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一、
2014年五一,回了趟老家,主要任务是祭祖,与亲属见面,加深感情;二来萦绕在我心底的情绪,让我想多看看故乡的景象,尽可能多地了解些情况,增加些感性认识,扣紧我和故乡之间的钮。
在过去五十年的时光里,我虽然跟随父母回过几次故乡探亲,但对故乡、故土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仅仅是个名词和父辈的念叨这样粗浅的层面。最近的一次回老家,至今也已过去20年。
2012年,岁末时分,父亲的生命终止于新年钟声鸣响的前夜;2013年,雨纷纷的清明时节,父亲的骨灰被送回故乡安葬,在外60余年的游子终于魂归故里。父亲与我阴阳两界,客观上隔山隔水,突然间,故乡这个词在我心中有了沉重和绑紧的感觉。因为,父亲、小叔以及他们的父亲都在那里长眠,我与它便有了不能割断的联系,这个联系是以血为脉络的,在宗族里流淌,自然也在我的血管里奔腾,即使父亲离去,我也不能让这个根断了。
几千里之外,淄河之畔,我的根在那里,心便为之牵挂。我必须回去看看,在坟前,燃一柱香,焚九刀纸,亲口告诉父亲,我又来看您了。
我去上了坟。那天,阳光很好,很充足。
祖坟在一片农田里,与新起的楼群相邻,听说,远远不如从前开阔,显得局促,但倒也安静,背后有一座无名的大冢,相传是古代齐国某个士大夫的坟茔,齐国被来以后,估计是为避祸患,族人四散,从此也就再无人来祭拜。几千年来,不断被风雨削噬,它依然能有今天的规模,可以想见当时的风光和所处地位的份量,同时,也说明齐之后人对先辈的敬仰和尊重。
二、
回到南马的那天,天空飘着小雨,丝丝似泪。
走进老宅,仿佛看到慈祥的奶奶,挪动小脚颤颤微微向我走来,她是想念在外的孙子,沧桑的脸上有泪珠,急于想把我拥进怀里……
三叔步履蹒跚了,眼神和耳力都有些不济,但见到我,依然很兴奋;操劳的三婶因为长年的辛苦劳作导致腰骨损伤,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卧床,我来到她的身边,看着她,眼前就会不断叠加出奶奶、父亲的面庞,我自然地、不由自主地俯身亲吻年迈的她,她眼里含着泪花,说起家人和生活,还有她的身体,她一个劲地说“很好啊,很好啊”。这个纯朴的农村妇女,伺奉公婆,养育子女,操持一大家子的里外,谦和厚道,忠孝仁义,慈悲心肠,自从嫁进于家,默默奉献了她的青春年华,奉献了她的勤劳,奉献了她的情感,无怨无悔。我始终对她心怀崇敬,为她祈福。
老屋是一进院,听说以前可大了,门前有上马石,院里种满了各种树,枝繁叶茂;现在,院落逼仄,几十年风雨演变都浓缩在这里了。两个老人年纪大了,三婶卧床,三叔也基本不能干什么体力活了,院子显得有些败落,杂物摆放得也不齐整,一派老气;老屋前些年经过翻修,虽是砖混结构,但已经旧了,墙壁不再雪白,室内物件都是用了不少年程的老物,正好合上了主人的年龄节奏,墙壁上挂着的一些照片,默默地讲述着家里的故事;西侧通往后院,后院有一排新建的两层砖房,是孩子们为父母建造的,因为三叔不习惯住,就一直闲置着;盖新房伐了老树,新树还没有太大,香椿在春雨里冒出新芽,清新鲜嫩,合着雨滴的那股清香撩拨起我心中的乡愁。
门前柏油路直通囯道,在村里也与户户相联,交通十分便利。只是四周印象里的田野已经消失了。
唯一的姑姑头发也基本白了,但依旧健谈,思路清晰,对时下的话题敏感,很有自己的见地,明晓事理,这可能与姑夫是个大文化人有关。夫妻一辈子,相互的影响只是在潜移默化中。姑姑年轻时跟随姑夫从故乡去了遥远的黑龙江,近些年才回故乡安居。姑姑没有儿子,但有四个姑娘,个个成家立业,本本分分靠勤劳生活,下一代都不错,个个周周正正,老二家的小子现在正在浙江传媒大学读书,挺争气。
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各个城市以及乡村,自然面貌和人的精气神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下,我无从认证20年前以及更早时候的记忆,更无法对比,因为,早先的影像残存已经不能和今天的繁荣重叠。
物不是,人亦非。山东淄博的临淄区如今已是有着60万人口的繁华都市,尽管,它的绝大部分新城区刚刚从乡村脱胎出来,城市化是这样的迅速,以至于,让你根本没有办法从外表上来分辨,客观上它们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世代代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步步开始脱离土地。南马村大部分村民已经搬进集体开发的住宅楼里,土地正在锐减,靠着土地开发的收益,他们可以获得比较安稳的生活了。
老宅可能很快就会被折除,用时不会太久,那些残存的记忆和对故乡的怀念,我不知道还怎么从现实中去找到对应,也许它只能是我讲给后代的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片断,曾经怎样怎样,我甚至不能给他们一个物证,让他们来延续传承。
高楼大厦,青山绿水,我的乡愁怎么来记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