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异起艺术的Ella。上周,我们聊了巴洛克时代擅长描绘城镇世俗景象的荷兰画家维米尔。
在他的同时代,艺术观念与之截然不同的法国画家—普桑正在罗马,沉醉在对古典秩序与崇高美学风格的摸索与追求中。
01/古典的追求
普桑(1594-1665)是17世纪法国古典美学的先行者。(后来的路易十四将古典主义作为国家的美学标准)
我们在前几期也讲到过,17世纪的艺术风格叫做巴洛克,意指喜好繁复装饰、追求强烈的律动感和堆砌感、更世俗化的一种风格趋向。比如灵魂人物卡拉瓦乔、贝尼尼、鲁本斯等等。
当时的画坛就流行这个。但是!普桑不喜欢。他崇拜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别是对拉斐尔,简直到了沉迷的地步。
那些优雅、克制与理性、古希腊雕塑感的形体都是他入迷的。
对古典主义的热爱促使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罗马,对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不断学习。
他的作品都拥有一种“崇高的风格”。包括崇高的主题、崇高的思想、结构与风格。能够引发观看者的思考与理性的认识。
02/ 史上最难懂的画
普桑的《我也在阿卡迪亚》是最具代表性,也是史上最难懂的作品之一。
体现了这位画家倡导的绘画的“崇高风格”。
他的特点是根植于古典世界的崇高主题和基于古代雕塑的人物造型。
03/我的解读
画的名字叫《我也在阿卡迪亚》,对应了刻在墓石上的文字—Et in Arcadia Ego。
阿卡迪亚,是希腊南部半岛的一个高地,据说那里居住着崇拜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的牧羊人。
因此后来,阿卡迪亚象征着人间天堂、乌托邦。
主流的学者认为,“我也在阿卡迪亚”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在阿卡迪亚,死亡依然存在。
三个男性为牧羊人,他们围着坟墓上面刻的文字,表现出了震惊、不解与困惑。
他们的身边,有一位神态姿势都很理性与高贵的女性,自古以来就是艺术史学者研究的对象,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能说明她存在的含义。
那我们不妨来大胆猜测:
她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理想的天堂。生命都不是永恒的,随时都会消逝而去。
她的手轻抚在红衣牧羊人的背上,似乎是在证实他的疑虑:没有什么可以逃得过生命的消逝,包括时间本身。
因此,作品给予观者一种思辨的意义—是沉迷于理想国中,混沌度日?还是珍惜此刻,活在当下?
04/尾声
这幅画的解读,纯属本人的思考,因为不管是铭文的含义,还是黄衣“女神”的含义。现在都没有确切的考古文献来佐证。
因此,这幅难懂的画,也可以让我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去大胆探寻普桑真实的意图。
普桑对法国后世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安格尔、大卫、塞尚等后来法国的艺术大师,都是他的追随者。
所以普桑绝对称得上法国绘画之父。而他的理性思维与古典追求迄今也影响着一大批绘画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