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动物已经找到了推迟死期的方法。人类或许可以从它们身上得到启发,活得更久更健康。
“因纽特人声称鲸可以活‘人的两辈子那么长’
《白鲸》问世后仅30年(即1881年——译者注),一群阿拉斯加捕鲸人已经在试图征服他们自己的海洋巨兽了。他们的目标是一头雄性弓头鲸,地球上第二大哺乳动物。弓头鲸历来以长寿闻名:在因纽特民间传说中,它们可以活“人的两辈子那么长”。弓头鲸力大无穷,善于挣脱鱼叉。不过这群捕鲸人有当时最先进的科技装备——“炸弹鱼枪”,由火药发射出去,能够穿透肥厚的鲸脂。然而这还不足以征服弓头鲸。鱼枪的枪头扎入了鱼身一侧,但是——如同《白鲸》里的莫比·迪克一样——它只是受了点皮肉伤就逃脱了。
《白鲸》中的捕鲸场面
接下来的120年里,这只弓头鲸继续在海洋中遨游,直到2007年终于被一群因纽特猎人捕获。他们甚至在鲸脂里发现了当年的鱼枪头碎片。
许多人推测,这头鲸的寿命在150-210岁之间。除了表皮轻度粗糙老化、脂肪过剩和一些战斗造成的伤疤,它的身上几乎没有其他衰老的迹象。这使得研究老化的医生们对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它们的寿命比人类长得多——尽管它们生活在野外,没有医生可以看,也没有人类社会的种种福利保障。”利物浦大学的约奥·佩德罗·德·玛伽尔海斯说道。“因此它们一定是生来就有抵御衰老性疾病的能力。”
“即使我们只能将衰老延缓一点点,对人类社会来说也将是前所未有的福祉”
德·玛伽尔海斯及其同事希望通过研究鲸及其他长寿生物找到可以延缓人体机能衰退进而延缓死亡的新药。“老化是一个谜——相对其他生化过程,我们对它所知甚少,可它却是直接导致病痛和死亡的头号元凶。” 德·玛伽尔海斯表示。“即使我们只能将衰老延缓一点点,对人类社会来说也将是前所未有的福祉。”
哈佛大学的瓦迪姆·格拉迪谢夫对此观点表示赞同。“这是生物学上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是机体老化引起的。在生物医学中,研究者们总是关 注某些特定的疾病,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症或者糖尿病,”他说道,“然而只要能延缓人体老化,就可以推迟所有这些疾病的发作。”
老化与一些公认的因素有关。首先是环境:没人能真正活在真空玻璃罩里,所以我们的DNA和 其他分子机械会逐渐被有害的化学物质或辐射所蚕食。纵然我们的细胞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最终损坏的范围过大,引起细胞变异,就形成了肿瘤。我们的新陈代 谢也可能出现问题:正如炉子需要规律的清洁,我们的细胞在燃烧能量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系列废物,日积月累就可能扰乱重要的生化过程。“损坏的程度不断加重, 身体却对此束手无策。” 格拉迪谢夫说道。
“也许你认为老化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放慢脚步“
人体在器官再生上遇到了困难:每条染色体的末端有一簇DNA名为端粒,作用和防止鞋带磨损的鞋带末端的塑料尖差不多。端粒随着细胞分裂变短,最终变得过短以至于细胞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干脆死亡。伴随着这种过程,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被疾病击垮。
玛士撒拉(圣经中的人物,据传享年965岁,指代高寿的人——译者注)的动物园
所有这些似乎都指向人类不可避免的死亡——然而有证据表明我们可以延缓衰老的过程。例如,一种常见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小鼠的衰 老。仅仅改变蛔虫细胞代谢中的一个基因就可以让它比同类活得长久得多。虽然也许同样的改变对更复杂的器官不起作用,但这至少表明老化并不是人力不可控的。 “令人惊异的是,老化这一过程是可以被操控的。” 德·玛伽尔海斯说道。
“自然选择促使某些物种进化出了长生不老的能力
现在,德·玛伽尔海斯和格拉迪谢夫这样的科学家用自然界中的玛士撒拉作为向导,开始了对其他候选人的寻找。仅在哺乳动物中,寿命的区别就可达100倍。鼩鼱 的寿命不超过18个月,而弓头鲸可以活200年以上。似乎出于某些原因,自然选择促使某些物种进化出了长生不老的能力。
“二甲双胍可以延长小鼠的寿命,但是自然选择延长寿命的能力要强大得多。” 德·玛伽尔海斯指出。“它们也许进化出了完全不同的长寿方式来防止癌症和其他衰老性疾病。”这些可能帮忙人类研发出更好的药物。或者按照格拉迪谢夫的话来 说,“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生物的寿命,问题是,它是怎样做到的?我们可否找出个中机制,来延长人类的寿命?”
“布氏鼠耳蝠虽然只比一块方糖重一点点,却可以活40岁以上
生物界的寿星并不都像弓头鲸一般威猛。皮肤皱巴巴、光秃秃的裸鼹鼠看上去委实不像个长寿界的典范,但它可以活30年,比养尊处优却只能活2-3年的家鼠长得 多。尤为可圈可点的是,裸鼹鼠对癌症有异常的抵御力。在实验室研究中,数万只裸鼹鼠体内无一发现过肿瘤。即使被致癌物包围,它们也没有得上癌症。
这也许可以部分归功于它们细胞的特质:裸鼹鼠的细胞一旦变得致密便会停止生长。这使肿瘤无法复制和扩散。这种细胞特质似乎来源于一种“增强版”的透明质酸。 这种分子是包围着细胞的支架的一部分,可能出于使裸鼹鼠的皮肤更有弹性利于它们钻洞的目的进化而来。今天看来,这是防止细胞无序复制的一种方式。换言之, 即使细胞变异产生肿瘤,透明质酸也可以令其停止生长。
格拉迪谢夫还研究了布氏鼠耳蝠——一种虽然只比一块方糖重一点点,却可以活40岁以上的小动物。
“考虑到它的体型,布氏鼠耳蝠可谓一个极端的例子了。” 格拉迪谢夫说。他在布氏鼠耳蝠产生荷尔蒙和类胰岛素生长素的感受器周围发现了不同寻常的突变。这种变化为控制哺乳动物新陈代谢减轻老化带来的损伤提供了新的依据。
打破纪录的那头弓头鲸是不是也有类似特征呢?这头鲸20米长100吨重的庞大体格对德·玛伽尔海斯和格拉迪谢夫这样的生物学家来说是一种别样的挑战。举例而言,如果它的细胞和小鼠细胞燃烧热量的速率一致,那么多余的热量足以令其周身的海水沸腾。因此,它进化出了相对迟缓的代谢系统和较低的体温。这样庞大的身 躯也意味着更高的患癌概率:你体内的细胞越多,有害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有研究表明高个子比矮个子更容易罹患癌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这一风险还会随着长 寿而加剧。
依照人类患癌概率,所有大型鲸类在成年之前就该浑身长满肿瘤了。然而它们却能够随随便便活个100多年。这就是著名的“佩托悖论”。这一现象表明,鲸和裸鼹鼠都具有某种聪明的进化手段来对付有害变异。
“这项任务好比把上亿本《白鲸》撕碎再一句句把它们拼起来
德·玛伽尔海斯研究鲸鱼基因组的目的就是想找出这种不老机制。起初,他试图对组织采样。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已经和因纽特猎人们建立了联系的团队。为了保持原生态,北极圈附近的土著群落被允许每年猎杀一定数目的弓头鲸。消除了戒心之后,这些土著猎人同意让科学家们从他们的猎物身上采集组织样本。
即使采集到了样本,研究团队仍然面临着建立基因序列的艰巨任务。鉴于浩如烟海的资料量,这项任务好比把上亿本《白鲸》撕碎再一句句把它们按照顺序拼回去。
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们注意到了一种名为ERCC1的基因的变化。这一基因可以修补基因组的坏损。弓头鲸体内此种基因的变异似乎使其更为强效,或许能够阻止引起癌症的种种有害变异。
研究团队还发现了另一种和细胞增生有关的PCNA基因的变化。这种基因可以产生一种蛋白,像夹子一样将复制DNA的分子机器凑在一起。弓头鲸有多重该基因, 而且该基因的这种变异能够使PCNA和其他负责DNA修复的基因产生互动。研究团队推测这种变异可以促进细胞的健康生长。
“长寿签名”
最近,格拉迪谢夫发布了他自己对弓头鲸的转录组研究成果。他不仅研究了弓头鲸的基因,还对其活性进行了探索。如果某些基因特别活跃,它们也可能在老化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引人关注的是,他在鲸体内发现了类似布氏鼠耳蝠的胰岛素信号。“可能正是它引起了细胞代谢组织的变化使细胞存活得更久。”他说,“这样的研究 结果提供了一种‘长寿签名’,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研究成果吸引到了医学领域一些最权威人士的注意
这些研究成果吸引到了医学领域一些最权威人士的注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理事弗朗西斯·柯林斯称格拉迪谢夫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更健康、更长寿人生的大门”。
格拉迪谢夫表示,我们可以探求节食和锻炼能否在我们的身上也打上和鲸类一样的“长寿签名”。例如,有研究表明节食或者说“限制卡路里摄入”可以减慢老化过程。或许我们可以将其与令鲸鱼长寿的代谢变异进行比较。
“基因疗法使我们从需要亿万年才能进化出的有利变异中获益
这些最初的试验过后,下一道障碍将是在极度复杂的人体内重现这种变异。在未来,基因疗法甚至可以让我们微调活人的DNA。我们轻而易举就可以从花费了弓头鲸亿万年才进化来的有利变异中获益。
当然,前途也未必是一片光明。在鲸或裸鼹鼠身上有效的基因变异在人类身上可能效果有限甚至全无作用。德·玛伽尔海斯和格拉迪谢夫对未知的艰辛有着清醒的认 识。但他们仍充满希望。“历史上充斥着号称某种进步是不可能的‘砖家’,然而之后的事实证明他们大错特错。” 德·玛伽尔海斯说道。想想120年前吧,那时一些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弓头鲸还只是稚嫩的幼崽。在那个年代,感染足以要人的命。而今天,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已经 是妇孺皆知的常识了。
归根结底,德·玛伽尔海斯将老化看作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我们不是使老龄化延长,”他说,“我们想要70岁的人和50岁的人一样健康,这才是终极目标。”也许,在2120年,我们将回顾他迈向目标最初的脚步,惊叹不已。
文章来源:BBC Future
文章作者:David Robson
编译:未来论坛 商白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为 “未来论坛”微信账号
关注我们
微信:未来论坛(ID:futureforum)
微博:@未来论坛FutureForum
官网:www.futureforu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