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参与了这样一个讨论,略去情节,简要描述一下。
A是大四毕业生,面临着找工作。但他却说,发出的求职信自己根本没有兴趣去把它做得精美一些,感觉自己勉强找一个不喜欢的工作,也不会做太久,对成长没什么帮助;想换个专业考研,又没有很多信心。这样一直被纠结困着,不知该怎么办好。
朋友们纷纷回应。
B:如果自己努力了以后结果不如意,是不是对这个结果不太有办法接受,不敢去面对可能产生的落差。
C:多想想自己的优点。产生这种状况是内在对自己不满意,爱自己就更有力量了。
话题顺着为什么不敢面对不如意的结果和怎么发现自己的优点逐步延续下去。
此时,我鬼使神差地竟然模拟起崇拜的心理咨询师向他提问,你想想,你在这个状态下谁会最受益呢?
空气好像一下子凝固住了,整场安静下来,隔着手机好像都能听到心跳的声音。
好尴尬啊……
可是这句话又怎么了呢?触发了大家什么情绪呢?我这么一个爱较真儿的人,于是就花了好几天时间来细细琢磨它。
1. 把自己摆错了位置。A之所以愿意说出自己的困惑和感受,是把我们当做朋友,而不是当成更高层级的心理咨询师。他希望获得的是平等的互动,而不是专家的指点。或者说在他的心中并没有把我们当成专家,他的目的只是想倾诉。而我所说的这句话背后透露出来的关系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和旁观者。最近我总自认为学了点心理学知识,想运用一番,不时打开上帝视角,把生活场景当成心理学实验。他或许也正是感受到自己在对话中像个小白鼠,非常不爽,不愿回应了。
2. 传递信息还是确认关系。在一段沟通中,我通常都会直抒胸臆地发表评论。背后的逻辑——一是我认为和对方有着非常坚实的互信基础;二是我认为对方是完全理性的人,不受情绪左右。但实际上这两点都不那么充分。一只是我个人对这段关系的看法,二是我忽视了心理的复杂性。即使再亲密的关系,在某时某地,他都有可能会受一些背景情绪的影响。所以在沟通中,应该首先通过一些铺垫再次确认双方的互信关系,而后再考虑是否继续更为深入的探讨。
3. 处理情绪还是出谋划策?在讨论中,我只就沟通中的信息进行了思考,却忽略了信息背后隐藏着的情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绪是更近的更直接影响判断的因素,而信息本身对人的影响力量要更靠后或者更间接(可以参考我之前文章对原始脑和理性脑的说明)。所以,先承接住对方的情绪,让他把情绪抒发出来,再视关系远近和他一起分析问题,或许才是良好沟通的顺序。不然,一不留神就会变成费力不讨好的尬聊。嘴巴倒是痛快了,双方的关系却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分析至此,可能更多的朋友尴尬癌都要犯了。不就是聊天而已嘛,怎么就想这么多呀?也是,谁让我内心住了一只猛虎呢,hold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