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样,人又为什么要记得?为了确定真相,还是为了公平?所以他们可以释放自己,然后遗忘?……或者他们想要把自己隐藏在过去里?而记忆又如此脆弱短暂,那种知识实在不太精确,只能说是臆测,显露出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甚至算不上知识,更像是各种情绪。”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是死亡还是爱情,故事很长,生命很短,哪里是开头,哪里又该是结尾?
看到书名,脑海中便开始涌现各种各样的情节,死亡和爱情,就像血色的绸缎掩盖住了黑白色调的往事,有那么一丝颓靡和浪漫的气息。
忍不住想要探一探这个故事是怎么的展开。
序幕又孤单的人声缓缓拉开,我就像一个怀揣爆米花,期待着好莱坞特效的普通观影人员却发现自己误打误撞闯进了一片沉寂的世界。
一位主角在她的故事最后如是说道:
“没有人来问我们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没有人想听和死亡或恐惧有关的事。“
她在独自回忆,将自己最为鲜活的心,捧在手心,让旁观者的你看着鲜血从她的身躯外流,她固执而疯狂地只看着自己还在跳动心,一点一滴地告诉你,她的爱情。
露德米拉的爱情作为序幕就已经足够打动我,一对深爱着彼此的夫妇,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在医院里度过的那段时光。我没有猜中开头却明了了结局。
这本书,本该可以通过一对相爱夫妻的初识、相爱、结婚、意外、挣扎、分离作为主线的小说题材来讲述在核电站爆炸后,核辐射对住地居民的巨大的影响与打击,而这对夫妻作为人民群众的缩影,反应事故后幸存者的苦痛与挣扎,让读者深刻地反思科学力量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的文明与良心。然后我们可以从人文主义、帝国霸权主义、各种角度去解读并分析文章。
但作者没有把故事的塑造权全权交给自己,尊重着每一位事故幸存者的心声,她说了,这是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我只是忽略了它。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章,每一章都由不同社会身份的人撰写的短文组成。他们是妻子、父亲、老人、教师、军人、工人、历史学家、心理学家……
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同样的事,但却有着不一样的经历。
以传统小说的形式,我们只能看到事故后社会的冰山一角,但是却通过来不同背景社会人士的陈述,体验到了特殊背景下的人生百态。
而这些叙述者的身份在这本书中是非常敏感的,结合叙述故事再去反思事故带来的灾难,真相和事实往往残酷得令人难以接受。
为了避免读完有太多的沉郁,因此在这里,推荐一种有趣的读法:
读者把自己想象成吃瓜群众,而作者就是俄国第一“狗仔”每日一更的在微博上爆料。
先是慢慢地从普通社会身份进行爆料,让你在情感上和对事件细节上的掌握上逐渐把这神秘的事故了解。从普通人的角度了解到民众疾苦。
到了后来,他开始接近中心人物,有了更多的猛料。我们也就越发接近真相。
原书中,令我内心几经震撼的语句,我单独摘写了下来。
“人民对他们而言就像沙粒,就是历史的肥料。
“人民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
“我们是被恐惧和偏见束缚的人民,我们的信仰变成了迷信。”
接受过教育的我们,我们是无神论者,但又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懈地奋斗。人民全心全意信任着苏维埃能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只是,未曾料到人民在这场灾难中变成了弃子。
那些痛苦地死亡就像是带着嘲讽笑容的恶毒小丑,“一个没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国家,算不上强国。“这时苏联到至今俄罗斯的信仰,”科学使人进步“这是全人类的信仰。
年轻的士兵、工人,在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酬劳或是荣誉一步一步引诱着走向死亡。受到核辐射的生命都可以随时抛弃,或者我们该用枪支强行淘汰掉这些不安定因素。
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本单纯的回忆录,只令我感叹人类的生命在自然和时间的面前如此渺小就能合上书页,余留一份怅然和无奈,可是她又何苦把如此的真相鲜血淋淋地剖析在读者面前,实在沉重,甚至令人窒息。
我想我还会再读很多遍,然后慢慢享受这种痛苦的清醒。
友情提示:作者是流亡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