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这本书中,作者@秋叶 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学会独立提出问题、独立理解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我想知识是用来用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仔细想想拆书笔记或者写文章就是一种运用知识的方法,拆书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以下为@赵周老师自创的拆书方法: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RIA三环节:
R=Read,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 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 拆为己用
RIA做法:
将阅读分为: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 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 么应用)
★R:在读书时,遇到某一个心动片段,停下来,划 出来。
★I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知识,达到理解知识本身 是什么的程度。
★A1: 写和这个知识有关的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 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
★A2: 写下针对这个知识自己可以如何进行的下一 步行动,让知识真的应用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才能 因为它变的更好。
这个过程我把它分为三个关键点:
1-写作灵感,即提出问题
每篇拆书笔记的写作灵感都是源于在看书过程中一些东西刺激了大脑的思考,进而引起兴趣。看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则灵感也便越多。例如在PPT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PPT高手,偶尔看看他们在微博上或者其他渠道上发布的优秀作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手段,当然在看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提出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不好的如何改进一下?
这样以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学习更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不妨比较一下学校里老师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其关注点并不是如何激发学生的灵感提一个问题,而是如何把课本上的知识点介绍一遍、如何把PPT上的内容放一遍、如何在45分钟完成教学内容。
我是一批野马,可你的家乡没有草原,这令我很绝望。
2-写文章,即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
拆书笔记中,复述原文和联系经验,便是理解书中内容的一个过程。综合写这篇文章的总体思路则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
3-应用,即解决问题
拆为已用,规划下一步如何用,尝试着用知识解决问题。
最后引用@秋叶 老师的一句话:不动笔墨不看书,学了不用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