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老师讲历史》一套趣味小故事,让孩子博古通今,提升格局和远见思维
历史是一面镜子,知古鉴今,古为今用。在西汉时期昭帝、宣帝时的大将军霍光,想废掉荒淫无道的皇帝刘贺,却又怕担上恶名,他想引用古例,却不知有“伊尹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的典故,于是问了一句“于古尝有此否”,这一下露出了马脚,被人发现了“光不涉学”,也就是不懂得历史了。东汉班固在他所著作的《汉书?霍光传》中对霍光作了“不学无术,暗于大理”的评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这些知识、经验和智慧,为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然而,历史类书籍众多,青少年要如何选择有通俗易懂又有趣味性的历史读物呢?《伍老师讲历史》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本书适合六岁以上的人阅读,也适合家长陪同孩子一起阅读,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彩色图画,语言文字也采用令人舒适惬意的楷体有趣的文字配上丰富多彩的人物插画,这能够完全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在轻松愉快中阅读。
书中一个个趣味性很强的小故事。从上古时代的涿鹿之战讲到三国时代的群雄争霸,191个小故事讲的生动有趣,想要轻松的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掌握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一本孩子的启蒙读物,《伍老师讲历史》给孩子一个真实的历史。
不读无用之书,我们读历史不是为了消遣时光,我们是在通过学习历史来塑造自己。《伍老师讲历史》这本书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维能力。就由下面几个点来聊一聊。
1.学习历史知识,帮助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养成豁达的胸襟和处事风格。
书中的“管仲拜相”这一集故事,讲述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一开始就是好朋友,俩人后来因合伙做生意,管仲起了贪婪之心,多拿了一些钱,鲍叔牙一直没有责怪反而时时维护管仲,还向齐国国王齐推荐管仲,管仲受到了重用,很快就把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
当时齐桓公按照鲍叔牙的要求,选了一个好日子,亲自出城迎接管仲,还让管仲跟自己一起坐车入宫。
百姓们见到后,都说:“国君真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啊,居然原谅了自己的仇人。”管仲进宫后,急忙跪下向齐桓公谢罪。齐桓公亲自扶起管仲,向他虚心请教富国强兵、建立霸业的方法。两人一越谈越投机,连谈了三天三夜,最后齐桓公任命管仲为上卿,还尊称管仲为“仲父”。
管仲做官后,非常感慨地说:“”我做了三次官,都被罢免了,别人都说我没本事没能力,鲍叔牙却说我只是没有遇到赏识我的人。要是没有鲍叔牙,我哪里有今天呢。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后来,人们就把管仲和鲍叔牙这两位知心朋友称为“管鲍之交”,管仲能够青史留名,离不开自己的才华,也离不鲍叔牙的推荐,更离不开齐桓公的豁达宽容。
2.学习历史知识,具备观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判断时事的深刻洞见,处理人际关系的练达胸襟,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
书中“晏子使楚”这一集,讲到楚灵王仗着自己国家繁荣强盛,根本不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他知道晏子要来楚国的消息后,想方设法制造刁难、羞辱他,他命令手下连夜在城门旁边挖了一个五尺高的窟窿来迎接晏子。
晏子坐着马车来到楚国后,看到楚国的都城高大坚固,可是城门却紧紧关着。
晏子笑着对守门士兵说:“这哪是什么小门,明明是一个狗洞。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里面进去;要是访问人国,必须得从城门进去。这样吧,我先在这里等一会儿,麻烦你们去问问楚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守门士兵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灵王,楚灵王只好吩咐赶紧打开城门,让晏子进城。
楚国使臣,晏子虽然外貌并不突出,但是他非常有才,能言善辩,在楚国一次次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不能以貌取人就是这个道理。
03.通过学习历史,可以陶冶情操,坚定信念。养成浩然正气,提升智慧和勇气。
书中的“完壁归赵”这集讲到,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换到秦国的十五座城池。蔺相如领着几位随从到了秦国都城咸阳。
蔺相如发现秦昭王只知道欣赏和氏璧,根本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就知道秦国根本没有想交换城池。
蔺相如对秦昭王说:“和氏璧是稀世珍宝,当初赵王交给我的时候,斋戒了五天。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和氏璧的珍贵。”
当天夜里,蔺相如就派自己的随从带着和氏璧连夜逃出了秦国。秦昭王和他文武百官想要治罪蔺相如,维护秦国的威严。
蔺相如却不慌不忙地说:我们赵国也怕被秦国欺骗啊。不过大王不用担心,只要秦国先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赵国保证将和氏璧双手奉上。”
秦昭王想了想就放了蔺相如,蔺相如安全回到了赵国,还被赵惠文王封为大官。后来,秦国再也没提用城池交换和氏璧这件事,和氏璧一直留在赵国。
蔺相如面对强大的秦国,没有冲动、鲁莽行动,能够冷静运用智慧和勇气,巧妙应对,最后把和氏璧完整无缺送回了赵国。
《伍老师讲历史》这本书带给我们对日常遇到事件的独立观点和看法,启发和让孩子成长为人格健全、有主见、有辨别思维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