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六一儿童节,儿童节之前又是刚刚过去的母亲节。现代的过节的方式是微信里表达,晒陪母亲吃顿大餐,晒送给母亲的鲜花、礼物,亦或自己作为母亲收到的孩子的礼物,等等······,当然我们也会通过一些文字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我认为的节,是让人们停顿下来,就像快速生长的竹子的节的戛然而止,通过这样的停顿,让我们思索生长生活的意义。母亲节的前几天,我就开始想,我的母亲是怎样的?
我首先感觉到的是母亲的心灵手巧,这让我儿时的生活充满美的回忆,成人后也一直佩服母亲的一点,在她手里裁剪出来的棉衣棉袄以及小枕头,是干净和美的,记得有一次铺床单,母亲说冬天了,这样青色的不能再用了,等春夏的时候再用吧,她选布料脱离了俗气。最让我佩服的是母亲基本不认识字她却能秀出像模像样的节节高升几个字 。儿时的记忆中,母亲和邻居一起编风铃,编织沙发垫·····我也乐于其中。我有时候想自己到底有没有一点艺术细胞,如果有的话肯定来自于母亲。
再想到就是母亲的无私与温柔,她会对自己的儿媳妇,女婿,比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好,两人吵架总会说自己孩子······如果孩子有困难,即使在她身体出现问题,胆囊炎、肾囊肿,心脏不舒服,也不耽误她在几个孩子家帮忙,当然,她过分的付出,过于柔软的心,很多事情处理没有智慧的,她失落中,我常常劝说让她多为自己考虑,也下定决心守护好这样无私的母亲,我一面疏通她的心理,情致,一面艾灸针灸给母亲调理,她的脾胃慢慢好起来,心脏的不适也逐渐没有了,每次艾灸完看她舒服的样子,我心就安一些,我常常想到母亲的不易,她这样无私的母亲不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怀与对待吗?这几年她生活的点滴我都观察到眼里,记在心里。我有时候感叹自己怎么这么自私,不像母亲。当然现在的我会思考,母亲的有些做法是缺乏智慧的,我应该避免。
儿时我惧怕母亲的眼光,年轻时候的她很多的不如意和烦恼,不像现在这么豁达。她不主张穿戴开放,行为没有规矩,小的时候我暗晓母亲的习性,从不敢违背她做出出格的事情,甚至做什么事情都故意的保守。那时候的我是压抑的,胆小的。我和她的关系也不像现在这样如意。
那一天明乐私塾上课,姬老师告诉我们,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是传承。我听到这个真相,有些惊奇,是啊以前的我对于母子,这样名相的背后实质从没思考过,妈妈生下我,我和另外一个人又生下一个孩子,我的孩子也会有孩子,就是这样啊,稀里糊涂的活着,我又怎么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更不可能告诉孩子,妈妈借由身体,生下你,这是完成家庭家族乃至社会传承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妈妈,要把妈妈过去生命中所体悟到的智慧传承给你,那时妈妈的任务完成了,之后要由你来接着通过幼儿学,也就是0到6、6到12、12到18、不断的学知,具备专注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客服困难的能力、平衡关系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等等,18之后的壮而行,也就是不断的实践与调整自己的能力,以获得老而乐的幸福生活,再把自己的人生智慧传承给孩子,孩子再传承给他的孩子这些话······哦这样想下来,其实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现在之所以有衣服穿而不是身上裹着几片树叶,难道不是很久很久的时候人们就学会了织布,然后改进再改进·····大概整个人类的文明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的吧。
想到这里,再回到母亲与我、我与子游。我儿时的生活跟母亲做了什么息息相关,母亲的性情,母亲的思想,影响着母亲的行为进而影响着我,乃至一个眼神,都带给我影响,那我呢?带给子游怎么样的影响?我要做什么样的教育?我直接对子游说,你不要吃零食,子游嘴巴品尝到的零食的味道很好啊,他怎么会听呢?我直接吵子游说,去收拾你的玩具去,扔的乱七八糟,他还是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玩乐中好像没听到,我们就开始加高声调,他注意到了,有时候会起效,但下次还是同样的问题,我们又要吵一通。子游不想自己穿鞋子,不想自己去小便,开始假装哭,听到哭腔我们就有点不耐烦,想着赶紧帮他一起,免得听到噪音····我思考这样的教育,怎么样呢?子游内心还是喜欢吃零食,子游还是不愿意收拾自己的玩具,子游还是想偷懒。最近几天,爸爸开始把家里整理的很有序规整,今天早上我让子游自己看那样的沙发与桌面,问他喜欢吗?他说喜欢,问他桌面上怎么样呢?他说那个玩具盖子不应该放那里,我就和他一起放好。不知道一直按照这样做下去,效果怎么样呢?第一次觉得,教育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不断的思考,改进,实践·····这样的过程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对于子游懒,如果我这样做呢?他每次带哭腔不想动手我不予理会,他肯定会跑到我身边哭,我说,子游三岁了,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就是自理的能力,有时候肯定还会搬来姬老师,那子游心里肯定不想具备这种能力,那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办呢?想到了家塾班的带尿不湿的案例。子游小的时候特别怕戴尿不湿,他是最怕身体上戴个什么东西的,嗯,接下来准备试试通过他自己身体的感受,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从内心改变,这不是姬老师陪伴孩子的方法吗。
母亲于我,我于孩子,就像那首诗里的描述你的孩子,从来都不是你的孩子。
纪伯伦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