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大学前,会提前看到些讲大学里那些事儿的文章。像我这种情商低,个性又不算太开朗的人总免不了点进去看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文章自然写的很好,里里外外涉及各种方面,而其中最令我动容的,则是人际交往这一块。开始只是纳闷,慢慢类似文章看的多了,心里便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不过,仍是固执的不想相信,当然了,现实嘛,怎么会那么好心,看过一些人,看透一些人,原来所谓大学里的事故真实存在。而在我看来,原因大概分为以下几点:
一、环境变动,心境变化。
步入新的环境,周围所有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上身边人的提醒,心中也自然会警惕起来。再者,成年了进去入大学后做的决定全靠自己,没有人再有心情或义务去关心你,帮助你,于是这些残酷促使你,逼迫你,学会长大,学会一个人,慢慢的,每个人心里会竖起一堵墙,带着小门,只是不肯轻易再放人进来。
二、本就自私,释放天性。
有句话这样说,人本就自私。不要再虚伪地说些什么,做人要无私啊,多替别人着想什么这样的屁话了。可以这样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相必看到这些,有人会质疑,还有爸妈啊,难道他们对自己的儿女也是自私的吗?不,当然不是。父母的爱的确很无私,所以这难道是例外吗?不,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无私是因为他们心甘情愿,他们心甘情愿对自己的孩子好,哪怕放弃一切,只是他们难道心甘情愿对所有人好吗?答案自然还是否定的。则综上所述,人依旧是自私的。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相互”是共同,彼此的意思,其中自然有两个人共同参与。据个人三年来悟得经验所知,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产生某种情感,即欣赏或反感时,另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会感受到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两人关系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
然而无论怎样,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莫忘初衷,切莫因为几篇文章或他人的只言片语对一个人轻易下结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是根据其接触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无论周遭如何不顺心,如何反感,切莫随波逐流,与他人同流合污。
愿你能成为你喜欢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