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对19世纪汉口商品经济有着极为丰富展现和独特观点的权威著作,是海内外众多关于中国城市史、社会史研究著作中一部不朽经典。
作者通过研究中国城市阶层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脉络,将汉口这个具备典型中国近代城市特征的地区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证明了马克思·韦伯所谓的“中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城市共同体”的论断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误解。
本书《汉口》系列,共2册,分为上册《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主要考察的是汉口上层商业精英的世界,及下册《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后者则聚焦在城市劳工阶层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行为,从人们生活的细节出发,还原整个时代的背景,并且尝试去理解整个该时代社会冲突的矛盾底层和结构,以及阐述了作为一个自发的、内聚性社会单元的城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演化过程。
01 用模式看世界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主要讲清朝中期以后这段时间,中国的汉口的商业发展和社会演进的历史。
看过很多中国历史学者和经济学者写的有关中国历史和城市的书,这是一个美国学者写的中国的城市,看了之后感觉很不一样。
我们可以说不同意书中的某些观点,但不能否认该书中观点还是有很大的启发,哪怕作者不可能比我更了解武汉。
西方人看世界,他们是用一种模式看世界,他们脑子里首先是有一个大的框架模式,带着这个模式去观察——中国的社会现状,历史和城市。而我们是细节导向,我们分析任何事和人,首先会被细节抓住,先从细节角度去了解和认知。
比如一个学经济学的,西方的学生在学经济学五年之后需要掌握几十个模型,他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经济发展的种种模式,脑海里掌握几十个模式后毕业到公司、银行、机关等工作,对所以问题的认识是用脑海里学到的模式一个一个比对,看看这个现象跟我学的模式是不是一样,如果不一样两个模式拼在一起再看。
西方的心理学也是这样,我们一般以为心理学是一个很软的学科,也就是心里医生往那里一坐,听你讲人生故事,听着心潮起伏,然后跟着你的故事走……我们的很多心里学家或许是这样,但是西方训练心理学的这些人不是这样的,他们首先把整个社会中的人格分成若干类型和模式,一个心理学的学生需要记住七十到八十个典型的人格特征,在你找心里医生治病的时候,他绝不会关心你的个人痛苦经历的细节问题,而是用脑海里掌握到的模式听你讲故事,听你讲的故事跟以前在教科书、病例中学习到的某个人格特征是否类似,而完全不会被你的故事带偏。
这是西方非常典型的思维特征,用模式思想、思考和看待人、事和历史。
当用模式识别社会和历史的时候,效率是比我们要高的,如果没有模式的框架,上来先听某某讲人生故事,听了几个小时还拎不清楚其中的核心逻辑架构,对人、对事等等一切事情都会反应比较慢,这样的思维效率偏低,而用模式思考大大高于没有模式的思考。
我们看过和学习过很多历史方面的书,对中国几百年、几千年历史的理解绝对不比一个外国学者差,但西方学者写的书和我们历史学家写的书带来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这种思维方法。
比如《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这本书,作者脑海里首先是有一套城市发展的模版,或者有一个成形的模式装在他的脑子里做对比。
整个西方在认识中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首先学习的是以中世纪的意大利,从11世纪、12世纪开始一直到文艺复兴,这段时间发生在意大利伦巴第地区的那些典型的城市,这是他们建立认识中国城市的典型模版,用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做为典型的样板来学习。
02 西方定义的现代城市的特征
如果把马克思韦伯这一派人关于城市的历史归纳出来,他们认为一个现代城市或者正在走向现代城市最典型的特征是“自治的城市共同体”,这是他们的理论核心特征,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描述。
从生物学的角度借用一个概念,把它理解成一个城市像一个细胞。
第一个特征是细胞壁,细胞壁指城市要有自卫和防御公式,要有城墙可以能够自我保护自己,这才能够叫是有自治能力的城市,这是第一个典型特征——必须要有一个自己防卫自己的体系。
第二个特征是细胞质,即这个城市一定要拥有对外贸易的优势,对内需要有一种完备的市场机制和秩序。城市之所以做为一个有活力的组织,能够在一个国家里面生存和发展,一定是有跟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能力的,在自己内部的市场中有严格的秩序和得到很高效率的转化。
第三个特点是细胞核,指的是这个城市的精英,往往是商业精英要广泛的参与这个自治政府,自治政府必须要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这就是马克思韦伯这一类型的学者总结意大利城市在12世纪、13世纪以来它的发展最内核的东西,一定是城市的精英参与到城市的管理中,并获得主要的权利。
比如美第奇家族在1436年夺得佛罗伦萨的控制权,作者脑海子里想到的城市就是1436年的佛罗伦萨,他指的精英就是以美第奇家族为代表的这样一群人掌握城市的主导权,掌握立法权、司法权、有行政能力能够调动军队并和贵族PK,形成商业精英统治的商业共和国,也就是“细胞核”。
第四个特点是细胞器,指的是执行某些特殊功能。在中世纪的佛罗伦萨、意大利城市典型的特征是一定要有社会团体,比如行会、宗教组织、教育组织等等,这些行会提供某些特殊的专业化服务。
第五个特征是精神上的DNA,即一个城市精神要能够不断的传承。这种精神的内核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比如佛罗伦萨中商业精英对抗封建贵族,经过200多年的血战打出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封建贵族一开始是不遵守规矩的,完全凌驾于法律之上,利用封建贵族的特权剥夺你竞争的机会,商业精英要想崛起,在意大利首先要打垮封建贵族,他们提出的口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商业精英和贵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商业共和国第二个精神DNA是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以及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个人自由也是源于中世纪欧洲农奴的时代,每一个农民都有一个自己的主人,实际上没有完全的人生自由,但是城市能够给你提供自由的空气,法律规定每个自治市都有自己的法律,假如从农村逃进城市,在城市生活满一年,将自动获得城市居民的法律的地位,摆脱奴隶的身份,城市外头的地主和贵族再也不能把你抓回去当奴隶,这是个人自由原则。
除此之外的精神DNA还有民主政治、理性资本主义原则,这是马克思韦伯重点提倡的,它的整个它的精神体系精神DNA就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逻辑学应用于法律、社会、经济及一切人类的组织活动,这也就诞生了作者所说的西方的城市,它从五个方面来界定什么叫一座现代的城市,即城市要有自卫能力、城市要拥有对外的贸易优势和内部的市场秩序、城市要有广泛的精英能够主宰城市的各种权利、城市要拥有各种各样的团体能够执行某种特定的功能、城市要有它的精神内核可以传承,精神内核包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自由的原则、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民主政治、理性资本主义这些精神DNA。
用这五个方面来定义“一个拥有自治地位的城市共同体”,也是作者脑海里关于“城市的模式”,并用这个模式来看武汉城市。这也是西方一直到现在的主要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把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提炼出一个经典的、标准的模式出来,这是我们所不具备的。
作者是如何运用这套模式来理解汉口?
比如书中讲到了汉口的地图,作者首先是描绘地理的概念,然后描述从传教士口里听来的各种各样对汉口的印象,比如有一个传教士把汉口和巴黎做对比,特别强调汉口有很多船,大概有一万六千多只船集中在码头。他引用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是经过精心思考,而不是随意引用。讲到船是讲到汉口做为一个转运中心,拥有某种贸易的优势,这是核心特征的第二条,对内有严格的市场秩序,对外一定要有贸易优势——贸易优势是汉口独特的地理环境,并引用传教士的这句话和这个数据。
再比如作者引证汉口的一个官员讲的,汉口是一个镇,属于汉阳所管,汉阳那个官员说,到汉口很不容易,来回一趟往往送一封信一天都不能回来,这么引用不是说随便抓了一句话,而是为后来的一个论证埋下伏笔,论证汉口实际上是拥有相当的自治权,也就是核心特征三,必须要有社会精英团体能够掌握自治城市的相当大的权利,这从交通上可以看出来,它的上级主管不能很灵活、很直接的控制汉口,因为太远、不方便。
因此作者的每一条信息引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而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往往是把看到的一堆东西全部搬出来,以显示自己的知识量大、有学识。
03 中心市场创新理论体系
作者为了突出模式上的创新,反驳了马克思韦伯的观点。
马克思韦伯提出过一个重要的理论,说中国的城市没有现代性,中国没有现代资本主义。
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他引用汉口整个发展的历史,分析汉口这个市场跟其他市场之间的关系。按照马克思韦伯的说法,中国城市不是一个自治市,除了政治没有经济意义和商业意义。
作者用新的模式——中心市场理论来反驳该理论。中国的汉口是有中心市场这个功能,它不仅服务全国市场,而且服务对外贸易,而且中国的市场还是分了八个层级,一个一个层级,中间有些层级是作为地方市场中心,有些层级是作为全国市场中心,汉口是作为全国和对外贸易的中心。
作者还专门指到了,长江北岸的市场都是属于偏全国性的,长江南岸的的市场都是偏区域性的。
我对武汉肯定比作者熟悉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这么一说想想还真是的,作者就是用中心市场理论的模式来思考。
他在阐述这个模式的时候用了几个特征的弹射器来弹射武汉这个城市,与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的典型特征,他用了三个层面来进行深度分析,即盐贸易、茶贸易和金融,时间是以太平天国之前和之后作为一个分水岭。
#01 盐贸易
在盐贸易当中,他提炼的典型特征概括起来就一句话——贸易的私有化。
中国盐贸易以前是国家专营和垄断,后来在道光年间之后就逐渐偏向私有,只要盐厂交了税,不管是谁都可以买卖食盐。
人人参与盐贸易就会导致竞争、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的崛起,盐贸易的社会精英以前是徽商,后来崛起了很多其他的商帮,过程中这些人与政府在新环境下彼此进行协商,他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来反驳马克思韦伯的理论。
这个结论是,中国的清朝政府,特别是在太平天国之后,对于盐商并不是一味的打压,西方说中国“士农工商”,商人根本不入流,社会压制商人,连我们自己都是这么想的,而书中作者对此反驳,他说清朝政府在太平天国之后,中央政府严重缺乏财政权利,中央财政没钱了不得不依靠地方,而地方不得不依靠商业来获得收入,没有收入养不了兵打不了仗,不能获得巨大的权利,在那个时代,一定是各个地方都是要依赖商业。
只要政府需要依靠商业的话,对商业的压制就会改变性质,这也是作者提到的,不是一味的打压和排挤商人,而是必须重视商业的重要性并依靠商人,虽然中间双方会有斗争,但不完全是压制。这是作者的创新。
#02 茶贸易
第二个举例是茶贸易,核心的特征就是理性资本主义。
典型的案例是1883年茶叶供所和外商的抗争,他举的所有例子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武汉汉口茶叶供所的这些人就像佛罗伦萨的商人一样,充满了理性资本主义精神。
比如茶叶供所提出的规章法例,政府要认可,外商要遵守、仲裁要公开,还要请英国人和外商做仲裁人,这是一种高度理性资本主义的精神。
另外还有管理的标准化,如怎么设定度量衡,茶叶质量怎么控制、要不要送样品、支付原则等把一切东西全部按照标准化的程序来执行。他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提炼出来的就是一句话——理性资本主义在汉口已经出现了,汉口的茶叶供所就是理性资本主义的典型,跟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作者认为汉口已经存在了理性资本主义,已经存在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西方城市模型中的很多部分,传统的对中国明清时代城市的认识是错误的。
#03 金融
他谈的第三个重点是金融,高风险的金融机构的设计,钱庄票号、准中央银行的建立。
这个例子主要为了说明汉口的金融也是具有现代性的,这本书建立了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 ,传统西方对于中国城市的认识是非常有局限性的,他通过这本书以及自己的理论体系奠定自己在西方学术的地位。
04 学会批判性思维
我们看《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这本书,很多观点可圈可点,但是作者的理论体系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从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作为例子来提炼所谓的理想城市的模版,这个模版的适用范围太窄,不具有普遍性,并不适用东方的城市,这是我们要去批判的。
意大利的城市、意大利的历史跟中国的城市有很多根本性的不同。
比如说水利,不要说在意大利,整个欧洲的城市里面,很少看到在中世纪那个年代、工业革命之前很少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开发。
而中国的城市有一个算一个,没有水利开发怎么能够发展出城市出来,杭州、苏州、宁波、绍兴这些城市哪个不是从水里捞出来的,包括汉口,汉口和整个江汉平原以前全是沼泽地,连续干了几千年才把这个地方从水里打捞出来,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是与天斗、与水斗出来的最后的结果,中国所有的城市都是源于水利工程建设。
西方的城市,从罗马时代就没有过大型的水利工程,罗马时代的饮水工程也只是居民的饮水工程,而不是大规模的水利灌溉,西方严重缺少水利工程,原因是他们的民族源于游牧民族的思维方式,搞的是旱作农业,完全靠天吃饭。整个西方在封建时代的农业亩产量相当落后,跟中国没法比,水利工程非常不发达了。
看看意大利米兰,米兰有运河,但是运河才50公里长,从1179年挖到1272年,挖了将近100年才开通。
在马克思韦伯这类学者看来,商业精英就是代表一个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那么请问他们能做出太湖这样的水利工程吗?
米兰的水利工程100年才挖50公里,究其原因是商业精英是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思考一个公共工程,如果工程投资太大、回收太慢是没有任何精英团体来做这个事情的。
中国不一样,中国历朝历代的所有地方政府,脑子想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新修水利,不管是青史留名还是出于什么原因,一定要搞水利,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现在也是号称基建狂魔,主要原因也是历史上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而且是不计代价和成本。
当时楚国的崛起不就是靠水利吗?没有两大水利工程怎么能变成春秋五霸,道理是一样的,不管是湖南、湖北,还是江浙、河南、关中都是靠水利,中国在发展城市过程中,那种不惜代价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这样的一种行为是马克思韦伯这类学者的思想方法当中完全不理解、完全是缺失的盲点。
他们的这种模式是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模式本身的缺陷源于历史和文化最底层的东西两边是根本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找到模式本身的优点和缺点,最终才能评价到底哪个模式孰高孰低,对未来社会哪种模式更有借鉴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读的所有书都不是白读,对西方学者的书我们是有很多的启发性,却不是盲目崇拜,而是站在批判性思维高度来思考问题,唯有知识丰富和渊博才有底气和能力来挑战对方的模式。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扬灵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