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去国家图书馆想借阅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没有,倒是有他的其它几本作品,就借了这本《面纱》拜读。
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的小说机智、幽默,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
但从某种角度上说,毛姆是个极其“凶残”的作家,他总是冷静地、残酷地把一切人们熟知的美好撕得粉碎,还要重重地扔在脏兮兮的地板上踩上两脚,而你却不得不承认那才是生活。
《面纱》探讨了“冷漠”所导致的“背叛”与“赎罪”主题,又类似于《飘》、《苔丝》和《包法利夫人》等小说,讲述了丈夫、妻子、情人的“三角关系”。
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感关照,对道德冲突的敏感解析,对人性的尖锐反讽,对人类欲望、恐惧和悔恨等内在的准确建构,而成为一部艺术的杰作。
女主角凯蒂容貌娇美,又有点爱慕虚荣,有很多男士追求她,结果挑花眼了,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个老姑娘,凯蒂接受了性格孤僻的细菌学家瓦尔特的求婚。
先不去管整部小说多么吸引人,有一些细节描写的确非常到位,把男人和女人的心理分析得特别透彻,比如下面一小段:
凯蒂天性活泼,一整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想笑就笑。
而瓦尔特沉默寡言,让她挺不满的。
凯蒂同他闲聊时,得不到他的回应,这令她生气。
虽然这种闲话不必怎么回答,可有人回应还是让人觉得舒服。
要是下雨了,凯蒂说:“雨下得好大啊!瓢泼大雨。”
她心里本来希望他说:“是啊,真是一场大雨!”
可瓦尔特就是闷声不响。
有时候,凯蒂干脆摇摇他,让他说话。
“我刚刚说雨好大啊!”
“我听到了。”瓦尔特回答说,脸上露出深情的微笑。
这表明瓦尔特不是有意惹凯蒂生气。他不接话,只是因为他没话可说。
不过凯蒂一笑置之,想着,要是人人都有话说时才开口说话,那过不了多久,人类就不用讲话了。
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一方兴致勃勃地说什么事时,另一方却冷漠以对,好像没听见似的,久而久之那诉说的一方也就失去了继续交流的欲望,其时很多情绪都会在诉说的过程中自我消化,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倾听者,不用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只需简单回应就好,但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小小的要求也不一定能得到满足。
可能女人天生喜欢说话,需要彼此的倾听和倾述,女人的朋友不必多,有两三个能说悄悄话的女闺蜜就足够,有时候跟好朋友煲电话粥时老公非常不解:都说什么呢,能聊这么长时间?!
嗨,能有什么大事啊?无外乎家庭、工作、身体、旅行、健身、美容、心情什么的,不值得一提的生活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啊,构成了生活的全部,不是吗?
记得上大学时,偶尔周末我和英会挤在她宿舍的一张单人床上,窃窃私语到半夜,具体说什么了真不记得,只知道过一段时间就需要长谈一次,我和她之间没有秘密,有些连父母都不告诉的事情也会跟对方说,这才是真正的闺蜜吧。
无论说什么,都不会讥笑或打击对方,只需倾听就好,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虽然不常见面,但依然心系彼此,也都非常想念大学里的那段时光。
默契并不是不说话,而是尊重彼此的话语权,同步共鸣,有来有往,有说有应。
一方说的另一方表示理解和支持,即使不理解也不要强行反驳,观点不同也很正常,只要不涉及三观的底线,适当保留一下自我也没什么不好。
过一辈子哪那么容易啊?!
苦或喜都要同享
一定是特别的缘份
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
他多爱你几分
你多还他几分
找辛福的可能从此不再是一个人
要处处时时想着念着的都是 "我们"
你付出了几分
爱就圆满了几分
耳边回放着张宇的这首《给你们》,让人心中感慨万分!
两个来自不同家庭和生活教育背景的陌生人,得有多大的缘分才能成为一家人?好好惜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