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这个民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绝对占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读汉朝的历史,会时常出现他们的身影。
昭君出塞和亲的是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击败匈奴而联合大月氏,名将卫青、霍去病出击抗争的也是匈奴,这些从汉朝流传至今仍然如雷贯耳的大事件,对象都是匈奴。
那么我们不禁会问,身在边陲的匈奴人凭什么让大汉又是和亲又是出兵,甚至还想过联合外族,让人如此抓狂呢?能打败秦朝、赢得楚汉争霸的汉朝,凭什么在初期只能让步?强盛的武帝时期为何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略反击,投入数十万兵力,以至于掏空了文景之治几十年的积累才能攻克?
是匈奴太强大,还是汉朝太无能?
其实都不是,当我们放在同等位置对照匈奴与汉民族的强大与否的时候,其实忘记了匈奴与我们有着不同的文明背景。
生长于中原的汉民族是农耕文明,而匈奴则是游民民族。
这直接决定了,匈奴打我们是攻城掠地,打一城是一城,打下来就是人家的了。而汉朝面对匈奴更像是不得不面对游击,打败了军队,也收不了人民和土地。
咱们解释一下。所谓游牧民族,指边塞以牧羊牧马为生的人们,草场和水域在哪,家畜就在哪,那么牧民也在哪。他们以部族聚居,放牧到哪就在哪安营扎寨,人家没有城池,住的是像是蒙古包一样的东西,流动性极强。
所以匈奴面对大汉,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匈奴打过来,抢到就赚到,你出兵去打,人家要是觉得打不赢可以转身就走,你还不一定能追上。对匈奴来说,这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相反,他们打来我们是不可能跑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我们是农耕文明,靠的是周期性的耕耘,匈奴打来我们一跑,粮食不是正好留给匈奴,正中下怀,亏大了。
所以我们如果打匈奴,就像是要面对一个无赖,要么一次性打到他再无还手之力,要么就尽量别惹他,犯不上啊。
那么你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不早点把他打到无还手之力呢?
简单,条件不允许,打一次仗我们和匈奴的消耗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论单兵作战的骑射,肯定没人家从小马背上上大的民族强,要是没有极强悍的将领我们打的就是人力的消耗战,人家随时跑,我们随时死。其次论地形,我们的将领没有人家了解,武帝时李广在出兵之中就因为迷路没有赶上打仗,羞愧自杀了。
而论消耗,人家是打下什么吃什么,而我们如果要补充兵力需要运兵过去,咱们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十万大军走上几个月的路程,要吃掉多少粮,而这十万青壮劳力错过了务农的时节,一年又要少收获多少粮,一来一去,这样的消耗是巨大的,不得不考量。
所以在汉朝初期,国家不富裕的时候,选择休养生息绝对是正确的。
派一些能守城的将领在边塞与匈奴拉扯,以便中原地区能休养。匈奴你若有意闹大一点,那么没关系,我们退后一步选择妥协。
你想和亲,那我们就和亲,虽然朝廷也知道你随时会变卦,但还是愿意伸手表示和善,拖两年是两年。你想要的一些财物,我们也不吝啬,都给你。因为比起给你的,保持和平状态下,我们能囤积的钱粮是加倍的。
没办法,一旦出击,军队的开销太高了,会把国家拖垮的。
就这样过了七十年,在文景之治之后,等到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囤积了大量的铜钱。这时的汉武帝才有了全歼匈奴的底气,在卫青、霍去病等勇将的加持之下,一举打垮了匈奴,扬我国威。
当然,这样扬威之举确实让人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但代价也还是太大了。武帝大举出兵,导致苛捐杂税繁重,百姓怨声载道,也成了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
所以啊,从今天来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类人还真是挺难对付的,要不是有强大的实力和破釜沉舟的勇气,还是别惹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