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取真经乃是西游记的主线事件,笔者在前篇曾经论述过,面对道教西扩,佛教变有东传之意。自孙悟空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怕是西天如来已经开始谋划此事,其实取经之事依笔者来看,倒是东西宗教的交流互融。君不见五百年前悟空学道之时,西牛贺州明文所载传道之人仅菩提一个而已,反观五百年后玄奘西行之时,西牛贺州不知多了几许精怪,多是道门人物,更有许多天庭仙兽下界,这岂不是道门力量在西牛贺州的趁势扩张,而玄奘取回真经之后,大唐天下却又多了许多寺院,这却是佛教在东土的影响逐渐扩大。由此可见取西经之事,实乃是一举两得,天庭西天各得其所而已,而取经五人组也是各得了一个正果。
而取经组合的人选也是颇为令人深思,这其中孙悟空、玄奘法师却乃是早早定下的人选,天蓬与卷帘却有自荐之嫌,西海玉龙则有偶遇之谋。且容笔者一一道来,与原文互相印证,请各位看官品评。
且说自如来安天之后返回大雷音寺,悠忽五百年而,原文中写道:“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由如来这段话所引出的取经大事正式开幕,却也暗含着选人之道,这样的大事自然要选一个神通广大,东西皆有善缘的大人物前往。果不其然,自然由法力无边,佛教天庭皆有着极深渊源的人物观音大士揽下此事。为什么要由观音执掌考察选人之权呢,因为东土大唐乃是天庭正统所在,而观音大士的座下大弟子惠岸行者却是天庭大元帅李天王的次子,五百年前蟠桃盛会天庭邀请的第一个西方大神就是观音大士,由此可见观音大士在天庭的人缘着实不错。
且看卷帘与天蓬的出场:原文明确写道:”那怪物手执一根宝杖,走上岸就捉菩萨,却被惠岸掣浑铁棒挡住,喝声“休走!”那怪物就持宝杖来迎。这是沙僧,恁地无礼,再看天蓬;他撞上来,不分好歹,望菩萨举钉钯就筑。被木叉行者挡住,大喝一声道:“那泼怪,休得无礼!看棒!”
由上文可以看出,这两个人是主动来拦路,颇有自投罗网之嫌。再来看观音东行时,原文有言道:“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那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即唤惠岸行者随行。那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这两段原文,可没有说观音化身前往,而是半云而行。
由灵山东去十万有余的路途,高山密林层出不穷,许多妖魔、修士潜身其间,观音大士法力广大,西方、天庭皆有尊位,谁个不认、哪个不知。却只有天蓬与卷帘出头露面,或有天庭暗许也未可知。
接着说西海玉龙,原文写道:菩萨却与木叉,辞了悟能,半兴云雾前来。正走处,只见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菩萨近前问曰:“你是何龙,在此受罪?”那龙道:“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搭救。”这等偶遇,细细想来何等有趣。
却只有孙悟空,却是观音大士亲至五行山说服与他,文中言道:菩萨道:“我奉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从此经过,特留残步看你。”观音行至此处,玄奘西行的护卫脚力全部解决完毕。
接来自然是由取经的主角唐三藏出场了,各位看官请看:“他与木叉离了此处,一直东来,不一日就到了长安大唐国。敛雾收云,师徒们变作两个疥癞游僧,入长安城里,早不觉天晚。此处明确说明这两个人是变化前往,而非以真身示人,前文笔者曾言,这一 路上观音大士与木叉则是以真身行路。
再来看唐僧出场何等精彩:”当时文武阶前喝采,太宗喜之不胜,即着法师穿了袈裟,持了宝杖,又赐两队仪从,着多官送出朝门,教他上大街行道,往寺里去,就如中状元夸官的一般。这位玄奘再拜谢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轰轰,摇摇摆摆。你看那长安城里,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看夸奖。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玄奘直至寺里,僧人下榻来迎。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各各归依,侍于左右。玄奘上殿,炷香礼佛,又对众感述圣恩已毕,各归禅座。
不愧是我佛如来的第二个弟子,果然是颇有佛相,细观原文观音也曾有言道:“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分欢喜。”
上段话作者明确指出,观音大士自至长安,并没有直接寻找金蝉子转世的唐僧,而是先找找有没有其他合适取西经的僧人,至于观音大士为何会有如此举动。咱们结合原来文来看,笔者认为观音大士之所以先不找唐僧,却是因为金蝉子转世之身有九次西行失败之嫌。
来看原文:“那怪道:“我愿皈正果。”又向前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再看: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上面这两段话说明两件事,一、唐僧之前曾有人西行取经,或许因为灵山、天庭两方没有谈拢,故此失败了九次,皆阻于流沙河。由此也明证笔者所论,卷帘大将实乃天庭所遣,此事或许乃戴罪立功之举。至于这一次他加入取经队伍,或可是数百年间天庭西方各退一步,达成了西取真经的共识,许了卷帘一个罗汉之身;
二、金蝉子是十世修行,此乃是金暗子第十世。这两件事有没有关联呢,笔者认为是有的,死在流沙河中的那九个取经僧尸骨有异,非同一般,或认为那必是金蝉子的九世遗骨。金蝉子下界投胎东土,乃是观音亲自托送,除他是如来二弟子之外恐怕还身负取经重任,因为九次失败令西天如来大失所望,故此没有明指也没有暗示观音大士直接来找金蝉子。
再来看原文中明确指出,观音也是颇有微词:“当有菩萨与木叉道:“今日是水陆正会,以一七继七七,可矣了。我和你杂在众人丛中,一则看他那会何如,二则看金蝉子可有福穿我的宝贝,三则也听他讲的是那一门经法。原文明确指出,就连观音大士这等亲自送金蝉子转世的大神也有些不满,若非如此,唐僧乃是佛子转身,身具佛性,怎么会没福穿师尊如来佛祖赠下的宝物呢。
综上所述,佛教有九九归真之意,此次取经乃是第十次,已失归真之说。故此以唐僧佛子转世之身,也非要受那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三藏真经,以满九九之意,或可看成乃是大雷音寺对于金蝉子的适当处罚。故此以笔者来看取经组合无一不是待罪之身,以原著来看,自唐三藏到西海玉龙,哪一个不是有罪在身?故此西行一众,不经苦难难取真经,金身正果岂是那么好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