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最近,我读了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全书共汇集了100个教育案例,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具体案例进行剖析。书中的案例很实际,很现实。阅读时,我的教学经历与书中案例颇为相似,这引起了我的共鸣与思考。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记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于是乎,原来作业不写的学生做作业了,原来上学迟到的学生再也不迟到了,原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得文质彬彬了。这些高招在许多经验介绍中几乎无往不胜,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当我遇到学生的这些情况时,往往先采用“爱心治疗法”,可效果甚微。王晓春老师认为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孩子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也和爱心同等重要。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王晓春老师提倡教师要有科学精神,要有研究心态。在一则案例中,学生不写作业,屡教不改,请教王老师。王老师在回复中一连问了八个问题:1.孩子几年级?2.幼儿园时表现如何?3.家长的职业是什么?家庭经济情况怎样?4.孩子是谁带大的?家长教育思想是否一致?5.父母关系如何?6.孩子在哪一门课上表现最好?7.总起来看,他的作业是不会做,还是不愿做?8.孩子的爱好是什么?
反观自己,遇上不做作业的学生,处理的办法可能就是问清不做作业的原因,说教不做作业的影响,让孩子补做作业,再联系家长。我不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实在太粗糙,没有探究问题的精神,自己的方法没有从根源解决问题。王老师说,教师要尽可能细致掌握孩子的情况,搞清孩子问题真正的原因。要搞好教育,就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有研究心态。
王晓春老师在书中介绍了处理学生问题的两种思路。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2.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第一条思路的主线是“问题”,第二条思路的主线是“管理”。有些老师在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时往往属于第二种思路。把学生承认错误看作教育的成功,看作处理一件事的结尾,殊不知这常常连开头都算不上。这种“认错教育”在多数情况下属于做无用功,没有提高老师自身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也没有研究任何问题。我们要尽可能转变好教育思路。处理学生问题,真正要做到的是以学生为本,以真问题的研究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