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大家好,今天我们分享的这本书叫做《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作者是美国人加里·凯勒。他是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凯勒威廉姆斯国际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写过好几本畅销书,在全球范围内卖出了几百万本。现在我们要讲的这本书就是其中一本,曾经在美国亚马逊网站图书销售榜上持续排名第一。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书名,《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一个人要成功,要取得成就,就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学很多东西,做很多事情。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却说,你要想成功,要想获得出类拔萃的成就,就要学会放弃很多事情,专注于做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做一件就够了。作者认为,因为这个真相实在太简单了,很多人反而不太容易相信。
有意思的是,作者加里·凯勒自己一开始也不相信这样的看法能行。他也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才领悟到这个道理。在他创业的第一个阶段,加里·凯勒用了十年的时间创办了一家很优秀的公司。这段时间他做得顺风顺水,所以说信心满满的,觉得公司很快就可以把业务拓展到全世界的各个国家。
出乎他意料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公司突然全面陷入了困境。尽管他做了各种努力和牺牲,业务还是一团糟,没有任何起色。当时他就像卡在一个陷阱里一样,拼命地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希望有人能把他拉出来。这个时候,他的一位老师向他伸出了援手。两个人一起散步,在充分了解相关的细节之后,老师就开始思考要怎么帮助他解决问题。等他们散步快结束的时候,老师已经想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老师就问他:“你觉得如果要扭转现状,你需要做些什么呢?”加里·凯勒很困惑,说不知道。
摇了摇头,老师在墙上写下了14个关键的职位,说:“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能扭转整个公司的尴尬处境,那就是把我标记出来的14个关键职位,指派给真正能够胜任的人。只要你选对了这14个关键职位上的人,整个公司就能朝好的方向发展。”加里·凯勒非常震惊,他不敢相信解决方案竟然那么简单。他就问老师:“这个解决方案是不是应该再稍微复杂一点,多做几件事来扭亏为盈,会不会比较保险呢?”他老师就说:“不需要耶稣,只需要12个门徒。你只需要14个关键职位上的人。”这个时候在加里·凯勒的人生中可以说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和他老师讨论过之后,他就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把自己给解雇了。他从公司CEO的位置上退下来了,开始专心地去找那14个关键职位上的人。那结果怎么样呢?他找到了这14个关键的人,不到三年公司就实现了持续盈利,而且利润连续10年以40%的速度增长,从一个地区性的公司迅速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公司。
但是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和这14个关键的人讨论工作的时候,加里·凯勒会简单总结一下他们在当前阶段承诺完成的几项工作。但是让他头疼的是,这14个人虽然能完成他们承诺的大部分工作,但有的时候最重要的工作反而没完成,导致他们的工作陷入困境。
加里·凯勒尝试着和他们去沟通,简化他们的工作,从本周需要做的几项工作简化成了本周最重要的三项工作,然后又简化成了本周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但还是看不到效果。最后他决定试一试,只做一件事情。这个办法他就这样问他们:“你本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哪一项工作一旦完成,就能让其他的工作变得简单或者不太重要?”这个办法是他在绝望中想到的,但是他又一次带来了惊喜。之后这14个关键人的业绩直线上升,就是因为有这两次陷入困境的经验。加里·凯勒开始总结公司的状况和他的做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每次公司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都是他专注于做一件事的时候。
加里·凯勒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呢?那些成功的人为什么能够完成更多的事,达到更高的目标,赚到更多的钱,拥有的东西也更多呢?如果说我们把时间看作一个人事业的原始资本,那么每个人的原始资本都是每天24小时。成功的人是怎么分配他们的原始资本,并且得到远远超过于别人的收益的呢?加里·凯勒认为答案就是成功人士所有的行为和经历都紧紧地围绕着他们的目标,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很多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想要取得最好的结果,就要尽量缩小目标。但是大部分人不太相信这一点,他们认为要做成大事一定会消耗很多时间,一定会经历很多次的波折,所以他们会把计划排得非常满,日程紧张到不行,结果成功却离他们越来越远了。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想面面俱到,很可能会筋疲力尽,哪头都顾不好。你一心想要多面开花,结果反而降低了效率,压力太大会让你没有办法按时完成任务,又吃不好睡不着,没有时间运动,没有时间陪家人和朋友。
加里·凯勒看来,这就是误入歧途了。成功其实是有捷径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把你的时间、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一件事上面。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平时不是这么做的,因为我们对于成功有很多的误解,我们平时听到了太多关于成功的谎言,实际上这些谎言会误导我们,阻碍我们获得成功。因为这本书讲的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所以说加里·凯勒特意搜集了很多和这句话冲突的格言,比如说“每件事情都很重要”、“同时做几件事情效率会更高”、“自律和意志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认为这些全是谎言。
那我们首先就来看他搜集的第一个格言:“每件事情都很重要”。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有些当天没做完,还得顺延到第二天,然后事情就越来越多,积压在那,根本做不完。我们忙碌得超出了正常的负荷,但是成功并不会因为我们很忙就接近我们,我们多劳但是没有多得,因为我们的忙碌很多都是盲目的,误以为每件事都很重要,想把它们都做完,这就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为了做完所有的事,我们就不得不寄希望于时间管理。列出待办事项清单,的确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帮我们集中注意力,但是我们也经常会被清单限制,好像就非得把这个清单上列出来的每一件事都干完,而且我们处理事情的先后顺序无意当中也会被清单影响。那成功人士处理事务的方法和普通人不一样,在做出决策之前,他们会充分考虑,直到找到主要任务,然后把主要任务当作核心,围绕着主要任务做其他事。他们很有可能会做普通人一般会推迟的工作。对于待办事项,他们也是有清醒的认识,相比于繁琐冗长的待办事项清单,他们更倾向于列一张短小精悍的成功清单。
成功人士是怎么把普通的清单转化成功清单的呢?我们来看一看约瑟夫·朱兰的发现。朱兰是一个破译密码大师,对科学和商业领域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他的成就引起了通用电气公司的注意。通用电器邀请他参照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理论,检验公司为管理层设计的薪酬分配方案是不是合理。那我们刚才说的这个帕累托的理论是什么理论呢?在19世纪的时候,帕累托经过计算提出了一个看法:世界上有20%的人口占有了80%的财富,这本来说是财富分配失衡的问题,但是朱兰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一个普遍规律,后来我们就把这条规律称为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认为,带来大量成果产出回报的往往是少量的原因投入付出,也就是说对于成功来说,分配也是不公平的,很小的投入获得很大的成功,这种情况是很多的,所以有选择的付出才能有效地获得回报。加里·凯勒自己就是这样的几个决定性的时刻使他获得了今天的成就,就拿投资来说,他的绝大多数财富都是来自于少数几笔正确的投资。
所以说我们可以参照二八法则,把待办事项清单转变为成功清单,就是从你要做的事当中挑出最重要的20%,然后在这20%里面再缩小范围,直到你找到那个最重要的那件事。对于成功的第二个谎言,就是“同时做几件事效率会更高”。既然做最重要的那件事是关键,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同时做其他的事呢?2009年,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做了一个研究,他想看看所谓的多面手是怎么同时完成几个任务的。他就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他自己没有这种能力,所以曾经非常羡慕那些能做到的人。这位教授就带领研究团队发放了200多份问卷,调查学生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情况。他把这些调查对象分为经常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和不经常这么做的,并且推测经常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人工作效率更高,但是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这位教授说:“我原本以为多面手一定有某一种神奇的能力,结果发现他们根本就抓不住重点。看起来好像每个方面他们都兼顾到了,没有什么事可以把他们难倒,实际上每一件事都做得不怎么样。所以说人能同时兼顾几件事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问题在于这种做法现在很流行,很多人认为应该同时兼顾几件事,而且对此事不遗余力。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做事方式当做效率很高的表现,经常讨论我们怎么才能掌握这种技巧,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也把它当做一种有明显优势的能力。但是其实它只是一个盲目的谎言,同时处理几件事既没有效率,也很难成功。”
如果说你尝试同时做两件事,结果要么就是根本做不到,要么就是两件事都干不好。有句话说得好:“同时处理几件事等于同时搞砸几件事。”有时候我们确实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比如说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一边吃饭一边看地图,但是我们不可能同时做两件需要我们专注的事情。奇怪的是,现代人特别喜欢给别人留下多面手的印象,比如一边做事一边听音乐,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有时候我们不是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是一直在暗示自己要同时做很多的事,更多的是原来做一件事情的时间,我们现在希望可以做两件事,甚至三件事。
那我们来说说我们的工作场景,我们的办公室就是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有三头六臂的地方。你正专注于眼前的某一个项目,突然有人咳嗽了,问你有没有止咳含片;办公室里的电话一会儿响一下,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幸免。而且还有什么?邮箱里的邮件永远处理不完,手机不停地震动,说你收到新消息,一堆快递没拆,一堆事没做,而且总是有人无休无止地问你事情的进展怎么样了。所以这种分心、干扰、中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调查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员工在办公室每11分钟就会被打断一次,他们每天有1/3的时间花在从干扰中恢复的过程。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得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或者在任务中切换来切换去这样的说法不过就是自欺欺人而已。研究人员发现,切换任务并不是没有成本的。如果说简单的任务多消耗的时间成本小于等于25%,如果是复杂的任务,多消耗的时间很有可能超过100%。结果我们在一个工作日里平均有28%的时间就浪费在任务切换上,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为多面手这个形象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
关于成功的第三个谎言是“自律和意志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成功和意志力捆绑在一起,好像说有了意志力就一定会成功。但是问题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意志力并不是说我想要就有,我随传随到,同时我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可以把意志力想象成手机剩余电量的那个指示条,每天早上它可能是充满电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不断地使用你储存的电力,它就被消耗了。你需要找到合适的时候重新充电,而不是说一直使用它。
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有计划地使用有限资源,但是你却没有把这么重要的意志力当成个人的有限资源来规划。这么一来,等到我们真正需要意志力来完成重要任务的时候,可能他已经耗光了。现代研究表明,抑制力确实会转瞬即逝,能量巨大却并不持久。动用抑制力之后,我们血液里的葡萄糖含量会急剧降低。那我们可以把抑制力看作是一种需要长时间恢复的有韧性的精神肌肉。如果在一件事情上用的意志力太多,又不等到它恢复,就投入下一件事的话,我们的表现就会令人不满意。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给大脑补充养料,比如说吃一些能够缓慢升高血糖的食物,或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等。所以想要利用好抑制力,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把握好时机,在每天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在意志力衰竭之前把它做完。
自律同样不是一件可以信手拈来的事。从人性来说,你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时每刻都自律,而是应该通过固定的训练方式和足够长的训练时间来养成某一个习惯。成功的诀窍就是选准一个正确的习惯,训练自己养成这个习惯。如果说这个习惯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在别人看来你就像一个自律的人了。刚开始培养习惯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特别困难,但是只要习惯养成了,保持它比养成它容易得多。那么你要问了,需要多长时间自律才能变成我的习惯呢?伦敦大学的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答案: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我们有时候会被鼓励说21天你就可以养成一种习惯,但这个是不现实的,所以不要太早放弃。澳大利亚的研究者还发现,习惯养成过程中有一种光环效应,在实验中养成好习惯的学生普遍反应压力比较小,冲动性购物减少,饮食习惯更好。看电视的频率降低了,甚至攒着脏盘子不洗的情况也有改善。这就说明,保持好习惯不仅越来越容易,而且能给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好处。
我们都知道游泳冠军迈克尔·菲尔普斯小时候被诊断出患有注意力缺失症。他的幼儿园老师跟他的母亲说,菲尔普斯总是坐立不安,没有办法安静下来。抱歉,你的儿子完全不能集中精力,但是这个似乎和专注成功根本不沾边的青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他的母亲自豪地说,迈克尔的专注程度让我惊讶,包括他的教练也称赞他的专注力是最厉害的武器。
那这个菲尔普斯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秘密就在于他多年来的训练习惯。从14岁开始到参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菲尔普斯坚持每一周训练7天,每天在水下的时间是6个小时,从不间断。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分配给了这一件,最重要的是,那这种自律和习惯让他在泳池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好了,弄清楚了这几个关于成功的谎言之后,我们可以回到这本书的主题了,《最重要的是只有一件》,到底是哪一件呢?那你需要问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做了这件事就会让其他的事情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再必要?”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激发你去行动。最重要的事情意味着答案是一件事,一件具体的事,而不是很多事。尽管你可能有很多的选择,但是你要做出判断,否则你没有办法去继续做第二件事、第三件事,你必须选择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其实你要采取可能的行动,能做不是必须做,可能做或者我将会做。有很多的事我们必须做,可能做,将会做,但是永远不去做,因为能做而去做,这种力量比想做要大得多。
第二部分:“做了这件事就会怎么样?”这是在说你的答案必须要达到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让你从随便找一件事做转变成了为了某个明确的目标而去做某件事。做了这件事就会怎么样?是说你必须深挖下去,因为做了这件事之后,接着就会有另外一件事发生了。
第三部分:“让其他事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再必要。”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那你必须要找到这么一个支点,让其他的事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再必要。做了最重要那件事之后,你就会发现为了实现目标而要做的其他的事,其实少花点力气也可以做成,或者压根就没有必要去做。你可以对琐碎的事情视而不见,就好像给自己戴了一个眼罩,这样你才有可能去改变你的生活轨迹,心无杂念地去做那件最重要的事。关键问题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引领你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在不同的时期,你只需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思考关键问题是什么就行了。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格利曼的研究,一个人想要拥有幸福,最重要的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当我们每天在做的事逐渐地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幸福感就会随之而来。取得成功的方法就是了解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并且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来实现它。那本书的作者加里·凯勒给出了一个很实用的建议,就是倒推法。首先考虑长期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回想,倒推出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那么你想一想,为了长期目标,我未来五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那为了五年计划,我今年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为了今年的目标,我本月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本月的目标,我本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又是什么?为了本周的目标,我今天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今天的目标,我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把所有的目标一个一个联系起来,直到你找到当下最重要的那件事。
举个例子,有人曾经问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杰瑞·宋飞:“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喜剧演员?”宋飞说:“每天写一个笑点。”他的方法是在墙上挂一幅巨大的日历,哪天写下了笑点,他就在当天的日历上打一个大红叉。他说这列红叉会越来越长,他会希望看到他们继续下去,而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它断开。所谓坚持不是长跑,而是很多次短跑串联在一起的。
好了,以上就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告诉我们关于成功,过去我们有很多误解,我们以为想要事业成功,每一件事都很重要,同时做几件事情效率会更高。自律和意志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这些都是关于成功的谎言。想要取得超常规的成就,你必须要知道,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目标一步一步倒推,找到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么现在就来想一想,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是哪一件吧?
————————————————
本文为[三余书屋]收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