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回家,有条小路,一边有紧闭的几家院门、一边是楼的侧影,秋冬季节放学后就黑黑的、静静的,会怕那种黑色的甬长、还有少开的大门突然打开有人伸出手来拽…年少时天马行空的古怪想法,几乎给每段天黑都添加了剧情;也记得现实中真发生了自己不得不独自穿越黑暗时的心悸,还有在学校里被批评、或冷落,天色也会骤然变暗……
最近两天的正念冥想是如何面对恐惧和沮丧。从生理学来讲,恐惧会引发肢体的僵硬,以及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紊乱,从心理方面,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心理和生理又互为影响。一直觉得,只有受到惊吓时才叫恐惧,实则在生活中,那些不希望发生的事、不愿面对的人或物,都是内心深处小小的恐惧豆,积累多了就会成为石头,给心灵带来负重。
恐惧和沮丧的正念练习中,会让你握拳,将恐惧集中,观察四肢等身体部位的反应,去觉察你的身体承受点集中在哪里,在练习中,我试着像哈利波特中读思想的方式,把担心和害怕的事情想象成一缕缕云絮,抽出来,鼓起勇气去审视,慢慢地,云絮的意象会渐淡,就像被吃掉的棉花糖、或蒸发至散尽,这样专心一会,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于我,肢体轻松、勇气增加…
孩子往往会有成人眼中不可思议的恐惧和沮丧,青春期的孩子有些话是只能悄悄说的,幼儿期的孩子会莫名地因为怕更依恋妈妈,面对她/他们的恐惧,父母的平和接纳、陪伴、共情,可能会比催促孩子迎接或者战胜恐惧更有效,当然来自校园欺凌等类的外在恐惧除外,主要是由于孩子担心不能完成学业任务、不能得到认可等产生的焦虑、或者不能掌控人际关系,但这之中很多其实都是需要随着成长的过程体悟的。郑重且严肃地倾听并认可孩子碰到的问题,我认为是父母最首要的做法、也是与孩子共进退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