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如果说有一本外国小说,在中国做到了家喻户晓,那应该就是《追风筝的人》了。从2006到2016年,在中译本发行的十年间,这本书在国内卖掉了超过500万册。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用英文写作的美籍阿富汗裔作家。本书于2002年夏天在美国首发,问世后非常成功,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2006年,因作品在国际上巨大的影响力,作者获得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故事开始
2001年12月,住在美国旧金山的主人公阿米尔开始回忆,半年前,身在巴基斯坦的拉辛汗打来电话,希望阿米尔去看他,并对阿米尔说“来吧,这里有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这时,他看到天空中有两只风筝,于是往事浮上心头。那是1975年,他12岁,他对另一个孩子犯下了罪,26年来没有偿还。(注:拉辛汗是阿米尔父亲的朋友,小时候,拉辛汗非常疼他,甚至比他父亲对他还好。)
时间来到1975年,阿米尔跟父亲住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豪宅,父亲是商人,慷慨,正直,勇敢。阿米尔喜欢看故事书,写作,身体孱弱,性格内向敏感,经常被人欺负。小仆人哈桑,时常为他挺身而出。每次回到家父亲问他哈桑脸上的伤,他都说“哈桑不小心摔了一跤”,由于他的懦弱不诚实,父亲并不喜欢他。
哈桑的父亲阿里患有小儿麻痹,母亲生下哈桑后,就跟人跑了。哈桑生下来就有兔唇,他阳光,纯真,正直,勇敢。比阿米尔小一岁,却担当起侍奉和保护阿米尔的责任。两人都没见过自己的母亲,是喝同一个奶妈的奶长大的,形影不离,情同手足。但是两人纯洁的友谊却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
这里就要说下阿富汗当时的社会背景了,哈桑是哈扎拉人,是少数民族,阿米尔是普什图人,是阿富汗人口最多的民族,由于是伊斯兰的两个不同教派,所以两个世纪以来,普什图人一直迫害哈扎拉人,以至于哈扎拉人被迫逃到阿富汗中部山区,进入种族隔离状态。
所有看不惯阿米尔一家的人中,以普什图恶少阿塞夫最甚,他是种族清洗的支持者,有一天,他拦住了阿米尔和哈桑,打算教训他俩,结果被哈桑用弹弓打跑。阿米尔很羡慕哈桑,他父亲对哈桑很好,每年都送哈桑生日礼物,有一年送的是整形医生,治好了哈桑的兔唇,慢慢的,阿米尔对哈桑产生了嫉妒。
阿米尔准备做点事情,赢得父亲的喜爱。终于机会来了,这是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需要把天上所有的风筝线割断,并且抢到最后掉落的风筝才算赢。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阿米尔擅长斗风筝,哈桑擅长追风筝。比赛中,阿米尔真的斗赢了所有的风筝,哈桑立刻去追最后一个,阿米尔说:“哈桑,一定要把风筝给我追回来啊。”哈桑转过身大喊道:“为你,千千万万遍!”(意思是:为了你,追一千一万次都没问题啊。)这是表达最忠诚的友谊的一句话。阿尔米向哈桑奔跑的方向走去,却发现拿着蓝风筝的哈桑,被以阿塞夫为首的恶少团团围住,阿塞夫要哈桑交出风筝,但哈桑说,风筝是少爷的战利品,他承诺过,要为少爷拿回去的。阿塞夫辱骂哈桑,说阿米尔根本没拿他当朋友,他只是阿米尔的一只丑陋的宠物狗。而哈桑坚定的反击说,不,阿尔米和自己就是朋友。这时,阿塞夫命令两个帮凶把哈桑按在地上,强暴了哈桑。这一幕躲在暗处的阿米尔都看眼里,但是他却因为害怕跑开了。
阿米尔拿着战利品回到家,果真得到了父亲的赞赏和疼爱,但是,从此他再也无法面对哈桑,也无法坦然享受父爱。由于无颜面对,他竟然想要赶走哈桑,有一天,他试着告诉父亲这个想法,没料到父亲勃然大怒,说绝不可能,就这样,他又失去了父爱,而他对哈桑也由羡慕,嫉妒变成了恨。这时阿米尔做出了一个举动,直接导致了哈桑的离开。有一天,他趁哈桑父子出门,把自己的手表和钱放在他们的地毯下,并且告诉父亲自己的手表不见了,哈桑父子回到家,阿米尔父亲问哈桑是否偷了手表,哈桑看了阿米尔一眼,居然说,是的。而阿米的父亲立马说,我原谅你。哈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事情一旦被拆穿,父亲就再也不会爱阿米尔了。当阿里说要带着哈桑离开时,父亲嚎啕大哭,苦苦哀求,但阿里还是带着哈桑走了。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了长达9年的战争,苏联解体后,宗教极端组织塔利班统治了阿富汗,以纯洁宗教的名义屠杀哈扎拉人,阿富汗战火不断,民不聊生。
阿米尔却没有经历这些,在苏联入侵时,阿米尔便随父亲辗转前往美国,在美国,父子俩相依为命,阿米尔上了大学,很适应美国的生活,而父亲却因为文化隔阂总与人发生冲突,阿米尔就会出面缓和冲突。哈桑这个名字好像阿富汗一样被父子俩遗忘了,直到阿米尔毕业那天,父亲说“要是哈桑在这里该有多好啊。”阿尔米才知道,自己刻意遗忘的人,父亲从不曾忘记。后来,父亲被查出肺癌晚期,他拒绝接受化疗,把钱留给阿米尔提亲用。阿米尔婚后不久,父亲就离世了。
阿米尔婚后很幸福,并且如愿当了作家,但是他和妻子一直生不出孩子。2001,阿米尔38岁,这年夏天,他接到了拉辛汗的电话,也就是故事开头那一幕。
拉辛汗说他去了巴基斯坦,听说哈桑为了守护阿米尔家的大宅,被塔利班残暴的杀害了。拉辛汗还交给阿米尔一封哈桑写的信,哈桑自学读写就是为了给阿米尔写信,信中,哈桑还是那样阳光,完全没有提及阿米尔对他的伤害,仍然把阿米尔当作最好的朋友。哈桑有个儿子叫索拉博,这正是阿米尔小时候给哈桑讲的故事里面一个英雄的名字,这个孩子如今流落到孤儿院,拉辛汗说,希望阿米尔去赎罪,去一趟喀布尔,把孩子救出来,交给可以收养他的美国夫妇。听到哈桑的遭遇,阿米尔十分痛苦和自责,但他还是拒绝了拉辛汗,他觉得喀布尔太危险了。这时,拉辛汗告诉他,哈桑其实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并且说罪行导致善行才是真的赎罪,如今,应该是阿米尔像父亲一样赎罪的时候了。经过一番挣扎,阿米尔去了喀布尔。
在喀布尔,阿米尔发现索拉博流落到一个塔利班头目手里,每天都被性虐待,而这个头目,正是当年强暴哈桑的变态阿塞夫。阿米尔再也无法忍受,对阿塞夫说了一连串攻击的话,这些话是他压抑了26年都没说出口的。阿塞夫提出决斗,谁赢了,就带走孩子。阿尔米被打的完全没有还击之力,眼看就要一命呜呼,这时,索拉博拿出弹弓,打瞎了阿塞夫的眼睛,阿米尔带着索拉博逃到了巴基斯坦。在医院里,阿米尔经过多次抢救,终于活了过来。他遍体鳞伤还变成了兔唇。阿米尔嘱托一位生死之交,去寻找拉辛汗说的美国夫妇,他朋友说“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痛哭失声,这意味着,阿米尔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最忠诚的友谊。
其实,所谓的美国夫妇,根本不存在,这只是拉辛汗的策略,他想让阿尔米夫妇收养索拉博,而阿米尔的妻子知道事情原委后,也非常愿意收养。阿米尔开始跟美国移民局打交道,把索拉博安排在巴基斯坦的小旅馆里,有一天他发现索拉博不见了,于是疯狂跑出去找,终于在一个清真寺里找到了。阿米尔拼命讨好索拉博,而索拉博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索拉博是一个父母双亡,受过严重性虐待的小孩,沉默寡言,拒绝亲近阿米尔也是很正常的。
索拉博移民美国,遭遇了很大阻碍,一个便捷的办法是让索拉博到巴基斯坦的孤儿院住一阵子,然后阿米尔再去领养他,但是索拉博是一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住进孤儿院,可是阿米尔没有改变想法,于是索拉博割腕自杀了。
庆幸的是索拉博被救了回来,去了美国。他很自闭,阿米尔夫妇拼命讨好他,他依然封锁自己的内心,直到2001年圣诞节,一家人默默吃着年夜饭,他仍是一言不发。这个时间点正是小说开头的时间。但是作者笔锋一转,把这之前发生的一件小事放在了小说的结尾。那天,一家人正在草地玩耍,阿米尔发现索拉博一直在看天上的风筝,于是阿米尔买了一只风筝,对索拉博讲了自己小时候和哈桑一起放风筝的故事,并且成功演示割隔断了一根风筝线。这时奇迹发生了,他看到索拉博嘴角好像微微笑了一下,他说“你要我去给你追那只风筝吗?”索拉博似乎做了一个点头的动作,于是阿米尔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转身去追风筝了。
故事结束
后续:
1.由于本书看起来过于真实,不少读者以为是作者的自传,导致作者不断跳出来澄清。
2.本书问世十几年来,全球有无数人向作者表示,想收留一个阿富汗小孩,以至于作者成立了一个基金,专门来做这方面的慈善事业。
感悟:
1.本书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做到了情感的真实,情感是超越一切政治、文化、种族、宗教界限的存在,是全人类共通的。
2.救赎本来就是一件说不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的事。就像拉辛汗所说的,罪行导致了一系列善行,这就是赎罪。赎罪,是一件不管能不能完成,都必须去做的事。甚至,赎罪就意味着,即使知道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可能无济于事,也依然要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