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讲一种生物,叫掘地蜂。
生物学家曾研究掘地蜂的习性,这种蜂的繁殖很有特点:它会挖个洞,然后出去找猎物,蛰一下使之麻痹。接下来它把猎物带到洞里,在猎物身体上产卵,让猎物成为掘地蜂幼虫的食物。
原本生物学家们认为只是一种少见的寄生繁殖行为,但掘地蜂的一个行动,让生物学家们困惑不已。
当掘地蜂把猎物拖到洞口时,它总会放下猎物,进入洞内检查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它才会把猎物拖入洞内。
这个行为使生物学家们惊呆了,为什么掘地蜂会有如此复杂的行动?难道说掘地蜂有智能吗?
有一名生物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当掘地蜂把猎物拖到洞口,放下猎物进入洞内检查时,生物学家把掘地蜂的猎物向后拖了一截。掘地蜂检查完毕出来,发现猎物不见了,就在周围寻找,当然很快能找到。这时生物学家发现,掘地蜂把猎物重新拖到洞口后,竟然放下猎物,又进入洞内检查。生物学家又把猎物向后拖了一截,掘地蜂出来后又找,找到后又拖到洞口,依然再次放下猎物,再次进洞检查…来来回回直折腾了四十多次,掘地蜂都保持了同样的行为。
生物学家明白了,原来并不是掘地蜂有智能,而是这个行为已经内嵌到掘地蜂的基因中,它面对这种情况必然会按照基因中的程序进行下去,不断循环。
人也有类似的基因模式,比如面孔识别、语义判断、工具使用、社会交换等等,刚出生六个月的婴儿能很快辨认人的面孔,不是因为聪明,而是由于基因中有原本就设置好的认知模块。
每当出现突发状况要求你作快速决策时,你以为你的决定是你做的,都其实都是你的内置心智模式在做决策。
我们的自发性机制,俗称直觉,300万年前就发展出来了;而我们的分析性机制,俗称理性,其实是7万年前因某种未知的认知革命才发展出来的。
事实上,你95%的行为都是自发性行为,就是俗称的跟着感觉走。而剩下的5%的理性行为,也没干什么好事,只是在为你的感性行为找合适的理由,自圆其说而已。
基因是决策者,大脑是执行者。
换句话说,人人都是掘地蜂…
这依然是今日上课时,听到的一段很有感触的故事。
我的理解,有些心智模式是天生的,有些心智模式是后天培养的,比如用筷子,从一开始不会用,到学习,到学会用,到现在毫无意识都能用,就是一个心智模式的建立过程,或者说技能的建立过程。
再比如骑自行车,难道不是从「无知无为」不知道自行车是什么,到「有知无为」知道了自行车但不会骑,再到「有知有为」会骑了但是需要集中注意力,最后到「无知有为」不用刻意注意就能骑走,这样的一个阶梯式的过程吗?
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开车,是不是越开越自然越放松呢,所谓的车体感是不是越开越熟练呢?
既然我们的行为大多是以内置的心智模式为根源,或者说以习惯为根源,那能否通过训练,将那些高级的心智模式,或者说好的习惯内化成我们自己的呢?
显而易见,答案当然是可以。
每人每天都有24小时,没人能多一分,也不会有人少一秒。但人与人的距离,就在一分一秒里悄然拉开,而原因就是上一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