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人间》是鞍山本土作家金宝老师出版的一部哲学随笔集。带着崇拜的心情我来到了盛文读书会的现场,欣逢傅汝新老师也在现场,我欣喜地掏出我三十年前购得的傅老师的文学评论集《跌入低谷与走出困境的文学》和他近期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塘莲》找他签名,他满足了我的要求并写下了他质朴的感受。
金宝老师也已入座,我拿出装帧精美的《路过人间》也请他为我签名留念。在主持人董来军老师的倾情主持中,盛文读书会第四十八期暨金宝老师的新书分享会在“所谓人生 不过如此”的主题中拉开了帷幕。
圆桌会议开始了,两位嘉宾互动对话,场下读者动情分享、交流,真挚的话语在彼此的心河流淌,正能量的场域在互动影响。这里没有舞台,这里没有摆拍,这里没有消磨,这里没有寡味。这里只有一个个生命与生命的激赏。我们时而颔首,我们时而微笑,不停息的掌声中有我们共鸣的感想。
来言去语的表达中这里埋藏着无尽的思维宝藏。
宝藏一:《路过人间》的写作视角
有读者解读这是一个“人类以外的视角”在俯瞰人间时所生发的思想,对于这样一部哲学思想随笔集,也有声音认为这是以“常人的角度”在看世界。无论是怎样的解读,我们都是在通过作品在动态地理解作者作为一个“人”的丰富性。同时,作品一经诞生,它就已经超越了作者曾经赋予它的意义而有了它独立存在的价值,读者也在借助着作品呈现的主旨在品咂构建着自我。
宝藏二:暗夜的沉思中打通彼此
每个人的写作时间都有自己的生物节律,作者和自己灵魂的交流中会很享受也会很陌生,但这样长此以往的坚持中就培养了一种生活习惯,金宝老师就是在这样的写作常态中打通着自我。他动情地表述着:诗歌和我一起生存。傅汝新老师肯定金宝老师在暗夜中沉思进入佳境的写作状态后,他更是从“批判多于赞美、怀疑多于肯定、悲观多于向往、思考多于行走……”中来和金宝老师进行《路过人间》的思维的碰撞。
知识分子的怀疑精神让我们普通读者读懂了应该怎样来看待一部文学作品,因为两位本土作家都在用自己的言行来告诉我们世界就是在这样的质疑中前进的。在交流中打通彼此更有益于继续于暗夜中的沉思,这就是读书会面对面交流的意义。
宝藏三:现代性的焦虑的心境
金宝老师是一个可贵的在场者,他的文字读起来亲切,没有隔阂感,追问式的反省给人当头棒喝的感觉,掷地有声的文字中有着他深沉和渊博的思考,浸透着他忧郁和激愤的坦诚的诉说。
傅汝新老师从“现代性的焦虑”中界定金宝老师作品存在的价值,因为科技的过度发展已经给全人类带来焦虑和破坏。面对生存中的现实我们有时有很多无奈:医疗、教育、住房,乃至对死亡的恐惧……好在,艺术可以缓解焦虑,在观念的碰撞中两位老师各抒己见,另外的思想见解在现场的我们心中徘徊。
宝藏四:谦卑的活在人间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金宝老师的哲思说出了我们很多人想表达却表达不出的意味,一时一地的感悟生发让他思考宇宙,思考路过人间的前世今生。“写作,是天堂里的墓碑。”警惕自己在天堂刻碑的感觉就是金宝老师对自己的忠告。他说:“一个人也要是一类,否则就是重复。”现场聆听他随性地表达自我,懂得了他作品中哲思泉涌的所在,真实地活出自己想活的样子才让他一直在精进自我的路上。
活动接近尾声,书友们排着长队捧书和金宝老师索要着签名,我从盛文读书会策划者、发起人,辽宁省优秀阅读推广人刘文彦主席身边轻轻走过,心中荡漾着温情,涟漪泛起。满城春色满园花,在盛文读书会这个百花园里,在这个钢城暖暖的四月天,有着心灵导师的引领,我们盛文读书会的书友们美好着、幸福着、更是充实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