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曾听说,没想过在大城市里还能见到活生生的“鸡屎藤”。
某天在公交车站等车,候车时间比较久,我就在旁边走走,到处看看,竟然让我发现栏杆上长了一株开着非常特别小花的植物。
这种植物为爬藤类植物,叶对生,未开放的花朵像是一粒圆润的白米,外面像是裹了一层晶莹的白纱,开花时可见花冠为浅紫色,被绒毛。
网上的资料对这种花的辨识度挺高的,用拍照识别植物的APP查询就出来了精准的结果,叫“鸡矢藤”。非常熟悉的名字,老家那边经常听人们提及过“鸡屎藤”,也曾见过晒干的,原来就长这个样子吗?
“鸡屎藤”为何又叫“鸡矢藤”?据说是上古并无“屎”字,就用“矢”字假借。后来“屎”字是专门用来表示“大便”的意思,被众多文人视为俗字。于是很多带有“屎”字的植物,其植物名在文献中常常假借“矢”字。如今或许是思想的开放,学者们认为有必要恢复假借为“矢”的“屎”字,让这两个字在普通名中的意义泾渭分明,更为合理。
鸡屎藤是茜草科、藤状灌木,分布于中国福建、海南、广东等省以及越南和印度,生于低海拔的疏林内。
资料显示鸡屎藤为5-6月开花,我在2月份就看到了鸡屎藤的花,也许花期也受各地气候所影响。
鸡屎藤群生非常壮观,生长繁茂,栽培几乎不需要管理,适合作园林景观中的藤本地被植物,覆盖山石荒坡,美化矮墙,栽植绿篱,是非常好的绿化景观。
鸡屎藤药用价值非常高,是中国民间常用的草药之一,可全草入药,有祛风活血、止痛消肿、抗结核的功效。叶片可以食用,制成汤圆和各种特色小吃。夏天还能作为茶饮,用新鲜的叶子煮水,加上白糖,清香甘甜,可解毒消署、治感冒。
有谚语说:“三月三,鸡屎藤。”讲述的是鸡屎藤的民间食俗。还有传说有言妇女在农历七月初一吃鸡屎藤粑仔汤,可以补血。海南一些地方风俗,在农历七月初一,家家户户必吃“鸡屎藤粑仔”。
“鸡屎藤粑仔”美味可口,是一种非常好的滋补品,为广东、广西、海南沿海地区最有名的小吃,1999年还被列为“中华名小吃”之列。据说海南地区吃鸡屎藤非常流行,若去了三亚,不食鸡屎藤特色美食,那就是白去。
关于鸡屎藤这种植物你们了解多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