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瓶老师早课上,给出一道问题,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横竖各三个黑点,要求笔尖不得离开白纸,你用四条线能否将这九个黑点连成线?这是著名的"九点练习。"你会很好奇的用各种办法将各个点进行连接,然后你会惊讶的发现怎么都差一个点没有连在一起。
你开始反思自己哪里可以做出调整,然而你再继续尝试几次后,终于败下阵来觉得这是个不能完成的任务。直到你最后看到了答案,原来线是可以跳出黑点进行连接的。
通过这个小游戏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没有想到能够越出黑点进行连线呢?
这原因就是我们思维中有一个思维定式,也就是已经习惯用原有的认知去思考问题。我们大脑也很有趣,就是愿意按照最省事的路线去思考问题,这样最"节能降耗"。可以说这是大脑在偷懒,这就像我们从a到b的路线中有三条路径,你一定会选择你常走的这一条一样,已经将习惯植入头脑中。
在驯化大象的过程也是这种思维定式,你会发现当地训象人从来不把大象栓到大树上,而只是用一根细绳栓到一根小竹竿上,你怎么看大象都是能轻松的把这个竹竿带走的,但是你会发现大象从来不乱跑,只是乖乖地待在原地,你会很好奇这种操作。
原来在象很小的时候,小象的力气小,把它们拴在竹竿上,它们都无法挣脱,时间久了,它们就放弃了努力,并形成一种心理:无论如何都无法挣脱这竹竿的。等小象长大后,其实它们的力气也会随着增大的,只要它们肯尝试就可以挣脱,但是由它们形成了"无法挣脱"的思维定式,导致它们连尝试都不想,一直被拴在那里。
思维定式让我们做某件事情时,能够简化流程从而熟练执行,甚至可以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就像开头提出的问题一样,思维定式往往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常用常规方法解决问题,不去思考其他"捷径"突破,因此给解决问题时常带来困扰。
我们很容易在旧有的思维定式中思考问题,因此限制了思维的思考,从而无法创新,在遇到难题时难以突破,限制了思维的发散性。
有一位五金店的店员和顾客聊天,他说昨天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敲击状。售货员见了,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给他换了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就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结果这名顾客想都没想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店员笑了:“哈哈,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干嘛要打手势呀?"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很多人都会和这位顾客一样做出同样的回答。这就是思维定式对我们的影响,在很多时候会妨碍我们的认知,把我们拖进思维的陷阱里。
人的认知和经验会在头脑中形成惯性定式,这种思维会束缚人的思维模式,会让人沿着旧有的、常规的模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当面临现实事情时,会不假思索的按照特定的思维框架,沿着特定的路径思考和处理。
我们应该勇敢的跳出思维定式,尝试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多去和有思想高度的人去做思想碰撞,就容易激发创新的火花,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会全面客观的看待事物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