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们经历了旧石器、新石器、农耕时代再到今天的工业时代,单从人们日常用品的演变中就很容易发现,过去人们的用品,已经被很多的工业产品替代。雕梁画柱的房子已经少见了,更多的是简洁的钢结构,水泥混凝土;木头制品少见了,更多的是不锈钢器皿。在我们日常接触的每一件现代工业生产的制品中,从服装饰物,到家具和城市建筑等等,有一个像灵魂一样的东西被传承和表达着,被人们喜爱着,这就是---“包豪斯”,一个关于反传统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开山鼻祖,著名的德国魏玛工艺美术学校。
包豪斯的简洁、朴实、实用、自然、节约的理念非常契合现在人们追求环保和极简生活的风尚。它完美地将先进技术和艺术灵感巧妙的结合。
包豪斯是在德国威玛成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的名称,其前身是创建于1860年的大公爵萨克森美术学校,1919年该校由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接手而成立,并以包豪斯之名成为了开创新时代的先锋派艺术家们,反传统、推行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战场和精神基地。该校于1925年搬到德绍,后又于1933年迁至柏林,同年遭纳粹法西斯查封而被迫解散。虽然“包豪斯”仅存世短短14年,但她却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得以发展和传播。
“包豪斯”一词是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创造出来的,是德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别出心裁地将德文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调转成Bauhaus来作为校名,以显示学校与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机构的区别。因不堪纳粹的迫害后辞职。他致力于美术和工业化社会之间的调和,探索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提出“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他把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一切都纳入了包豪斯的理念之中,从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览设计、舞台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甚至连话剧、音乐等都在包豪斯的教育科目中。
格罗皮乌斯亲自为“包豪斯”设计校舍。他按照建筑的实用功能,采用非对称、不规则、灵活的布局与构图手法,充分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性,运用建筑本身的各种构件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造价低,工期短,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包豪斯”校舍建筑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直以来也是吸引许多游客光顾的旅游景点。
学校解散后,格罗庇乌斯、密斯等一批“包豪斯”的中坚力量和主要人物先后来到英美等国。他们将“包豪斯”的思想理念传遍世界,极大地推进了20世纪中期世界建筑和工艺美术教育的同时,也对世界建筑和工业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最先采用包豪斯教育理念的是梁思成先生,1948年他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授课时,便使用了从美国带回的“包豪斯”教学资料,使“包豪斯”在中国得以传播。
豪斯设计理念的产生是受1907年建于慕尼黑的“德国工业同盟的信条,即”通过艺术家、工业家和手工业者的合作而改进工业制品的影响,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表现艺术上的自我和浪漫。
包豪斯的理想,就是要把美术家从脱离于社会的自我状态,传统地固守自由的不切实际的,单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行为观念中转变。走出来,到社会中来,到人群中来,到人类实际生活中来,用一种集体的工作方式,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用符合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进行结合,把设计的重心转移到实际功能和用途上,艺术家真正成为社会现实的参与者,为人们生活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用品。包豪斯的推进,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理念,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得到了艺术品味的大大提高。
包豪斯在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它取得了艺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巨大的影响深远的成就。是现代设计的诞生,是艺术与工业机械产品间完美融合。包豪斯在工业设计、建筑与美学的探索和尝试,推广与传播都决定了包豪斯现代主义的主导地位。
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
在有些人眼里,包豪斯过于简约,缺乏情趣;过于在乎实用功能和材料的属性,不能将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充分展现;抽象的艺术形式与人们的接受对产品的要求极高,这也是很多现代工艺与技术实现的同时,不一定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精品。
包豪斯作为一种思潮,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在今天它的理念已经成为全世界艺术与设计的奠基石。它对现代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把真正的自由给了艺术,将它从传统意识和理念的捆绑中,从所谓的阶层中,将高高在上的艺术还给人类的现实生活。让艺术之美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不仅仅只是画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