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读了叶嘉莹先生的《小词大雅》,感触颇深。词,其实就是诗歌的变形,但不知为何自己就是觉得词比诗更加有韵味。我国诗歌起源较早,起初只是劳动人民干活时的劳动号子,后来有了固定的格式,人们也通过诗歌表达更多的情感了。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是通过诗歌来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由此,也开启了中国的漫漫诗歌道路。至宋代,词这种形式灵活的文体深受文人的青睐,呈现出空前的发展盛世,占据了中国文坛的半壁江山。为此,也形成了诸多的流派,比如以苏轼、辛弃疾为首的豪放派呈现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恢弘气势;以李清照、柳永为首的婉约派则多了“杨柳岸晓风残月,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凄婉缠绵。
我喜欢词却并非是因为其灵活自如的形式,恰恰是其中的那一份凄婉缠绵吧!总觉得诗歌对仗工整,不能完全诠释诗人的情感,总是在人意犹未尽之时就戛然而止了。但词却不同,它带给人的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譬如,纳兰性德悼念亡妻之作中的“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这一回眸,昔日佳人却无踪可寻,月圆,人难团圆,万般情丝涌上心头,却又无可奈何,一个“孤”字道尽了独留人世的悲凉。再如,陆游与唐琬的《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错,错,错!难,难,难!六个字,一应一答,无需多言,无不道尽相爱之人不能相守的孤苦无奈。所以,我觉得词能够更好地诠释诗人的情感。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并不是诗歌就一定不如词。词还是在诗歌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二者各有千秋。
从大学到现在,陆陆续续写下的诗歌也有百余首之多了,买来的书籍也大多是关于诗歌品读的,但仍然觉得自己只是个门外汉,对于诗歌还并未了解的很深入。提及此处,我很佩服也很羡慕叶嘉莹先生,她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诗歌。与此同时,叶先生也是幸福的,她一生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想就这样一直读诗、写诗、讲诗,但往往事与愿违。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每个人都是步履匆匆,很少有人能够驻足欣赏沿途的风景,更没有时间慢慢品味诗歌了,这也许就是诗词渐衰的原因了吧。学生学习诗歌也并非是欣赏诗歌之美、体悟诗人的情思,却是为了应付考试。更让人痛苦的是诗歌解读硬生生的变成了知识点的灌输,学生不知其意,只是硬背考试要点。一首意境优美、缠绵悱恻的诗歌硬是被肢解的遍体鳞伤。
每当翻阅诗词之时,我都特别羡慕古人。虽然车马很慢,但沿途风景尽入眼底;虽音信不通,方知家书抵万金。明月千里寄相思,清风一缕系君心。如今,明月依旧,只是不知何时照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