之前的经验,而要重头来过。
这也意味着,本可以一劳永逸的方法,在短浅的目光中被辱没了。
前几天朋友吃饭,席间一女生谈,他男朋友常管着她的穿着,不许高跟鞋,不许露肩露腿,无论什么场合她出去玩,都一定要接她回家。她虽然领受这样的好意,但难免有束缚感,尤其在穿衣打扮上,两个人完全不是一个理念。
我们听着,不语,不应。毕竟不好说。但我默默认为,不要只看他对你的穿着要求严格,别的方面将来也难免要如此。也不要只就“穿着”这一件事去辩驳,说自己如何重视穿着,而应该说自己是重视个人的品味和喜好,两个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这种私人化的修养。这样一来,饮食,作息,消费,以后的所有问题都足以事先预防。如果沟通得当的话,相信对方是可以理解的。
这样,把看似杂乱无章的事实归纳,整理,拉出一条脉络来,以便事半功倍。
就说感情上的所有问题,无非是情感与理智的博弈,沟通的技巧,以及两人生长环境造就的观念使然。想要解决问题,也需要从这些大的方向上入手。吵架到后来只能用于解决情绪,但解决不了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发掘问题背后的共性,根源,中医讲,不能只顾治标,忽略治本。
为什么我喜读木心先生、周国平、梁文道、王小波等人的书?就是因为他们把问题说透了(未必说尽,也是说不尽的),这样,只要是涉及此类的问题,都不必再说。正如木心先生在《琼美卡随想录》中说,弗朗西斯·培根对于“嫉妒”的描写已臻极致,如果有人问他,“什么是嫉妒呢?”他将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培根先生的书,(我想是指《论嫉妒》),他坐下来,休息。
我非常想做这样一个人——第一个将苹果梨子香蕉等物称为“水果”的人,或是第一个将“嫉妒”写到别人无话可写的人。
生活如是,文学如是。务必向这两个人学习。
文/张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