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让张教授治病,是个幸事
她曾是课堂上博学多才的师者
传道授业、审思明辨
也曾是对学生关怀备至的长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此时此刻她是病房里兢兢业业的医者
妙手仁心、悬壶济世
她就是爱尔眼科陕西省区副总院长、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院长、硕士生导师、首席青光眼专家张德秀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张德秀教授这样回忆到,她在大学期间选科时,脑子里想着:潘虹扮演《人到中年》里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中反应出患者治疗中急需要做角膜移植。恰好这个时候有阿深深地触动了年轻的张教授“我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眼科医生,一生为患者服务!”
每个医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导师的指导。导师不仅是指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也包括在你身边工作的同事。医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技术,而工作平台、工作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当时的张德秀教授是比较幸运的,年轻时有大学里的专家、教授指导边学边干,在日本留学时有著名的眼科专家指导。她说:“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没有领军人物引领、没有经过大量临床的实操和经验积累,不利于开展工作,也不利于个人成长。”
张德秀教授说,“医生的工作就是救治患者,对患者要有同情心是医生最基本的体现。作为一名医学生从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开始,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便规范化指导自己的临床工作,循序渐进的积垒经验,才能慢慢成为大医生”。
在医疗工作中,对患者临床表现要用全面的眼科知识来分析,对他的发生、发展、结果都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过度的检查,过度的治疗。比如说: 一位癌症患者年龄八九十岁的老人患白内障,要求手术,现视力0.2~0.3,因为老人身体状况很差,这个手术我们暂可不做,不能考虑医院的效益,手术而手术。“我们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为患者着想,我们会给他(她)一个合理的建议,告诉他们不做手术的理由。”
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是同等的,要与患者多沟通。当然也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总之我们要视病人为亲人,清清楚楚的诊断,明明白白的治疗。
张德秀教授除了有渊博的眼科知识以外,对青光眼的研究和防治有独特的见解,也作出了很多成绩,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患者说:“我们能让张教授治病,是我们的幸事”。而张教授说:“只要患者满意,也是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