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打算从包来切入。因为我总觉得,从我对待包的态度,能折射出自己这些年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刚来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我身上唯一背过的包是书包。临行前,最好的闺密送了我一个手提包包,上面有些大嘴猴的卡通图案,红色的,她说亲爱的,我给你准备了一个包,听说到了大学人人都至少有一个包,你带着,肯定有用。于是我不以为意的塞到行李中上路了…到了我才发现,幸亏有闺蜜送我的这个包,让我走在人群中手里不空,身影也没那么突兀了,大学生岂止是人人一个包,我看到过好多人出门身上背着3个包的,感叹着真是城会玩儿。
上学的这几年,我对包的追求停留在普通需求阶段,价格说真的没有超过二百,而且我只知道lv很贵,gucci学生一般买不起,那剩下的人背的都跟我一样喽。有一次老师下课了,闲聊说起了我们几个女生买包的问题,她说大家以后买包包,千万别买仿货,因为用过真货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包的真假,而且学生这个经济水平,就算是背的包上有个lv的标志,人家也不会相信你背的是真货。喜欢名牌包的样子,就买一个不带logo的。彼时,我看着自己从五道口买到的无名包包,觉得老师说的真特么对啊。
后来工作了,校招进去的,全部门工资数我最低了,但一起吃饭的团伙有好几个单位的老人。聊天常常提起来这几个人里谁的包好看,谁的包真巧也是她上个月想买的那个,我瞅了一眼自己从某宝淘来的120元小黑包,莫名自惭形秽~这时候开始萌生了要给自己买一个好包的想法。
机会来了,弟弟那个月末从加拿大回来,我说时迟那时快马上联络了他,让他带了一个我自认为很符合我气质的包给我。那包现在看来不算贵,三千五,而我当时实习,工资两千二。拿它在手时,觉得不胜喜爱,背它在身时觉得容光焕发。然而背过去大家也没有因此多讨论它,只说你换包了呀,比之前那个好看多了。我莫名有些惆怅,却也感慨,好东西就是不一样,手感做工,都是从前地摊货无法比的。
工作几年后,工资比实习好了太多,然而也没高多少,除了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变化最多的也依然是我身上的包,每一个,都没有低于两千,有的真的买时候有点肉痛,但总觉得,女孩子嘛,吃喝可以将就,穿戴却能让别人读出一种品味,不能含糊。
直到我遇见了先生。
他会在我看中一个包包的时候说,真读不懂你们女人,为什么会对衣服包包这么执着,我说你是不同意我买吗?他说你喜欢就得买,年轻的时候不穿那什么时候穿啊,买。
发了工资,我会想着买身衣服或者包包犒劳自己,他却愿意把工资的大部分都花在吃美味上,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带着我去开辟北京的美食,让我从一个对吃无感的人开始讲究起了食物的食材,口感等等…他对吃的执着不比我对包的弱,我说,你吃的再美味到最后还不是消化后排出体外了,我买个包却能美好几个月。他说,那不一样,你买包最后都是给别人看的,自己又看不到,但我吃的东西,却都到了自己的肚子里,让自己享受了。嗯,好像,没毛病。
曾经的我,米线麻辣烫路边摊任何二十元以下的食物都能做我的一顿饭,但包我得买好的。
现在的我,依然觉得女生该用好的包包,却远没有那么执着了。除此之外,我会把钱用来买很多的书,听有用的课程上,还会跟着他一起尝很多的美食,室内出行的工具里除了打车就是地铁,家里安装了滤水器智能马桶还有投影仪,出去旅游住旅店再也没有住过便宜的旅馆…这一段逻辑有些乱但我想说的是:
人生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显露在外的东西。把钱花在别人看不见但自己有所得的地方才更值得。
生活吧能不将就还是不要将就,要在该讲究的地方讲究,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一种最舒服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