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由BBC拍摄关于文森特·梵高的自传电影让我走进了文森特的另一个世界,我之前对于文森特的认识就是几个词语组建成的世界“向日葵、星空、割掉的左耳”,这个世界很神经质,但是却是异常的绚烂,而这部电影给我展现的梵高,让我逐渐理解了他神经质的渐进过程,他艺术之路蜕变之道,慢慢的,我对他多一份理解,也明白了神经质的绚烂背后是一片任何人都触碰不了的孤雁沙洲。
文森特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从艺术公司到对圣经的研读,从传道士之路转型去画画,艺术之路也是不断地转变,从荷兰到巴黎再到偏远的乡村,他的所见所闻都激发了他身体内在对艺术的感知,他渴望世界所有人对他画作的认可,他希望所有人被他的创作所震撼,但是很可惜的是,他的生前,被卖掉的画作不过几幅,获得的评论也只有一条,所幸的是,这条评论,很准确地概括了文森特的艺术特点,神经质而不乏天才的细腻。文森靠弟弟提姆的经济支持活着,他能不被饿死,平静地去画画已经能使他的内心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慰藉。但是弟弟组建家庭之后,害怕自己成为弟弟的负担,另一方面,他的画作在巴黎并没有找到买家,孤独地灵魂并不总是强大而无畏,只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需要被证明,不仅是艺术上还是物质上,因此他37岁时,在田野用手枪往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两周后逝世。
文森特的画作是极具社会性的,他喜欢的画家米勒也是常常以农田和农民为主题,他喜欢的作家狄更斯左拉,也是反映社会的黑暗悲惨一面,我觉得这和他年轻时到矿产工作的经历有关,他对于底层阶级抱着同情和怜悯之心,希望自己的或作能反映他们的生活、处境、劳动。这也是他讨厌巴黎先锋派的原因,他不喜欢画家能集聚在一个画室,高谈自己的艺术观,他喜欢到乡村田野、喜欢看日出森林溪流,甚至在中午太阳当下,他可以坐在麦田里画作几个小时,在他从巴黎到达乡村之后,这里所有美好的景色都让他心情愉悦,他对提姆说我不用看日本的浮世绘了,因为我感觉我就生活在日本里,35岁的他慢慢开始运用色彩的力量,从一开始偏爱的灰、深褐色到后面的蓝、紫、黄、红,慢慢的他喜欢用戏剧的色彩搭配画出风格各异的画作,文森特一直反对传统的学画方法,那些只会让他感觉厌倦和乏味,只有自己亲自感受,他才会感觉那些色彩无所顾忌地在他指尖飞舞。
文森特是渴望找到知音和伴侣,但是世俗的偏见使得他对表哥寡妇的爱意显得荒唐,使得他对一个遭到抛弃的孕妇的感情显得猥琐,更在赤裸裸的对比下,使他对自己仰慕的好朋友高更产生伤害的欲望。但最后,他伤害了自己,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他的一生除了他的弟弟兼挚友,顾忌没有人可以抱有一丝的理解和欣赏,不断画画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希望支柱,只有画画才能让他保持冷静和理性。总感觉,最后是为了成全他的画,才了断了自己。
这部电影的文森特是由康伯巴奇饰演的,从年轻到中年,康伯巴奇将文森特各时期的心态和精神状态很恰当地表演出来,那些台词都是来自于文森特写给提姆的信,他对世界的无奈,对先锋派的讽刺,对乡村田野美景的惊叹,对情场失意的悲伤,很多台词没有对话,只是一个人在神经质地碎碎念,这都对康伯巴奇的演技具有更高的挑战,这部自传电影中,只有一个现实世界的主线人,其余都是饰演文森特的亲戚好友,这种历史再现的安排,让这部电影呈现的世界变得亲切真实,并不只是冷冰冰地呈现文森特的遗居、画作和信封。从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来看,用了倒叙蒙太奇,先从他割耳朵之后进入精神病院的事情说起,再回顾他的年轻时期和中年时期,之后运用了平行蒙太奇,将文森特的态度和事件牵涉人的态度剪辑在一起,反映了文森特的神经质和孤独的处境。但是适时的由艺术评论员的出现,又提醒观众回归现实的现状,有种先后对照的讽刺效果,是时代创造了天才,还是天才改变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