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的时候,国家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察举制。在这之前的朝代,朝廷已经用过很多制度,有世袭制、军功制,但都有各自的问题,并不完备。汉朝的察举制,是由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和选取出各种人才,然后推荐到中央,得以任命官职。与后代的科举制不同,他不需要严格统一的考试来评判,只靠地方长官的选取和推荐,这样自然有很多漏洞。
察举制中,“孝廉”是选拔人才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他最看重的就是孝敬父母。孝顺本是很重要的品德,以此为据选拔人才也是好意,但渐渐的情况就变了味。为了追求孝顺的名声,士人们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古时候有父母去世孩子要守孝三年的说法,称为“丁忧”,在这期间,要在墓地旁结庐而居,断绝一切娱乐和交际活动,不近女色,不食荤腥,以表达自己的哀思。而在汉代,这传统见风而涨,你守孝三年,他就守孝六年,甚至还有人守孝二十年。
这个人物叫赵宣,他家中长辈下葬后,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他没有结庐而居,而是直接住在墓道里,之后就这样一呆二十年。这样夸张的行为真是因为孝顺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有孝顺的名声就可以被举荐当官啊。守孝时间长,是很多人成名当官的捷径。但这位仁兄也没办法真坚持二十年苦行僧式的生活,当郡中长官慕名而来看这位孝子的时候,意外发现他在这二十年都生了五个孩子。结果赵宣白忙一场,还被判刑。
看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怎么样需要长期的观察,因为人总是善于伪装自己的,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想法子欺骗他人更是容易。
《后汉书》记载的许武就是典型的为出名挖空心思的人。当时许武与两个弟弟许晏、许普一起生活,他想出办法,三兄弟先分家,但他自己拿绝大部分家产,两个弟弟分的很少,于是同乡的人都称赞许晏、许普的谦让,鄙视许武的贪婪,因此许晏、许普就被推举为孝廉。这时候许武再把宗族亲戚们聚集起来,声称自己之前分家产的方式是为了让两个弟弟成名,他自己为此甘心来担当贪婪的恶名,现在弟弟们都已经有了名气,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决定重新分家产,把财产全部让给两个弟弟,自己一件不留。于是人们又称赞陈武为了弟弟们而牺牲自己,让陈武也获得了名声,以后顺利做到高官。
后来这故事还被人传诵,甚至直到现在都作为给小朋友看的德育故事。但是,先不说许武是单纯无私的善意还是预先安排好这让兄弟三人都受益的计划,单看他假分家产让弟弟成名的作法本身就是欺骗世人来获取名声。所谓“欺世盗名”,也不过如此啊。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出名开始挖空心思,想方设法,一定要让自己显得了不起。
这样的风气慢慢弥漫,让士人慢慢都变成了演员,做人往往变成作秀一般,越到后来越是严重,有些作为简直匪夷所思。
在三国演义里出过场的北海太守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是“建安七子”之一,本应该是聪慧过人。史书记载他任青州刺史的时候,青州被袁绍军队攻打,战事危急之时,孔融却还在桌前读书,一副谈笑自若的样子,结果夜里城池被破,他自己逃到山中,他的妻子和儿女却被敌人俘虏。孔融这样的人物,才学自然是有的,但其作派实在不怎么样,明明危机在前偏要装作没事人一样,真的大祸临头就慌不择路,连妻子儿女都不顾。其实孔融这样的人怎么会是傻瓜呢,只不过作秀成了习惯,总要保持自己的“名士”风度。天天这样的作派,又哪能作出实事呢。
光自己会作秀还不够,还要有人来帮你传播名声。东汉末年,品评当代人物成了一股潮流,这方面著名的人物有汝南人许劭和许靖,他们常在每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故称“月旦评”,凡是被他们称赞的人就声名远播。曹操就曾经逼着许劭点评他,最后得了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这才扬名天下。其实这点评的实质,也不过是借以求名的手段,只不过许劭许靖手段比较高明,夸赞别人,也抬高了自己,而且还是每月准时表演,限量点评,摆足了饥饿营销的架势。
汉朝的察举制到了后期,弊端更加严重,举荐的权利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操纵,他们左右的当时的社会舆论,造成选士任官只看家族门第而不管真才实学,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出现“四世五公”、累世公卿”这样的门阀士族。这样一来,察举制就蜕变为变相的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了。三国演义里出场的袁绍、曹操、陶谦、孔融等十八路诸侯,大多都是出自公卿大族,就是这个原因。
之后汉朝灭亡,三国并立,曹操的儿子曹丕在世家大族的建议下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将两汉的察举制又继续延续和发展,让社会彻底被门阀世家所把持,那又是新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