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渴望高效率的工作,然而不幸的是,通常越是追逐效率,越是疲惫不堪,结果效率不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倍感压力,难以为继,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拖延现象。
效率的本质,来自于注意力的科学分配,用杠杆效应,实现低投入,高产出。而注意力的分配,往往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人的注意力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聚焦,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事物上,比如很多人无法同时做两件事,只能先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一件事情上,等这件事情完成了,再切换到下一件事。就好比保安晚上巡逻时,用手电筒观察小区里有无异常,保安只能关注到被光束照到的范围内,而手电筒没有照到的地方,对于保安而言就是盲区。还有一种是分散,这种人可以将注意力同时放在好几件事上,虽然对单一事件不是那么专注,但对于被注意力覆盖的所有事件,都有一个大概的认知,这种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心多用,可以同时处理几种不同的工作,而且效果还都不错。
其实,这两种模式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之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不经意间在这两种模式间切换,而要想从源头上提高效率,就需要针对特定场景,刻意选择这两种模式,灵活把握切换的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模式。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练习呢?
实际上,面对一个工作任务,不管不顾,上来就直接卷起袖子干,通常都不会有高效率,只是态度积极,但效果并非完全如期望那样好。练习注意力选择的第一步,就是在着手执行任务之前,先慢下来,给自己留一段思考的时间。
比如,很多人每天都会收到大量微信消息,甚至有人听见微信的提示音,就心有戚戚,生怕看到老板或者客户发过来的消息,更有甚者,手机从不敢放在自己视野范围之外,担心自己没有及时回复信息。实际上,我们真正担心的,并不是回复消息这个动作本身,而是发消息的人在我们心里的位置,和我们之间的关系。
只要想清楚了这一点,才不会患上“微信恐惧症”,我们可以根据发信息人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排出优先顺序,将这种压力释放出来,轻装上阵,注意力不再局限于消息数量和回消息的时间,而是更多的放在如何处理与不同人之间的消息往来,这样,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还有些人在工作时容易走神,经常是工作几分钟就忍不住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和同事聊聊天等,临近下班,一天的工作连一半都没完成,于是只好加班加点。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在心里告诉自己,下次再也不能这样了。因为从理性上,你肯定知道这么做的弊端,再来多少次提醒也是无济于事,关键在于感性层面占据主导地位,压抑了理性来做决策。
这里的方法,在于仔细体会自己当下的感受,比如忍不住看手机了,那么,在这个具体的场景下,我们的心里感受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定要写下来,细节越丰富越好,记录分心的起源、给我们带来的心里感受、纠结、后悔等等。经过多次练习,就会对注意力的涣散形成警惕,从而知道自己会因为什么而走神,更加专注于正在进行的工作,从而提高效率。
我们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训练自己的多任务处理能力,这里的关键在于,不是针对每个任务平均用力,而是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的任务作为主要任务,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主要任务上,同时把握好切换的时机,在多个任务间游刃有余的进行来回切换,在执行次要任务的时候,也是一个放松大脑,进行休整恢复的过程。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了我们生活完全离不开手机,在目不暇接的各种推送中,我们深感焦虑,而在许多时候,我们认为这些推送是自然存在,而不是当初我们下载了这些app,主动的开启了各种推送。
日本杂物咨询管理师山下英子曾提出“断舍离”的概念,所谓断,就是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所谓舍,就是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所谓离,就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这个概念也可以运用到注意力练习上,我们要通过断掉网络,离开电子设备,来认真思考网络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从而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失去了就无法接受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有了只会浪费我们的注意力,加重我们的负担。
而在平时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哪些行为可以创造价值,对自我成长有利;哪些行为只是单纯地消磨时间。同时,每周抽出固定的时间,来记录这些不同种类的行为所占用的时间,就像手机里的电量管理系统一样,通过可以量化的数据,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
没有一个万能的法则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最终还是需要由你自己来思考出一个满足你个人要求、认知与情感的方法。如果你不能清楚地认识到你的需求、你的性格和你的行为习惯规律,你就做不到这一点,而我们在很多时候,太过执着于事件本身,忽略了自身的需求,一旦我们学会观察和反省,就能逐渐看到我们做决定时的习惯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抉择,从而在更深的维度上,去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决策依据,更清楚的知晓注意力的走向,让高效变成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的一种工具,在节奏飞快的今天,冷静沉着,从容应对。
这是公子在野陪伴您的第40天。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