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泉币,视同小道,列诸金石之旁门。跡涉荒诞,不脱旧谱之陋习。忽略制作,偏重文字,斤斤于色泽肉好,戚戚于珍常多寡,范围狭隘,学识疏陋,无多取焉。
方今泉币一门,成为独立专门科学,应作有系统之推讨,谋划时代之进步,因知泉币莫非历代日用通货,物之平凡通常,无过于此,而性质之神妙玄奥,原理之错综复杂,种类之繁富夥硕,变化之万绪千端,亦未有过于泉币者也。
要在祥稽实物,参证史志,按诸货币原理,以究其制作沿革,变迁源流,利病得失之所在,治乱兴替之所系。
泉币与书画比,书画不过欣赏艺术,初无历史,更无经济关系。况刀布古化,青绿遍体,古色古香,制之精者,亦堪赏心悦目。
历代制钱,多出名人手笔,篆隶行草,无所不备,汉时花纹吉语诸钱,及莽货泉范,且有画像,奚让书画。此泉币之优于书画者一。
泉币与铜器比,钟鼎尊彝,庙堂重器,罕观难得,价值连城,非常人力所能致。
泉币则为数多,为物微,轻而易举,求之较便。往往有创获奇遇,赏心乐意,无过于此。此泉币之优于铜器者二。
泉币与瓷器比,历代瓷器精粗不一。精者直輒千百金以致万金,更极难得。泉币随处可求,易于引人入胜。况瓷器质脆易损,难于藏弃,泉币质坚形小,便于收藏。此泉币之优于瓷器者三。
泉币与邮票比,邮票不过百余年之历史,泉币之悠久远过之。邮票之质为纸,泉币之质为金,其耐久性远过之。形制之繁多,种类之纷纭亦远过之。其学术上及历史上之价值,更不能相提并论。此泉币之优于邮票者四。
上面短文摘自民国时期《泉币》杂志发刊辞,作为本图谱编辑的指引。
铜元又叫铜仙、铜板、铜毫、铜角子等,尺寸大小不等,随面值变化,是用紫铜(红铜)或黄铜铸造的圆形硬币,一些品种有少量白铜样币存世,是中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中国经济、金融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铜元上接清朝晚期的方孔制钱,但中间无孔,完全用现代机器冲压生产,外形主要受19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发行的“香港一仙”的较多影响。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铜币铸造工艺从传统的翻砂熔铸法进入了先进的机器冲压生产的新阶段。
中国铜元产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年。一般即以这一年为中国铜元的诞生日,虽然香港地区制造铜元始于1863年,但早期香港铜元是以英王国为主体发行的香港地区辅币,不属于晚清铜元体系的一种。
在很多专业类文献资料图录及现代钱币图谱编辑中,将清末民初以来,在传统的方孔古钱基础上,仿照西方国家铸造钱币的先进技术,同时结合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特点,推出的这一用铜矿金属提炼后加工成铜胚,再用机器铸造出来的呈圆形、无孔、双面有字有图案的通用机制币种称之为“铜元”,以与传统的方孔古钱加以区分。本图谱沿用“铜元”这一名称,不再另行说明。
清末民初,湖北省铜元以其制作精美,数量众多,版式复杂,流通广泛而闻名全国。同时,又以制造铜币厂家最多,规模最大,品种齐全,铸量最多,铸期最长,设备最为精良而被世人称赞。多年以来,湖北铜元常常为国内外铜元研究者所重视,深受钱币爱好者尤其是铜元爱好者的青睐。
在湖北铜元中,有一种颇具湖北地方特色的铜元,称作“军政府造(汉字)湖北铜币”,尽管该铜元制造不精,或有砂版。
此前,诸多铜元图谱或图录中,多认为“军政府造(汉字)湖北铜币”系湖北军政府或湖北督军所造。也就是说,该铜元由北洋政府时期湖北地方政府的武昌造币厂制造。
然而湖北地方政府称作“湖北军政府”的时间,十分短暂。自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于第二天成立了中华民国湖北(鄂)军政府,都督统管军民,兼管行政。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十日,在北京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总统并组建北洋政府。此后,原则上各省都实行军民分治。都督名义上只管军政,另设民政长(省长)及长官公署隶属于北洋政府。也就是说,湖北地方政府称作“湖北军政府”的时间,仅有6个月左右。
民国元年(1912年)四月以后,尽管湖北地方政府由北洋军阀所控制,但是,作为地方政府的正式名称,严格来说,由湖北都督(其后又分别改称湖北将军或湖北督军等)与湖北民政长管理的武昌造币厂,此时或此后,也不可能以湖北军政府的名义,来制造名称为“军政府造湖北铜币”的铜币。
研究表明,实际上,这种机制、半机制和砂版“军政府造(汉字)湖北铜币”,并非武昌造币厂所造,而是由民国时期湖北恩施地区驻军及民间所铸,市面流通之“军政府造(汉字)湖北铜币”,也多出自恩施地区。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湖北就有泉友开始调查研究“军政府造(汉字)湖北铜币”的铸造来源。 不久,在恩施及附近地区,诸多泉友发现了“军政府造(汉字)湖北铜币”的许多新版式,也发现了与 “军政府造(汉字)湖北铜币”版式相同的四川铜币。此后,在湖北泉界逐渐形成了基本共识,即“军政府造(汉字)湖北铜币”出自湖北恩施地区,而其他地方极少发现。由于很少介绍,这些观点并不为外界所知晓。
随着新编地方志的出版发行,民国时期恩施地区大量铸造军政府(汉字)湖北铜币和四川铜币之 事,已逐渐明朗。业内将这极具特殊历史时代背景、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铜元称之为“恩施版汉字铜元”。
湖北恩施地区及周边的军阀、革命军、民间势力以及四川入鄂军阀采用各种铸币方法,大量仿制了成色不等系列性较强的汉字铜元(恩施版铜元)。有纪地为“湖北”,也有纪地为“四川”,还有中花位置圈一“鄂”字双纪地的,版式繁杂几近成渝,是汉字铜元体系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又一分支。主要流通于“施鹤七属”及川鄂湘边等地区,今日的重庆地区、湖南的湘西地区仍然不难见到四川纪地的湖北版式(恩施版铜元)。
总体来说,汉字铜元就是军阀的产品,体现了一个时期地区的经济面貌及军阀势力。厂局的产品为主流货币,属“正版”,我们称之为“官版”(四川造币厂的产品,称为“厂版”,重庆铜元局的产品,称为“渝版”或“局版”);防区或民间的产品为非主流货币,绝大部分钱币目录中通称为“军私版”;具体到恩施版铜元,根据近年来的发现表明,有地方军阀版式的“军私版”,也有特征明显,发现地域范围狭窄的民间造币“民私版”。
时隔百多年 相应的资料严重缺失,并在不断的流逝中,复杂的历史和地域环境造成了恩施版铜元奇特的版式,导致了后来人研究的难度和深度。恩施版铜元似有挖不完的宝藏,几乎每月每年都有新的发现,分类的精准难度极大。
近年来,恩施版铜元爱好者自发研究着这段历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断深入发掘补充,逐年细化完善。恩施版铜元版式的研究及收藏已是迫在眉睫,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和专业精神,感谢真爱的泉友们。
编辑《恩施版汉字铜元图谱》以研究总结恩施版汉字铜元的基本知识及历史背景资料等内容,方便读者能够更系统地掌握恩施版铜元收藏与投资的基本知识和鉴赏能力。以恩施版汉字铜元的图片为主,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各目录下版别铜元的特征鉴别,并博采众长,吸纳众多藏家泉友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图文并茂,趣味盎然。
图谱提供了大量精美的高清汉字铜元图片和历史文献资料,因人员较多,当会在图谱引用中冠名,故不在此一一说明,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恩施版汉字铜元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