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的《谈人生》断断续续的读,基本保持在每天两篇的节奏。
整理资料电脑前折腾好几个小时,想暂且放下阅读,因为没坚持又不安。
想换一个内容调剂一下,还是觉得坚持的不好。不管是行动上的还是内容上的,轻言弃之终归不妥。
《三思而行》
“三”在文言里有多次多数之义,于是有人恨不得十思无尽思,力求考量全面。
做任何事都要有度,可以考虑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但同样的方向就不要一直重复了。
极左或者极右经常出现,中庸之道常常被当成中立老好人的做法,这时“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适可而止”就显得很重要了。
《容忍》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也有人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从前总记得“倾听是一种美德”,今天又知“容忍是一种美德”。
小事不计较,大事不马虎。做事是人生态度的体现。涉及原则底线觉不忍。
《牵就与适应》
“牵就”本有适应环境之义,但老先生觉得这与“适应”是不一样的。
关于做学问,有时候要嚼文嚼字,有时候要不求甚解。
“牵就”的往往是不好的,不能令人愉快,不能让人接受,所以勉强迁就。必须要克服的事情,就需要“适应”。
生命中总有一些必须接受的必须克服的,适者生存。活下来才能活得更好。
跑偏了一天。
本想持续的读《谈人生》,结果还是翻了别的。
读了读《谈读书与治学》,有一篇是《我最喜欢的书》还有一篇《我最喜欢的作家》。
因为专业冷僻,所以季羡林先生推荐的多数是文学作品,但其中也不乏先生老师的老师。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喜欢《红楼梦》《儒林外史》,喜欢李义山的诗,喜欢李后主的词。
两篇文章里都谈到了陈寅恪。其治学之严谨,考据之长久,虽不知,却心生敬畏。
《谈人生》里喜欢的篇目看得七七八八,心里长草似的想翻篇。白天无聊跟风做个人格小瓶子测试,居然是“妖孽渣女”,也是醉了。索性渣一下,抛弃《谈人生》,又看了一会《醒世格言》。
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却也只有一面之缘,所以说人生难得有人懂你。知音难觅啊。俞伯牙摔琴祭子期,又奉养其双亲,也是好讲究一人,不枉子期与其相知一场。
继续《谈人生》。
两篇:《不完满才是人生》,《缘分与命运》。
这世上哪有什么完美,不过是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一切都是缘分,一切都是命运。力所不及也只能用命运来安慰自己了。
✨ ✨ 年少时以为爱可以超越一切,那时不知道,世上另有一种力量,叫命运。
季羡林《谈人生》继续。
今日读《一寸光阴不可轻》,是写给年轻人的寄语。
文中有一句话:“你们对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必须有深刻的了解。”
记得与爱读书的同学交流,谈及书籍的选择,言之读书只读外国文学,因为看不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只能从外国文学作品汲取一些营养。这番话对于当时读不下书的自己来说,简直太中用。于是在外国文学中徜徉不可自拔,还因为网上一篇《死活读不下去名著榜》,给自己读不下去书找各种充分的理由。
但有一天忽然想到“数典忘祖”,想到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里浓聚的各种精神。如果不去了解,有怎么理解。没有立足传统的文明,又如何在现在立足。汗颜。为自己的无知,为自己的狭隘。
✨ ✨ 生命苦短,读书使其悠长而美好。
季羡林《谈人生》两篇:《慈善是道德的积累》,《千禧感言》。
武汉的疫情把公益,慈善推到风口浪尖。刚刚韩红的慈善事业就被举报,缘由不细说。但一棒子打死人这事也算是特色。不懂不说。
文中看到一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觉得大多数人能遵守这个底线的话也就不会给有心人可乘之机了吧。
可惜但凡是个人,就不太能屏蔽功利心。
新闻里说,去武汉救援的,到了地方先扯旗摆造型拍照片,然后发通告,写记录。
工作量化的时代有时候不留点证据也真的不好为自己说话,但愿不是所有的记录都走了形变了味。
新年是不是一定会“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呢?新年的时候,我们总会给自己一点希冀。期待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但愿我们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即使不能万象更新,也要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加油。
✨ ✨ 马尔克斯说,我们都是自己偏见的俘虏。
季羡林《谈人生》之《毁誉》:
好多年前,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
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圆滑到琉璃球又能长只脚的程度。
我们总会期待得到赞誉,人之常情。我们总会厌弃毁誉,人之常情。能波澜不惊面对一切,理性为未必需要到极致。冷静客观,判断接受。也没什么难。说到底,一个人不要太期待外物。自己明白才是真的明白。
季羡林《谈人生》之《真理愈辩愈明吗?》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老先生说,做不做由他们,信不信由你们。
✨ ✨ 苏轼说,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谈恐惧》
老先生说,应当恐惧的时候恐惧是正常的,应当恐惧的时候不恐惧是英雄。
人生有那么多遇见,不是每一次都温暖。
但总会有人给你勇气,给你力量,让你不孤单,不害怕。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芸芸众生无暇顾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活下去,活得好,才是值得考量的事。
老先生望九之年觉得“如果人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那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忽然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没得意义和价值了。
放眼人类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又有几人能承担呢。不过又想,每一个人做好自己,其实不就是整个人类吗?
所以想想,还是做好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能有所希冀有所为,就是意义就是价值吧。
七七八八读了很多篇了,余下有好几篇都是关于老年的,暂时搁浅吧。
总觉得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走,不想参考。
因为即使要自我的走,也不会一意孤行,虽然总想特立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