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14.21: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后,不敢不告也!”
14.22: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2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原 句 译 文
14.20 孔子说:“说话大言不惭,实行这些话就很难。”
14.21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在家斋戎沐浴后去朝见鲁哀公,告诉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向季孙、仲孙、孟孙三人报告吧!” 孔子退朝后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可君主却对我说‘去向那三人报告’。” 孔子到季孙、叔孙、孟孙三人那里去报告,他们不同意讨伐。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不敢不报告。”
14.22 子路问怎样服侍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14.23 孔子说:“君子向上去通达仁义,小人向下去通达财利。”
14.24 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精 华 解 读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站好自己的那班岗。
孔子晚年已经退休在家时发生了一件国际大事:陈成子篡位杀死了齐简公。
孔子认为,陈成子弑君不合于“礼”,不合于“义”,于是便上朝请求鲁哀公发义兵讨伐陈成子,以维护好礼义。虽然孔子明白当时的鲁国统治者不可能同意发兵,但他仍然去做了,因为他曾经做过大夫,谏议就是他的责任。其实,这在我们现在的工作中是一样的,作为公司的一份子,便具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责任和义务,尽管自己的想法可能不被认可或者采纳,但是仍然要站好自己的那班岗,尽自己所能去说、去做。推荐你读:《责任病毒》
精 华 解 读
勿欺也,而犯之:领导和下属怀揣有同样的愿景。
在公司如何和领导相处是门学问,对于这个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勿欺也,而犯之”,就是说对待领导不要耍花招、用手段去欺瞒他,而应当直言以对。领导与下属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大家走在一起、进入同一个公司就一定怀揣着同样的使命和愿景,既然如此,下属为什么不能多些真诚,少些欺骗,让沟通变得简单而高效?同样的,领导也应当回以开明与包容,摒弃个人偏见,接纳可能有些逆耳的忠言。推荐你读:《横向领导力》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要试图从别人身上获取自己的价值感
这是孔子对学风日下的一句感叹。孔子仰慕以前的学者,认为他们是为自己而学的,学了之后会先在自己身上对照、批评、反思,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明晰事理,从而在自己的心中求得幸福与安定;同时,孔子对他那个时代的学者进行了批判,乱世之中人们学习似乎都是为了别人,为了向别人炫耀、彰显自己的学识丰富,并从对他人的批评与指责之中获取成就感。现在有些人越学越多,但无力感却越来越强就是由于他们属于“为了别人而学”的那种人,他们错误地定义了学习的意义,总是试图在别人身上找寻自己的价值感。其实学习是一个“求诸己”的过程,只有先学习再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力量,才能越学越幸福,越学越愉快。推荐你读《思辨与立场》
感悟: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当年有这样的感悟,我们现在也有这样的感悟。
孔子看到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然后认真向他们学习并自己努力践行。于是,现在,我们向孔子学习,努力充实提高自己。
这就是传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