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开始注意到那位女生,是因为有一天她穿了一件和我一模一样的粉色大衣,女人总是比较在意自己的穿着,撞衫这种事情,印象深刻。后来,好几次看到她,才发现她与我在同一家公司上班,而且住在同一个小区,时常上下班还坐同一辆公交车。
我思量着要如何与她打个招呼,认识一下,毕竟上班路线一样,偶而还能结个伴拼个车。有一次下车,我正想开口叫她,结果她一阵风似的从我身边走过,瞅都没瞅一眼,我突然觉得有可能对方并不想认识你。再后来,每每看到她与其他女生结伴同行,我便也不好意思上前打扰。于是呼,明明非常近的两个人,甚至一天至少可碰面三次以上的人,从来没说过一句话。我想,是不是以后都这样?
住在隔壁两三年的邻居竟然连面都没碰一次,也许不是在我回来的时候,对面的门关着;就是在他们回来的时候,我们的门关着。我们甚至也没有想过要特意去认识,要不是有一次家里的电扇坏了,想借把螺丝刀,而去敲响那扇永远关闭的门,我们连隔壁是男的还是女的都不知道。
二
有人说城市的生活把人拉得越来越远,与其说城市,不如说网络。因为网络的发达,几乎所有的事都可以不需要人面对面地交流,吃、穿、住、行,手指点点按钮,或打打电话,什么都送来了。突然发现,人与人交流变少了,而交流能力也在同步退化。
想想有些可悲,有些人在网络上聊是天花乱坠,能说会道,而实际生活中就是一个“冷场王”,时不时冒出的一两句,太过“犀利”的话,让人瞬间就没话可接。还有些人就是“宅”,可以一个月不出门,你可以想像,一个月不出门的人,又能见到几个人呢?于是宅男宅女这个词应运而生。一开始是少交流,然后不爱交流,再后来发展为不愿交流,宁愿一个人安静地发呆,也不愿一群人一起狂欢。甚于害怕进入拥挤的人群,更不要说在人群中高谈阔论。
与宅男宅女一样随时代应运而生的,还有近年流行起来的“低头族”,吃饭、睡觉、坐车、走路,我想不出来什么地方没有低头族。有时候我想大声地说“把手机收起来,大家聊聊天。”看着每个人沉浸在手机中的“迷恋”的表情,也着实不忍心叫醒。低着头走路,熟人从身边走过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去与陌生人打个招呼。
三
说一句,“你好”!两字很简单,而要说出口,却要打破心里的层层防线。对于一个性格开朗“自来熟”的人来说,也许在陌生人面前打开话匣子并非难事,而对于一个沉默内敛的人来说,却比完成一项任务还困难。很多东西需要练习才习惯,也就是所谓熟能生巧,与人交流也是一样。为什么一个腼腆不爱说话的男生在从事销售工作后,却能变得能言善道、滔滔不绝,那是因为他不断练习的结果。
时常听到某位妈妈因为小孩子的关系,而认识了一群的妈妈们。孩子的无所顾忌,有时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对身边事充满好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成年人们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不愿踏出一步。有时候在电梯中刚好两个人,谁也不愿意微笑着说一句:“你好!”各自看着电梯上跳跃的层数,也着实尴尬。或者干脆翻看手机,将尴尬化为乌有。
四
这种交流的退化有时自己都没意识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觉得甚好。事实上,这种状况正在不断拉开人与人的距离,让人觉得这社会更加冷漠。所幸的事,那个和我拥有一模一样粉色大衣的女生,在公司一次大会上她恰好坐我的旁边,她先开了口:“你好,你是住在某某小区是吗?”我说:“是的”。然后我们轻松地打开了话匣子。
说一句,你好!其实也简单,只要鼓起勇气开口,也许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