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期待从整理心理学课程中学到哪些东西?请详细记录,便于最后对照。
通过上门整理发现两个大问题:
一是需要前期需要花大量时间沟通,包括客户本人对整理的理解,为什么要整理,希望调整后是怎么样的,根据客户的生活习惯,生活动线,我们调整物品摆放的建议是什么,这些都是可以显现的。
二是整理后,客户很容易“打回原形”。我想这就是我期待在本节课里学到的东西。
2 你期待完成整理心理学系列课程之后,自己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请详细记录,便于最后回顾。
特别期待表达和界限两节课,因为妈妈是控制型,老公是游离型,他们两都会有对特品的欲念。而我是讨好型,不想破坏关系的同时,又想做好断舍离和整理,特别希望老公能理解整理的好处,并能跟我一起做整理。
特别感谢老师推荐这本书《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美〕布莱克(Braiker,H.B.) 计划在学完本课程的同时看完这本书。
第1整理术之整理与投射
第一部分喜欢整理的原因:
结婚八年的时候,每次先生周末邀我出外游玩,我都觉得为什么不收拾一下房间,每天回来看到这“脏乱差”就像城市里的污点。可是每次一收拾完,要么就已经太晚了,要么就是第二天又乱了,所以这样的事情无限地恶性循环着……
偶然机会看到袁春楠老师的讲家居整理的课程,当时只需要69元,8节音频,每节才十多分钟,就买了试听。还记得当时我记录了一些数据,比如我们广州人爱煲汤的汤料,我扔了31斤,不能用的各种线有130+条,电蚊液的插电头50+个,个种锅具接近20个,过期调味料接近60瓶……学习群里很多还没动手的同学都被我发的数据和图片震惊了,也有不少同学加了我的微信,并向我讨教。
课程里讲到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之人生整理魔法》,还推荐我们看《我的家空无一物》的日剧,当然还有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我觉得都非常受用。当我用自己所认知的知识去传授别人,当我被几位学习群里的小伙伴认可,当我看到大家因为我的分享而有收获,我感觉非常满足,这就是我想成为整理师的原因。
对我来说,我是追求极简但是希望有品质的生活,所以,我希望我的家是简单而高质量的,今年是我结婚第十一个年头,过去这三年,我不断的精简家里的物品,定时会清理一些不用或觉得是备用的东西,但是!先生是个喜欢囤货和贪小物件的人,比如商场纸巾特价,他不会想着家里有没有,先买了再说,再比如买牙膏送杯子的活动他是不会错过,还有如果他找不到充电线,或忘记带出门,又会买买买……这样的习惯导致我一边扔,他还是一边进,好像又进入了一个无限循环~因此看到本课程有讲到与家人沟通部分,特别期待能有这方面的收获。
第二部分想象理想空间的模样:
我希望我的家是进门就是玄关,可以有挂衣服和包包,放鞋的地方,然后就到厨房,厨房旁边就是餐厅。
我希望洗手间旁边就是可以晾衣服的阳台,
我希望我的房间有独立的洗手间或是在旁边,洗手间的过道上可以放一个小柜子,放我的内衣裤和家居服。
另一个阳台可以种满绿植,允许的话还可以有桌子椅子,坐看看风景。
客厅可以不用很大,有沙发和茶几就够了,如果条件不允许,
没有功能房也没关系,看书工作的地方可以安排在客厅的角落,
做运动的地方也可以安排在阳台。
现实中的家
没有阳台,没有玄关,没有工作区,太多家具和杂物。
小时候被教导的,被允许和不允许的事
妈妈很喜欢收别人的衣服,到现在为止她房间衣服都是几个衣柜都装不下。另外她很喜欢干净整洁,但只限于表面,所以东西都是东塞西塞,不分类。
我的生日是在六一儿童节前几天,于是给我买新衣服就只会在春节一件冬衣,生日一件夏衣。小时候被教导的是心里善良就是美,要有礼貌,饮水思源。衣服整齐干净就可以了。
父母对我几乎是放养形式,亲戚都觉得我很懂事,所以对我来说基本上没有不允许的事,因为我压根就不会做。
唯一不允许的是晚上不能出外。
但是感觉这些对我的影响不大,我出来工作的时候没有过多地买东西,也不会对自己过份吝啬。
思考练习2:对我来说,我先要整理的是什么
主人房(已整理)-儿子房-客厅-厨房-洗手间(已整理)
职业:
我希望把整理变成我的终生职业
改变和提升:
我想改变的是通过整理先帮自己提升生活品质,再帮别人提升。
取舍:
是因人而异,有些人理解了整理的好处会马上开始做断舍离,
有些人需要经过一些时间去验证,某些物品真的不再需要再开始做取舍。
拯救:
1、那些经常买买买,但却经常找不到物品的人,
2、拯救那些因为找不到东西出门,而经常迟到的人,
3、拯救那些明明家里已经有很多同类物品,却因为找不到而不得不再花钱买同类物品的人。
练习一:
你经常用哪几种?
我经常用讨好型,超理智和沉默少用也会有出现,对老公会常用指责型,没有出现过游离型。
练习二:父母的表达方式对你产生哪些影响?
妈妈对我是指责型+超理智,对别人是讨好型+超理智
爸爸对我是沉默型+超理智,对别人是讨好型+沉默型
父母对别人都是讨好型,不难看出,我也是这个原因被投射与影响,慢慢长大了会有自己的想法,不会一味地讨好,所以会讲道理成为超理智,有些朋友很固执,我就不会争吵,不否定也不肯定,成为沉默型。也是源于父母
整理一下这样的惯性表达方模式,怎样影响到你的生活?
对别人都是讨好型,在外面受的气,无形中都发到家人中,对老公用指责型或沉默型对待。默认家人就应该以我喜欢的方式来对我好。
对于妈妈一直惯用的指责和超理智型的沟通,以往都是以讨好型对待,从来没有认真表达过自己的感受,导致她一直觉得自己是对的,从而想控制我。即使现在我用一致型表达,她也无法接受。
这一点我跟她非常像。希望最亲的人都听我的。
梳理出自己表达方面可以改进的地方。
学习正确的说出自己的感觉,减低对别人的期待。
练习1:对照五大类界限模型,回想对你重要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家庭生活,亲子关系)中,你自己的界限模式是怎样的?
人际交往:融合+退缩型
家庭生活:疏离型
亲子关系:相对清晰型,有时候融合也有刻板型
练习2:想象自己的界限,列清单,重建你的界限。(当你那么做的时候,会感觉到充满力量。在家庭里感觉很自在。)
我的界限物品清单
衣橱衣服,洗护用品,书柜书台,电脑。
书房
现实中的空间和物品
现实中有自己的衣橱和衣服,界限清晰。有书柜书台,电脑,但是不是在同一个区域。
保护自己的空间,用一致性表达,说不
试着调整出一个空间作为学习工作专区,让自己独处。
练习1: 回想你在多大的年龄第一次接触到死亡?印象最深刻的死亡?当你目睹这样的死亡,对你有什么改变?
我第一次接触到死亡,应该是外公过身的时候,那时应该正读初三,对我来说没有太深太多的痛苦,在我印象里只记得他好酒,左眼白内障,瘸腿,甚至是瘸了左腿还是右腿都不记得。听说是酒精中毒,他中风了还是忍不住要喝,当时妈妈和她的六个兄弟姐妹还年轻,上有老下有小还打着工,轮流请假来照顾他。
可能是因为这样,我潜意识里不喜欢饮酒的人,更不喜欢没有自控力的人;另一方面,我真的希望我的父母都能为自己的健康努力,因为我是独生女,如果需要照顾一个至亲,他又是一个不听话的病人,那我真的很难为,很痛苦。也许在这个基础上,每每得知糖尿病的妈妈不定时吃饭睡觉和吃药的时候就会很生气,有时候甚至会跟她吵起来。
印象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外婆去世,妈妈说“我父母都不在了”,第二次是老公的舅公灵堂上,一个辈分那么高的长辈,来参加葬礼的人只有14人。
这两次接触时都是在我患宫颈癌治疗后,虽然医生说99%已经痊愈,但在这个谈癌色变的中国社会,又在这样的场合下,难免会想到自己离开的时候。
妈妈的父母都不在了,如果我也比她走得早,她有多难过多难受!
我和先生都独生,我儿子也是独生,在我的葬礼上又会有多少个人呢?以后我儿子会不会很孤独无助?
好像也是舅公去世的第二年,我开始做整理家里,当时没有想过这些事情,现在回想,感觉也是有一定的关联。
练习2: 在人生之旅中,你想看见什么样的风景,拥有什么样的旅伴,留下什么样的行李?
在学习春楠老师的线上课时,她推荐我们看《我的家空无一物》其实我真的很喜欢那样的极简,不被物品支配。同时看到剧内的外婆突然去世,女主家人对她物品整理时的不舍,我真心希望不会出现在我去世后再给后人带来这些麻烦,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不要求我的旅伴要赚多少钱,但是一定要自律,只有爱没有面包不行,坐在奔驰里哭也不是我想要的,自律才会自由。
留下的行李在我重病的时候跟我老公说过,把我的骨灰压缩成一只戒指吧,其他实物都不要留了!
在精神层面上希望留给我儿子坚强,乐观与自律。
非常感谢老师的点评,在学习这节课前,发生了一件事,我觉得自己已经是用一致性表达去对待妈妈,就是她要求我把我收养的两只猫猫送人,否则她就不进我家门,我一开始试着用一人让一步的方式,希望她能理解,送走一只,不行!你来的时候我寄养在其它地方,也不行!于是我坐下来好好跟她表达,我的想法,她还是不能接受,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她确实也没来过我家。
在很多人看来,我这样做是不孝的,为什么为了两只动物放弃妈妈的关系,有些人会觉得我很强势,有些人会觉得我在意气用事,要跟妈妈争权。但是我觉得这是我的家,这件事是我们三口子做的一致认可的决定,妈妈这样的要求是越权了。
学习完界限这节课,我更清晰这是妈妈对界限的界定不清晰,因为类似的事情在我结婚十年来,她也不止一次去要支配我们,改变我们家的家具摆放,把自己的东西到处塞在我家各个角落,因为这是她认为这是对我们的爱。所以不谈论好坏对错,我还是坚持尽可能地用一致表达跟妈妈沟通,感觉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因为我感觉到她也很想她女儿,很想来看她的孙子,但是如果我不先划清自己的界限,她也不会知道。
再次感谢老师这么细心的分析[玫瑰]
另外,我已经正在改造自己家的空间,希望营造出给自己的空间,也在设定儿子和老公的独立空间,希望有更多的爱呈现。
我觉得我过去太过讨好型啦,然后大家都觉得,我就应该这样子迁就着别人,最后自己很痛苦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切都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对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不清晰,别人也不知道怎么跟你相处。现在我经常会对自己说这样一些话,这是我想要的吗?如果我不帮助或不接受对方的求助,这会失去什么。结果证明,其实不会的,大部分的人都会尊重我的选择或决定。也没有那么难[呲牙]。
对于整理这件事,也是对我很大的帮助,过去太过在乎断舍离或是就近原则,没用对儿子和老公的物品有一个专属的地方,自认为这是在帮他们,没有关注过他们实际感受,所以接下来,我会再次整理,而这次会先跟他们沟通,希望留住什么,希望这些他们觉得重要的物品放在哪里,给他们专属的空间,也告诉他们,我在自己的专属空间里不被打扰~
哗,想想都觉得好幸福美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