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起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感谢古圣先贤们的点滴骨血和老师的分享。感恩列祖列宗。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静心冥想
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
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他们无条件的赞赏与感谢,我对他们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感恩我做了一个如此逼真的梦。天才的编剧,天才的导演,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创造。把我从无限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个体,忘了自己是无限的丰盛,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力量,而觉得自己是匮乏的,渺小的,受限的,不足的,觉得这个梦是真的,梦里的人事物有力量,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感恩我瓦解了这个模式并从中收回了能量,感恩我远离了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今天的分享,兴建大利。继续为大家分享袁了凡如何积善。
这个地方跟大家说一下,袁了凡他讲了很多积善的方法,包括兴建大利,包括舍财祝福,包括护持正法,包括前面讲的救人危急,劝人为善,与人为善等等,
跟大家说其实没必要这么麻烦,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这本书了凡四训不究竟的地方,这也就是很多人可能读了了凡四训,觉得太难了,太累了,
就是你如果想改命,你又得护持正法,又得去兴建大利,又得去与人为善,就这样啊,所以呢很多人就觉得这个修行太繁琐了,这个修行太累了,
这就是了凡四训当中他不究竟的地方,就是说充其量他是个小乘佛法,
我们跟大家讲的不是这些,我们的方法就很简单,一以贯之,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或者说觉就行了,
但是解读了凡四训,对大家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会让你从不究竟中看到究竟,会让你破除更多的念,
我们解读这个最主要的是来破你的念,来看一下袁了凡怎么讲的兴建大利。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这是袁了凡讲的兴建大利,兴建大利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大家一直讲的叫做慈善,袁了凡跟大家讲的是这个,来看一下
何谓兴建大利?就是怎么做慈善呢?什么叫做慈善呢?
小而一乡之内。就是一个村落,你在村里面,在乡里面。
大而一邑之中。邑就是一个城镇。舜居住的地方,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
三年成都就是个大都市啦。两年成邑就是个小镇,城镇,一般的城市。一年成聚就成个部落了,大家都围绕在他身边,就像个乡像个村一样,
所以袁了凡说不论你做居住的城市是大是小,就是你现在居住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还是居住在中国的某一个村落当中。
凡有利益,最宜兴建。只要有做慈善的机会,你就要做慈善,袁了凡是这个意思啊,
什么可以兴建呢?他举了一些例子。或开渠导水。就是修水渠啊,就是说给村里面提供饮水或者灌溉或开渠导水,就是有利于众生的事情。
或筑堤防患。就是防洪,修防洪大坝,或者说修一些水渠水坝,这都是做善事了,所谓的善行,我们现在很多人不也在做这个吗?就是坐在做慈善
或修桥梁,以便行旅。这也是古时候人做慈善的一种表现,以当地的乡绅捐钱命名修的桥,或修桥梁,以便行旅。
或施茶饭,以济饥渴。自在大学有位家人,他在他的城市给所有人提供免费餐饮,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你到这个店里来吃饭就是免费的,
我们在前面讲的那个福建莆田的林婆,他就是每天用粉团施于人,以济饥渴。
这是袁了凡他列举了一些做慈善的例子,开渠导水呀,筑堤防患啊,修桥以便行旅,施饭以济饥渴,这都是做慈善的一些例子,
当然不止于这些,可以有很多。我们现在社会的比如说捐助希望小学,现在好多有社会影响力的人都在干这个,就是救助失学儿童或者说捐助希望小学,或者说做环保,就是环境治理呀,植树造林啊,很多这种慈善就不一一列举了。
随缘劝导,协力兴修。这个地方有一个重点啊,我们先不说那个究竟的了,就包括这个不究竟的,包括小乘的,包括袁了凡这种方法也都是随缘。
随缘惜缘不攀缘。如果随缘,用我们这个功课来解释,就是你知行合一。
就这个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了,这个事情你知道了,比如说你的乡里要修路,你知道了。那么你要不要参与?你自己问你的心,这就是随缘啦,
而不是说我天天找着去做慈善,我就是钻山打洞,我呢到处打听,哪个地方有慈善的机会我去做,那叫攀缘。
佛法里也是让你随缘度众生啊,不是让你去攀缘,就是你和他缘分到了,你愿意做这个事情,那这个事情就是你要做的,但是呢你要知道这个不究竟,
这是给大家说了一下随缘啦,随缘劝导,或者协力兴修,就是跟着你的感觉走知行合一
勿避嫌疑,勿辞劳怨。就是说如果你内心有触动你要做,比如你要开渠导水呀,你要筑堤防患,那你就勿避勿辞,
就是你肯定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会有一些劳苦,会有一些所谓碰到的一些挫折,或者碰到一些不顺,这个时候就勿避勿辞,
那怎么能做到勿避勿辞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这段话很简单,关于这段话就说到这。要重点说一下,真正的兴建大利指的是什么?
就是我刚才一上来跟大家说的,如果你不明白这个一真法界,你不明白那个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你不明白那个无上正等正觉,修行就变得特别繁琐,什么呢?
就是你有很多的我们叫所谓的束缚吧,或者把它叫做清规戒律,你有很多的这个,为什么有很多的这个?
因为它会告诉你很多在事上,就是在行为上去做的事情,就比如说这个了凡四训吧,
他一会让你兴建大利,一会让你舍财作福,一会让你尊敬兄长,就是尊师重道,一会让你劝人为善,一会让你做各种各样的慈善,那这个东西太繁琐了,
所以有的人呢就给自己列了好多该做的事情,不该做的事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天就活在这个条条框框当中,
就像我们皈依佛教,你要守的那些清规戒律有多少戒?五戒十善都是最少的,可以有很多的戒律呀,那你活着会特别的拘束,而且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没做到,所以你会自责呀
这是跟大家说的,如果说你不懂这个究竟法,你在不究竟法当中修的会很累,
而且人很多人他就会,不去读了凡四训这本书了,他觉得,哎呀,这个做起来太难了,所以了凡四训他不用,为什么很多人去学西方的这个?比较简单呀,
中国的这个呢,一会让你干这个,一会让你干那个,太繁琐了,干不了啊,所以就是这样一个状况啊,
那跟大家说一下,兴建大利,他是知行合一的结果。不是不做,关键是你是否知行合一,理解吗?
那现在跟大家在从真相上说一下,我们还是用金刚经来说吧,
用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四相,能所双亡。
你看金刚经里讲,其实袁了凡在这个书中也讲了,我们有一堂课就是袁了凡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词叫三轮体空。
三轮体空,就跟能所双亡意思差不多了,三轮体空,没有布施者,没有布施过程,没有被布施者,这个境界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呀。
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开渠导水,为哪个众生导水呢?那筑堤防患,为哪个众生筑堤防患呢?那修桥以便旅行,为哪个众生修桥以便旅行呢?那施茶饭以济饥渴,为哪个众生施茶饭以济饥渴呢?
但如果你没有离四相,你没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你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可能就认为我真的开渠导水,保护了一方人民。我真的施茶饭,救济了很多穷苦的人,你就着相了,这个大家理解吧,
就是你没有离四相,你没有见证五蕴皆空,你没有照见五蕴皆空啊,你也就无法渡一切苦厄,
那这个地方告诉大家,你看了凡四训是一本劝善的书,他是一本改命的书,
很多人在修行,你也不是没有目的的吧,你也是有自己的渴望的,你是想自在人生,你是想彻底解脱,你是想让自己越来越好,你是想给自己积福报啊,
那真正的福报是什么?真正的福报,真的是你天天修桥铺路,天天是你施舍茶饭就能带来了吗?
我们还来看佛是怎么讲的?金刚经里怎么讲的?金刚经呢,佛陀关于这种比喻用了特别特别多,我们在解读金刚经的时候会跟大家再说,
我们就说那个一开篇,他用的那个比喻,就是常跟大家讲的,佛问须菩提,须菩提,若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于布施,其福多否?
我们这个也讲过好多次了,须菩提是佛陀的弟子呀,佛陀就说,须菩提,若人已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于布施,其福德多否?须菩提说,甚多。
你看佛就问须菩提说,如果一个人啊拿布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财宝拿来做慈善,这个人的福德大不大?须菩提说很大,
那满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多大?无量无边呢,
欲界,色界,无色界,天堂地狱三次元,五次元,八次元,一百次元,一万亿次元,都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了,
你说这种财宝得多少啊,我们不用说三千大千世界,地球在太阳系中都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小的存在,地球在银河系中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你说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宝,如果是拿来地球做慈善,你做得完吗?你做不完啊,
你说你用遍虚空遍法界的金银财宝,拿来给地球的人做慈善,你给他修桥铺路,你给他筑堤防患,你给他开渠导水,你修的是什么渠呀?你这个渠可以全部用金砖筑成,你修的是什么桥啊?你这个桥可以全部是钻石桥,修成这样的桥你说你得多大的福德呀,
有人如果说在一个乡里面,拿纯黄金打造一座桥,我们都会认为,哇塞,这个人福德很大,你看人家把什么都捐出来了,拿多少黄金呢,建了这个桥。
所以你就能想到这种财宝根本无法想象,因为遍虚空,遍法界嘛,
可是佛说什么?佛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其福胜彼。
佛就告诉你,如果你懂金刚经,哪怕四句偈,你的福德都比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于布施都要大的多的多,
那金刚经的四句偈是什么?有很多说法呀,其实不管怎么说,金刚经只不过是让你无住生心。
不管用哪四句吧,总之他一个结果,是让你无住生心,
就是金刚经他结尾的时候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四句偈啦,
那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是四句偈啊,
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可以叫四句偈呀。
这四句偈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表达一个共同的东西,叫无住生心,叫离四相呀,
就八个字,金刚经就表达完了,什么呢?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到最后金刚经讲就是这八个字,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啊,
不取于相,照见五蕴皆空啊,如如不动,本自清净啊,
就告诉你,你一旦具备了般若智慧,因为最终你是想要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必须是具备般若智慧,具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你明心见性了,
就是佛在金刚经里讲,一个人明心见性之后,他的福德比他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拿着大量的金银财宝来布施,大无量无边倍。
所以这可是佛的金口玉言啊,佛在金刚经里这种例子他举了很多,不光是说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包括恒河沙等身布施,包括侍奉风无量无边的佛,他都打比喻啊,都说这种福德比不上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就是金刚经后面结尾的时候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以你兴不兴建大利,这个给你带来的福德有没有?它最起码比你不做要有啊,比你为非作歹要好啊,它最起码比你造身口意三业要好呀,因为你至少不杀生不偷盗不两舌不绮语,你不贪嗔痴,但是它的福德还远远不够的,
所以自在大学,我们习圣人之学是让大家具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让大家具备无上正等正觉,明心见性是让大家达到佛说的那个境界。
就是如果你能受持,乃至四句偈,其福胜彼,让你具备最大的福德,让你度一切苦厄就干这个的,理解吧,
也就是让你达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境界,这个时候你的福德,你想都想不到的大
那这个大家理解了,那再说一下,我到底要要不要兴建大利呢?就是我要不要做慈善呢?很简单,知行合一呀,就是听良知的,你要不要做慈善,你听良知的,理解吗?
就比如说,我真的认识一个女孩,她非常有爱心,自己开了两个餐馆,这两个餐馆全是免费的,谁到她店里吃饭都不要钱,但她店里做的那个饭菜,其实都挺精致的,她做这些很快乐,
我当时问他,我说,你快乐吗?他说,老师,我超级兴奋,这就够了,这就是知行合一,良知让他干的,你知道吗?
他没有去修桥铺路,他没有去捐助希望小学,他没有去筑堤防患,或者开渠导水,
但是良知让他去布施茶饭以济饥渴,他干的是这个,他很兴奋,
你真的让他去修桥铺路,可能他就不兴奋了,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会让你做你所谓的慈善,所以它没有标准啦,
但如果你现在,你去模仿别人去捐助希望小学捐款,你也捐,可是你捐的时候,你不开心,不和平,不喜悦,你这个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对你的人生啊不会有任何的作用,你反而会觉得人生越来越差,
别人天天去买鱼放生,你也跟着买鱼放生,可是你买鱼放生的时候你不开心,不和平,不兴奋,也就是说你不享受,不兴奋,你不和平,那这个事情就是知行不合一呀,你就不会得到护佑,你就没有积累福德呀,
就是说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做慈善,其实你自己根本没有给自己积福德,你是在造业障,
就是告诉你,如果你做一件慈善,这个背后的感觉,他是知行合一的,
知行合一你必须是兴奋,享受,和平,你最低是和平的状态,
如果你做这个慈善,你不和平,你没有给自己积福报,你给自己造业障,因为跟你所做的东西没关系,能所双亡啊,
跟你的行动没关系,跟你的震动有关系,理解吧,
就是我们昨天讲的心外无理,我们说了就一个法则呀,什么呢?你给出去什么感觉,你就接收到什么境遇,就这一个,没有第二个
那你给出去什么感觉呢?这就很重要了,
你在布施的时候,你给出去什么感觉?你在修桥的时候,你给出去什么感觉?你在施舍茶饭的时候,你给出去什么感觉?就是这样的,那这就很重要了,
如果说你在修桥铺路的时候,你感觉很兴奋,你就知行合一,你一定会有很大的福报就是佛法在金刚经里讲的其福胜彼呀,
但如果你在修桥铺路的时候,你感觉很糟糕,告诉你,你没有什么福德啊,因为你的感觉不好,
是你一定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一定要三轮体空,能所双亡,
重要的是你行动背后的感觉,良知推着你做什么,明白吗?
我这么翻来覆去的讲,就是希望大家做真正的慈善,我说一下我自己吧,
我曾经在前面讲过,我说呢,我准备课程降价,课程降价这个决定来自于3月份,
我在春节的时候我都没这个想法,我在过完年我都没这个想法,去年更没有啊,
那如果课程降价,如果说以现在这个学员的数量,课程降价,一年导致我损失收入200万,就从个人收入角度来讲,
但是家人们,我很兴奋。
我头脑也会考虑一下,可能一年会少不少钱,可是我内心很兴奋,抑制不住的我要做抑制不住呀,
我前后因为这个事情,我还做功课,就是格物致知呀,前后从我开始有这个想法,到我真正落地前后,至少得半个月呀,
其实我也不是说今天一想,明天就做了,这半个月当中,我始终在感觉,我要做吗?
要做越来越强烈,不做我内心极其不和平,不做我内心极其不舒服,一旦我宣布了,一旦我做了,云淡风轻,内心极其的舒畅,内心极其的和平,极其的开心,
那就相当于我做了个慈善,干嘛呢?等于说每年拿出200万去捐款捐助了,
但是我没有去做别的,我没有去修桥铺路,我没有去开去倒水,我没有去捐助希望小学,我没有去救助失学儿童,我没有,我内心没有触动啊,
这个东西就跟有的家人一直说,心想生,你怎么不换车呢?我内心没有触动啊,我不知道要换什么车,我内心没有触动,我就不换车,
那内心如果没有触动去捐助希望小学,我就不捐助,内心如果没有触动去降价,我就不降价,
可内心有触动,我要降价,我就跟着他走,这个告诉大家,这才是真正的慈善,这是知行合一,因为我做起来很兴奋,明白吗?
当然有的家人说,那怎么没看到你降价呢?我在课程中也说了,我是逐步讲价,我已经把答疑解惑的价格下调了50%,因为我要照顾到一些之前已经报了年训的,他们还有三四个月嘛,我要平稳过渡,是这个意思啊,
所以会在这几个月当中逐步降价,最后降到我自己很兴奋的那个价位就行了,
所以再说一下,真正的慈善是只知行合一的慈善,
如果你去做慈善,你兴建大利,你知行不合一,你这个慈善是无效的,
你到庙里做义工,你去救助失学儿童,你捐助希望小学,或者说你去看望孤寡老人,都是你和平,享受,兴奋的状态中做的。
我到现在没有看过任何孤寡老人,没有去施舍过任何人的斋饭,没有去修过任何的桥,没有开过任何的水,没有铺过任何的路,
我在2019年之前没做过慈善,真的没做过,我什么慈善都没做过,我讲课是收费的,就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没做过慈善,
但2019年我做了,从现在开始一做就很大,什么呢?相当于一年200万的善款就捐助了
但是你要知道呀,这样的做法,我的福德会更大,大在哪里?我不知道,
他不代表说我以后会更多的钱,现在我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钱,现在我的钱都花不完,他会意味着我更大的福德,这个福德是什么?我不知道,他会有更大,
所以讲,如果你能具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能具备无上正等正觉,你才会真正的积福德,
否则你可能是开渠导水,可能是筑堤防患,可能是修桥补路,可是你事情做了,福报并没有积累到,
这个兴建大利,就解释到这个地方吧,我相信很多家人已经听了好多遍了,就是关于用金刚经来讲这个做慈善,已经讲了好多遍了,这个地方就到这里啦,
来看下一段。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这一段也包含了很多信息呀,来看看何谓舍财作福?
舍财作福,你看这个话的意思就很直白了,就是把钱财布施出去,给自己积累福德。
袁了凡就问什么叫舍财作福呢?在这个地方讲的专门就是钱啦,就是财布施,
什么叫财布施呢?什么叫把钱财捐助出去给自己积累很多的福德呢?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释门万行就是佛法了,就是释迦摩尼佛嘛,释迦牟尼佛叫释门,儒释道。
释门万行,六度万行,有很多的修行法门,那六度呢,我们也讲过六度波罗蜜,
六度万行,释门万兴就是佛法有很多修行的法门,但是呢,以布施为先,就是以六度为先,以布施为先,
因为六度一开始就讲布施,你看六度波罗蜜,就是把你从此岸渡到彼岸的六个法船,
六条法船就叫六度波罗蜜啊,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你看布施为先,这个地方要讲一讲布施,袁了凡这个地方讲布施讲的很好啊,我们跟大家去展开讲一下,
因为布施跟兴建大力,其实有一点点相通的,兴建大利也相当于布施,
而这个地方袁了凡专门讲了布施,就是何谓舍财作福?来看袁了凡怎么讲的,
因为我们很多人在布施的时候,也是有困惑的,
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这个话说的很好啊。布施就是舍,所以袁了凡给了个总概括。什么呢?
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这句话是很究竟的,这一句话是非常棒的。
达者,通达的人啊,达者这个地方就可以认为它是明心见性的人,就是开悟的人,
孔子说,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说的这个意思,就是我不怨天,不由人,不怨天尤人。不怨天尤人就是我如如不动,
下学而上达。上就好比与天合一啦,或者说与真我连接啦,这个达呢就是说他已经是明心见性了,他已经是开悟的了,它是能够合一的,能够连接的人,
那这种人呢?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这种境界很高的,
这种境界就是金刚经里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心经里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就这种境界了
什么叫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呢?我们跟大家讲过,六根六尘在讲心经的时候讲过,
心经讲,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你看他叫内舍六根,外舍六尘,这是什么意思?一切所有,无不舍者。
我们再来说一下六根六尘六识,这叫十八戒,在线下分享会讲心经的时候讲过这个,
在这个地方再说一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什么呢?比如说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大家好理解吧,这叫六根
眼睛是视觉的根,眼睛是你能看到的。耳朵是听觉的根,你能听啊。鼻是嗅觉的根,鼻要闻的嘛。舌是味觉的根。
身是触觉的根,你能摸,你能感受,比如说能疼,能冷,能热,能硬,能软。意呢是念的根,意是生念的。
所以六根分别是,视 听 嗅 味 触 念也叫虑呀,这是我们说的六根。
根是什么意思?一棵树有根,一朵花有根,每一个植物都有根。有了根才能生发,这个好理解吧,所以说有了根才能生。
那比如手机里有硬件,这个硬件就是根,所以呢根它意味着它能生,
如果没有根,你这个树木是无法生长发芽的,没有根花草也是无法生长发芽的,
那根生什么?根生识,这就是六识。六识是什么?就是眼根生眼识,鼻根生鼻识,耳根生耳识,舌根生舌识,身根生身识,意根生意识,
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每一个后面加个识,就是六识。眼识,鼻识,耳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加上阿赖耶识,末那识,八识。这是跟大家解释一下,
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内舍六根,首先是无我相了,没硬件了。硬件没了就好比说这个手机没了,没有硬件这个手机是无法工作的
那什么叫六识?六识就是你眼睛能看的那个能叫做识,
打个比方照相机,他那个硬件是相机,可是相机的功能是能照相,这个功能叫做识,这叫眼识,就是他能够去把这个像给摄下来。
一个照相机如果不能摄像,他就不具备这个照相的功能了,他就不叫照相机呀,所以这是它的功能,所以呢这个识就是根所生的,
比如计算机有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计算机的机箱啊,显示器呀这叫硬件,那软件呢就是它的操作系统,他有什么操作系统,他就能干什么。
每个人都有眼睛,可是问题是,你这个眼睛它如何就能看。
死人是看不了的,死人也有眼睛有六根,但他没有六识的。就是如果一个人他死了,他六根还在,但他不能看了,不能听了,不能闻了,不能尝了,不能触了,不能思考了,他六识不见了,就是说它的功能没了,
就好比说这个照相机的硬件好好的,就是不能照相了,这个照相机的功能没有了,这叫识,理解吗?就是能照的那个照,
就是这个眼睛能看的那个看,就是耳朵能听的那个听,你的耳朵为什么能区分这么多声音呢?这就是能识。
包括你的身体,你的身体为什么它能够去感应冷热呢?但死人的身体是无法感应冷热的,因为死人他六识没有啦,六根还在,
所以六根就是你的器官,六识就是器官的功能,这个就很好理解了,
你器官的功能是什么?眼睛能看,耳朵能听,鼻子能嗅,舌头能尝,这是你器官的功能。
六根相当于是硬件,六识相当于是软件你的操作系统。
袁了凡说,内舍六根,外舍六尘。那什么叫六尘呢?色声香味触法呀,就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呀,
就是六根对应着六尘,对应着六识,这叫十八戒,
六尘他是外在的,它又叫六境,就是六种外在的境界。什么叫外在的?就他好像是在根之外的,
我们是不是这种感觉,六尘是在你六根之外的,没有哪个人他会觉得这个,
你眼睛看到一座山,你会觉得山你大脑当中吗?你不会觉得吧。你眼睛看到一条狗,你不会觉得这个狗在你大脑当中吧?你就觉得这个狗在外边,这叫六境,六种缘境,叫六尘,
那尘是什么?第一他说的好像一种真实存在的境遇,理解吗?
真实存在的境遇,就好像是独立于你的身体之外的这种境遇,
第二个呢他有污染的意思,尘我们说个个尘土他扑满了你的镜子,你镜子为什么不光明?他有尘土。
所以尘有污染的意思,污染什么呢?污染你清净的心,让你的良知不能光明,
所以你明白为什么说老子在道德经里会讲,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六尘它迷惑了你,你知道吗?
因为尘有污染的意思,六尘他污染了你的心,它不能让你真的意识到这个真相是什么。
所以五色令人目盲啊,五色让你看不透这个真相。五音令你耳聋,五音让你听不到这个真相。五味令你口爽,各种酸甜苦辣咸,让你不能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驰骋畋猎,令你心发慌。驰骋田猎,追逐打猎,这种向外的索取,让你也不能明白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
我不知道这样讲,大家能理解多少?这叫六根六识六尘。
就是你的眼睛眼根这个硬件,它对应外在的一个尘叫色尘,它产生一种眼识,
就好比摄像机是个硬件就是眼根,那外在的风景就是色尘,摄像机卡拍个照,拍的这个照片呢就是照相给你带来的眼识,这个理解吧,
我再说一遍这个比喻,这个摄像机就相当于你的眼睛,它是眼根,摄像机外边所谓你要拍的那个风景,比如说你要照天安门城楼,这个天安门城楼就是色尘,那么咔嚓一声照了一张相,这张相的就在你的照相机里面了,这张天安门城楼的照片就是眼识。理解了吗?
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什么意思?内舍六根,无我相了。
外舍六尘,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四相了。
内舍六根,我不在了。我没有眼睛啊,没有耳朵,没有鼻子,没有嘴巴,没有身体,那我在哪里?
因为我就是六根组成的,我这个小我呀,这个肉体是由六根组成的。
我的眼睛没了,我的鼻子没了,我的嘴巴没了,我的身体没了,那我不就没了吗?
外舍六尘。外面的六尘无非就是人,众生,时空。
寿者就是时空啊,无寿者相,寿就是时间,就是没有时空了,那就告诉你外在没有了,
我没有了,外在没有了,那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觉了,就剩下那个混沌一片了,
就是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这叫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呀这可不得了啊,这个可是最高的一种布施,这叫舍呀。
一旦这个舍了之后,你还能不清静吗?一旦这个舍了之后,你不就本自清净了吗?你为什么不清净?就是你不舍呀。
你为什么不舍呀?我看到的我不开心,我听到的我不开心,我闻到的我不开心,我摸到的我不开心,这就是你没有舍呀,
一旦你舍了,根本就没有六根六识六尘,
这个心经里也跟你这么讲,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你看六根六尘六识全舍,心经里告诉你啊,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六根。无色声香味触法,无六尘。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眼界就是眼识,意识界就是意识,没有啊,全舍了。心经里就让你全舍了。
所以袁了凡这个地方,已经让你达到了心经的高度,就这一句话是心经的高度啊,
所以说,他不究竟中透着究竟,究竟中又透着不究竟,虽然袁了凡的这本了凡四训很有意思啊,
那这就是你要做的,你要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为什么内舍六根,外舍六尘?
就是心经里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内舍六根。无色声香味触法,外舍六尘。就是金刚经里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你一旦无了,你不就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了吗?
你有挂碍,你挂碍的就是六尘啦,挂碍的是色香味触法呀,一旦没了,你还挂碍什么呢?
挂碍,也就是说我财富,财富就是六尘中的一尘,你挂碍情感,情感就是六尘中的一尘。他都是十八界中的,也就是说他都是六根六尘六识。六贼呀。
就是因为你的各种挂碍,导致你不清净,但一旦心无挂碍,不就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吗?
所以一切所有,无不舍者。舍啦,这就叫真布施呀,
布施是什么?三轮体空啊,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没有布施者,没有布施过程,没有被布施的人,三轮体空啊真布施呀,
布施最高的境界是三轮体空,那这个布施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布施,
一个舍字,你看他舍的是什么?所以可不是只舍钱财,钱财只是六尘中的一个。
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做不到,就比如说现在你财布施,
因为你做不到,有多少人能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有多少人能做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呢?做不到的,做不到三轮体空啊,
没有布施者,没有布施过程,没有被布施者,那你做不到怎么办呢?
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为什么先从财布施?
布施在佛法里叫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一个境界比一个境界高,最高的境界叫无畏布施,
无畏布施是什么?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三轮体空啊,就是内舍六根,外舍六尘,这你就无畏了,
你肯定无畏了,我都没了,众生都没了,我还恐惧什么呢?这个就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了,就这样的,这是无畏布施
一旦你无畏,就是你全舍了,六根六尘都舍了,你无畏,
你舍了畏惧呀,你就一直清净了,你一直清静就是我们讲的本性啊,
你的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你就恢复你的清净心了,这时候你就是佛了,这时候你就成佛成圣了。
那你说我做不到无畏布施,那最低的境界叫财布施,
所以袁了凡说,如果你做不到无畏布施,你做不到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你先从财上布施。为什么呢?
因为财布施再破你的信念。其实内舍六根,外舍六尘,最终是舍呀,是让你恢复一个清净心,你知道吗?
为什么要恢复你的清净心?因为六尘让你不清净,而最让你不清净的一般都是钱财,你知道吗?
就是你对外在的这个钱财,这个六尘你极其着相,你执着,
所以很多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你能舍钱,佛法的意思让你舍这个钱,去破你的贪嗔,破你的贪,
就是你能够让自己把钱财舍出去不当真,去破除你贪财的这种叫私欲,叫人欲啊,理解了吧,
就是因为六尘导致你不清净啊,所以为什么很多出家的人远离红尘?因为六尘,你只要你活着,你六根一定会有六识,你知道吗?
为什么要转八识为四智呢,就这个意思啊,你六识一定会起作用的,
就照相机它一定会照相,你的眼睛咔吧咔吧一直在照相,你的耳朵一直在听,你只要活着,你就有六根和六识,
那你能不能外舍六尘呢?就通过六尘破你的贪嗔痴慢疑,而通过舍六尘最难舍的一个是钱,最难舍的一个是财富呀,
就是通过不断的把自己的钱给出去,把自己的财富给出去,来破除自己的贪心,是这个意思呀,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苦修苦行?就在破贪心,结果什么都没有了,我就一个饭碗一张床,一间破茅草屋,一身衣服就够了,其他身外之物都不要,其实是破自己的贪心,
财布施,最重要的是破自己的贪心,如果你财布施不能破贪心,财布施无效,
而且在告诉大家,集义不可义袭也。孟子说的,你想良知光明,你不可能由外而内,明白吗?
你想良知光明,你只能由内而外,就在干嘛呢?就去人欲,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自己对钱财的这种贪心去除掉,你要去除的是钱财贪心的人欲,你要格物致知,
但如果你说,我要通过不断的往外布施钱财,让自己达到对钱财不贪心,你做不到。
很多人就会到最后遁入空门,干嘛呢?干脆出家得了,这个时候他真的舍了,没办法了,你不舍怎么办?出家人还要那么多钱吗?但现在好多出家人比俗家人还贪呢,
所以财布施它真正的作用是让你去除你的贪心,我全舍了,我把外在的境缘全部舍掉,外在的六尘全部舍掉,这叫外舍六尘,
但是告诉大家,这是小乘的,这是不究竟的,很多人也在舍,但是越舍越贪,越舍烦恼越多,这个不叫真的舍,你根本没舍,你知道吗?
他所谓的舍,是你对钱财你不太看重了,是你对钱财你不再恐惧了,是你对钱财你不再抓取了,
但是如果你拼命的给给给,你越给越纠结,越给越恐惧,越给越焦虑,那你对钱财根本就没放下呀,你对钱财根本就没有达到那种如如不动本自清净的状态,你根本没有把对钱财这个贪心的舍掉,没有给他布施掉,所以这布施无效的,
所以我们并不让大家把你所有的财产,所有的资产都捐出去,
我们只让你去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到了一定的阶段,你可能想捐就捐了,比如说像扎克伯格,或者像周润发他想捐就捐啦,
那个时候他已经达到了那种状态的时候,他真的就舍得了,明白吗?
你没达到,你能强迫自己去达到,那是无效的,你反而给自己造了很多的业,因为你的情绪是在造业,
所以袁了凡说为什么要从财上布施呢?因为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
所以你能把财舍掉,你也就能把别的舍掉了,最难舍的是财。
你说,不对,最难舍的是情,是爱情,那个也挺难舍的,
但是因为钱财你能经常舍,你今天布施100,明天布施100,你不能今天布施一个女朋友,明天布施一个女朋友吧,你做不到的,所以一般都是从钱财入手,
但我们也不从钱财入手,我们直接从无畏布施入手,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手,
我们不是爬楼,我们不是从小乘往上爬,我们直接来到一真法界,
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他说我舍财,是破我的悭吝,就是破我的钱贪,就是破我内在的执吝,内在的执着或者贪嗔,
外以济人之急。舍财还能帮助别人,那这个也是不究竟的,就没有人需要你帮助,他一定要三轮体空,没有被布施者。
始而勉强,终则泰然。再说一下,集义不可义袭也。
所谓的始而勉强,终则泰然,一定是袁了凡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改过带来的,
不是他不断的去财布施带来的,就是说他刚开始捐钱他可能不和平,他就去改过。
因为袁了凡有个法宝就是改过之法,袁了凡可是一直在改过的,
那如果袁了凡不改过的,只是在布施,就财布施,他不会达到终则泰然的,就是因为在财布施的时候,他感觉不好他改过才逐渐的
所以我们不这么做,我们干嘛呢?财富是什么?你的本自具足啊,你可以丰盛的丰盛,也可以丰盛的匮乏,明白吗?
不是说你要自己去苦修,不是说你要去救助别人,自己就过得苦哈哈的,不是,
是怎么?是你真正的在布施的时候你要明白,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而是怎么?在度自己呀,因为什么?都是觉呀,是破你的贪嗔痴慢疑呀,
破你的贪嗔痴慢疑,那就问你,你捐赠100万,你是什么目的?你有期待吗?
你可能是在贪福报,你知道吗?你可能是在贪明,你可能是在贪死后我能不能上天堂,反正你在贪一种东西,你这100万你是在做交易的,你知道吧,
你如果说真的内心想捐出去100万,就像我刚才说的,当我真的想要降价的时候,等于1年给出去200万了,我也没有任何的不开心,我也没有任何的觉得,哇塞,我损失钱了,没有,我很兴奋,你知道吗?这就叫真舍得,
但是我没有舍干净啊,我没有说我从此免费,我不和平,那我就不舍呀,我不是说我非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全免费的课程,这才叫整个的财布施,没有。
但是呢,我对降价很兴奋,我对全免费不兴奋,那我就不全免费,那他会不会有一天全免费呢?我不知道。他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会很兴奋,你理解吗?
但是呢我即使那么做了,我会发现我好的不得了,我会发现我依然很多的奇迹,很多的应供,这才是真的你具备阿耨三藐三菩提了,这才是真的你自性清净,自性具足了。
所以还是那个,我们只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你想捐多少钱,你呢就是问自己,你感觉好吗?
感觉好就捐,感觉不好就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之后再说。
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他说财布施可以破你的贪心,还是这个意思啊,
今天的课程,我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就是讲了两个兴建大利,还有舍财作福,其实都是在讲财布施啦,
最最重要的就是袁了凡讲的,内舍六根,外舍六尘,这是最重要的,
你把这个做到了,你财布施也是知行合一,它也是游戏的一部分,
你这个没做到,你拼命地想通过捐钱或者修桥铺路,或者说去做慈善,来让自己集义,让自己良知光明,你是做不到的,
你良知光明,你自然会去做慈善,你想通过做慈善让自己良知光明不可以,
孟子说了,集义不可义袭也。所以那就意味着你的福报也不可能积累。
所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他是我们的终极武器,你只管做这个就行了,
袁了凡的改过之法就是我们的格物致知,袁了凡的积善之方就是我们的知行合一,
其他它里面说的那些很细的东西,又是舍财作福,又是兴建大利,又是劝人为善,又是与人为善等等这些,我们不用管,
我们只要知行合一,你做的境界远超袁了凡的积善之方。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个地方了,谢谢大家,爱大家,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