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读书笔记知识要点
1,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保持高效的关键。
2,什么是精力管理的方法呢?本书从结构上分三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讲述了精力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二部分是精力管理具体操作方法,第三部分为进行精力管理的具体步骤。
3,精力管理的原则和操作方法。在遵循精力金字塔、钟摆式运动、突破舒适区和习惯成自然四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如何使用和补充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四种能量提供了具体可实操的方法和步骤。
4,精力的含义,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四种精力源。精力是每个人做事投入度的基础,分为精疲力尽、全情投入、游刃有余等不同层次,主要影响因素为运动、饮食、睡眠等生理基础和情绪压力状况。
全情投入是能够促进最优表现的精力状态。全情投入,会让我们以快乐的心态充分享受生活的每一个时刻。
5, 精力管理的意义,为了健康,我们需要有意识地重建我们的作息规则。给每天设置阶段性的“停歇点”,养成休息时间相对稳定的习惯。到点就停止接收信息和处理相关事务,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完成任务”转移到“充电放松”。建立这样仪式化的生活习惯,从工作任务中抽离出来,能让我们再次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
6,精力金字塔:精力管理四要素
我们的精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能量。这四个精力源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为了保持最佳状态,我们必须管理好这四种精力,离开其中任何一种,我们都无法全面调动自己的天赋和技能。
7,钟摆式运动,周期性补充精力。要想精力充沛,就要学会有规律地消耗和补充精力——既要努力工作,也要放肆玩耍。理想的人生是既能在工作时全情投入,也懂得适当地忙里偷闲,享受生活。
8,突破精力舒适区,提高承受力,如果只是给肌肉施加一般的压力,力量根本得不到增强。要提高承受力,就必须强迫自己突破舒适区,然后在恢复的过程中成长,我们要像运动员一样系统地训练自己。
9,养成习惯模式,做出真正改变
知道不如做到,做到不如习惯,习惯不如有效。精力管理的理论和原理学完后,还需开展实践活动,并逐步建立适合自己的精力管理模式,再将其固化下来形成程序化的习惯模式——这才是全情投入和保持高效能的关键。
10,精力管理三步骤,目标——现实——行动。
确定目标。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此,在确定目标阶段,关键的任务就是找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价值观,并描绘出个人工作和生活的愿景。一旦找准了符合个人内在价值观和外在追求的目标,它就会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并像指南针一样指引我们在人生的各个岔路口清晰地做出选择。
面对现实。面对现实要从收集事实和数据开始。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能测试,从现在开始记录自己的饮食、睡眠和运动数据,全面了解自己在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能量方面的储备和表现,发现无法全情投入的障碍在哪里。
采取行动。通过对个人发展计划的规划和实践,完成从现有精力管理模式到理想精力管理模式的转变。
11,情感能量,想要最佳的表现需要保持积极、愉快的情感状态:快乐、挑战、冒险和机遇。为积极情感提供动力的关键“情感肌肉”是:自信、自制、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和理解他人。同时,重点从自我关系、亲密关系和日常人际关系等不同维度,探讨了如何系统地优化自己的情感精力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情感能量,进而提高工作效能。
12,多多运动,可以提高认知能力。
运动可以为大脑输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且有助于大脑细胞的修复,防止进一步的劳损。研究发现,如果能每周慢跑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12周以后,参与者的记忆技能测试得分将明显提高,完成测试的速度也加快了。而且,当他们停止慢跑后,这些进步几乎立马消失了。
13,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可以防止智力下降。
每当学了新东西,大脑细胞就会建立新的联系。所以,继续开发大脑能防止我们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的智力下降。学习新的技能、学一门新课程或是每天背几组单词,都会让我们的思想肌肉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14,人生目标:探寻你的使命和意义
人生目标要符合三个要素:积极的、发自内心的和超越个人的。
当使命感从消极流向积极、从外部流向内部、从自己流向他人,它就成为了生活中最强大也最持久的精力源。
外在动机反映了我们因对某事物的不满足而产生的欲望——金钱、权力、认同感、社会地位甚至爱情。内在动机则源于我们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它的价值在于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满足感。研究表明基于内在动机而生活的人,会表现得更自信、热情,生活更幸福,也更有恒心和创造力。
15,为了确保持久的变革,我们需要养成一系列积极的仪式习惯。
准确规划:明确时间和具体行为
要成功建立有效的精力管理仪式习惯,最核心的一步是在30天或60天的养成周期内对时间和行为进行准确规划。如果确定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行为,我们就不必在行动前想太多。这种仪式感正是很多人能够养成良好习惯的秘诀,例如每天早上起来后都执行同一套流程:刷牙、洗脸,然后到书桌前打开台灯,翻开书开始阅读。这种提前规划好的准确性能够帮助我们顶着压力完成任务,也有利于我们将习惯和价值观联系起来。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次完成一项重大改变,从量变到质变。
很多人在制订目标时,往往会一下子设定好几个,读书、健身、早睡早起等,然后在头几天每样都做,后面就完全放弃了。这是由于很多人制订目标时一次性设定了太多想要完成的改变,远远超过了个人意愿和自律的能力范围。
作者建议,改变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好由浅入深,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每一步都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
因此,如果你想要增加阅读量,不要一开始就想每天阅读一本书。先从每周3次,每次阅读15分钟开始,然后逐步增加阅读时间和内容。在阅读习惯养成后再开启下一个习惯养成计划。
虽说走出舒适区才能成长,过于困难却会增加放弃的概率。因此,作者建议我们“串联仪式习惯”,将大目标细分,不断体验阶段性成功,会更有助于建立自信、增强耐性和寻求更具挑战性的改变。
基本训练:规划方式和记录进展
在养成新仪式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平时还可以做些什么练习增加成功的概率呢?
作者给出了两个建议:规划方式和记录进展。
规划方式就是每天设定养成习惯的任务,重复预想,明确目标,设定自己相应的行为。这包括与价值观沟通、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挑战或困难及思考应对之法等,也就是给自己绘制一张行进路线图。有了地图,不再彷徨,也可提醒自己朝目标行进。
第二个关键是每天记录进展,然后进行行为自查,找出实际和计划的差距。每天晚上核查自己一天的表现是否完全遵守计划。你可以在你的床头放一张每日自查表,睡前在上面打钩画叉就可以了。每天自检有助于把握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19,如何将精力管理原理付诸实践的训练系统。改变有两种方式:先做后想和先想后做。作者建议我们,如果想要对精力管理进行深刻、持久的改变,最好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先找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再评估现状、明确差距,最终正视现实,将改善计划付诸行动。其中行动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精力管理仪式习惯。
知道的知识永远是知识,只有在行动中被实践、被验证、被调整的知识才是智慧。愿你将知识化为智慧,携智慧以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