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家都喜欢玩一款特别火爆的游戏“王者荣耀”,这款腾讯出品的游戏,有好玩的设置,炫酷的场景,还有很多帅的耀眼,美的迷人的历史人物。我也经不住诱惑,有时间时,玩了一下,果然觉的不错。在其中,有许多历史人物。我对他们是一知半解,利用寒假的时间我就想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的势力日渐衰弱。各路诸侯群雄纷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连年混战不休。
何为战国?是因为战争太多,群雄争霸,百姓民不聊生。一个国家要强盛,除了需要有卓越才能的君王,更需要有能统帅三军的将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应运而生,四大名将便是其代表。
其一:秦国名将 白起 关键词:“最嗜杀”
白起称之为“杀神”,“每战必胜,每胜必屠。”先看看他的功绩: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白起击败魏韩联军,杀二十余万人。这一战也就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从此白起名声鹊起。公元前281年,鄢郢之战,白起攻陷楚国都城郢城,淹杀十万余人,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击败魏赵联军,占领魏国大片城池,斩杀十五万人。公元前261年,长平之战,重创赵国,坑杀战俘四十五万余人。这一场战争是白起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他战争生涯中,最出名的一场战争。白起一生征战沙场37余年,攻下70余座城池,人称“人屠”
长平之战既然是白起的最成功的一次战争,我们就来看看长平之战的故事: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北方各国。其第一目标便是邻近赵国。公元前264年,秦军开始向赵国进攻。当时赵国名将廉颇守城,秦军无法得逞。廉颇下令只防不攻,消耗秦军的锐气。赵王知道后,对廉颇很不满。秦国当时一直攻不进去,无奈下使用了反间计。秦王派人告诉赵王,秦军只害怕赵括上场,他们的军队一听见赵括的名字腿都发抖,根本不害怕廉颇。愚蠢的赵王竟然相信了!便派赵括去前线代替廉颇。这一决策就注定了赵国的失败。这是赵括的第一场战争,也是他的最后一场战争。
当秦国的计谋得逞后,秦王便对白起说:“去吧,廉颇已经离开前线。该你上场了。”白起便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前线,轻而易举的打败了赵国,杀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坑杀了赵国四十五万精兵。
这就是白起的嗜杀,残忍,从不留战俘。到最后,白起的结果也很惨。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白起战功赫赫,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王害怕威胁到自己。最后赐给了白起一把剑,并对白起说:“将军请拿这把剑往你的脖子上划一刀。”白起也明白了意思,自刎而死。
可怜一代名将白起,在他每次庆祝胜利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吧?
其二:秦国名将 王翦 关键词:“最聪明”
王翦是秦国的杰出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他与儿子王贲除韩国之外,其余五国,均为他们父子所灭。王翦一生征战无数,战无不胜。他有智慧,不残暴,有勇有谋,是帮助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王翦辅佐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席卷天下。
那王翦到底聪明在哪:当时王翦灭了赵国,和将燕国打的名存实亡后,回到秦国不久。在一次宴会上,秦始皇问王翦,需要多少兵马去攻打楚国,王翦说:“需六十万人马。”秦始皇就笑了,又问旁边的一位将军李信需多少兵马,李信便道:“二十万足矣!”秦王笑王翦胆小,命李信去攻打楚国,可想而知,失败了。秦王没办法,又让王翦带六十万人马攻打楚国。
在王翦攻打楚国的途中,王翦体现出了他的智慧,在他离开咸阳,过了灞上不远,他又急忙策马返回,此时秦王还站在那里,见王翦一人返回,便不解的问道:“将军何故返回?”王翦说:“我已经老了,以后替大王出力的机会也不多了。我想趁自己还能动的时候,为子孙谋点儿田财。”秦王嬴政一听,便爽快地答应道:“此后咸阳西边的一万亩良田就是你的了。”王翦得到嬴政的承诺,爽快的走了。可是在大军还在行进途中,王翦又派人去见秦王嬴政,要求给他五十里地作为牧场,以便他老了以后打猎。秦王也答应了。当他攻下楚国后,和儿子再次灭下燕国时,王翦推掉兵权,回到了家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这就是王翦的聪明智慧。有人认为王翦一二再,再而三的像秦王求田问舍,为子孙谋点财产,有点过分。但并不是这样,当王翦这样做的时候,秦王嬴政的心便踏实多了。因为如果王翦想要造反,他还需这样做吗?历史上多少名将都在为逃脱这一命运,费尽脑汁。王翦他就真正的做到了功震天下,还得以善终。
王翦一生不骄不躁,虽然战功赫赫,却始终清楚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他比白起的高明之处。
我们熟悉的琅琊王氏 ,王戎、王导、王敦、王羲之…… 他们的始祖就是我们这位大名鼎鼎的王翦大将军。
其三:秦国名将 李牧 关键词:“最倒霉”
李牧是战国末年赵国最杰出的将领。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次次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过,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他特别有名的两大战役,赵破匈奴之战,肥之战。他的一生可分为两大阶段,前半生是抗击匈奴,后半生是抵御秦国。
前半生:抗击匈奴
在战国时期,虽说七雄争霸,但还有匈奴的出现,他们的头领单于一直侵犯汉族。赵国的邻居便是匈奴,赵王没办法,只得让李牧去抗击匈奴,守卫边疆。李牧总结出一套抵御匈奴的办法。赵军捷报频传,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消除了北方的忧患,使匈奴十多年再不敢侵犯赵国。
这就是李牧在边境对赵国巨大的贡献,从此李牧威震江湖。
后半生:抵御秦国
在战国末期,秦国不断向赵国逼近,当时赵王已经不重用唯一能抵抗秦国的名将廉颇了。眼前局势迫在眉睫,赵王只能调李牧从北边到南边,抵御秦国。当李牧到达了南边,和王翦战斗时,王翦聪明呀!他便想“李牧威震江湖,名不虚传。我和他硬干,并不一定能赢,既然我们用了反间计,调走了廉颇,那我们再使用一次,把李牧也弄走。”王翦便派人去给赵王说:“你们的李将军,快不行了,他马上就要投降了!”这赵国的每一代君王都不知道,吃一堑长一智。再次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开始不相信李牧了,速命李牧从前线回来,可李牧认为,等我打完了这一仗,我们不就可以知道结果了吗?为了赵国的都城不被攻陷,李牧做出来了一个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赵王恼羞成怒:“好啊!你不回来,那你就死吧!”设了一个圈套,将李牧杀了。过了不到三个月,赵国也灭亡了。
所以说李牧是最倒霉的,他忠心耿耿,一心为赵国,在赵国兵力弱到极致的时候,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可是赵王自掘坟墓,断送了自己的王朝。
其四:赵国名将 廉颇 关键词:“最出名”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历三代君王,忠心耿耿。先看看他的功绩:公元前283年,率军伐齐,大胜,被封“上卿”,使赵国成为六国之首。公元前260年,率军抗秦,避而不战,中反间计,被撤换。公元前251年,率军抗燕,胜,燕割五城求和,廉颇被封“信平君”。公元前245年,被解职,被陷害,未能报效祖国,终老死于楚。
为什么叫做最出名?不是说他当时最出名,而是说他在现在最出名,有些成语,影视,诗词里都有他的身影。我们就先看成语。
跟廉颇相关的有三个成语,第一:负荆请罪,这一个成语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廉颇负荆请罪之后就有了他和蔺相如的将相和。他们两个真的是一对绝配,当时把赵国打造的如铁桶一般。“刎颈之交”就是形容两人的友情。说道这,古代有八拜之交,第一个便是刎颈之交,第二便是刘关张的生死之交,其次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交,下一个是祢衡和孔融的忘年之交······
和廉颇相关的还有一个成语:一饭三矢,矢在这里是一个通假字,它通屎字。从字面意思上是指吃一顿饭,要上三次厕所。当时秦军快攻陷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只得叫廉颇回来带兵。我们说腐败的朝代,必有贪官。当时就有个叫郭开的奸臣,他是廉颇的仇人,因为廉颇正直呀,廉颇老说郭开。郭开便想:“呵,凭什么让他回来!”便给去见廉颇的使者使了点钱财,对他说:“不管廉颇说什么,都给赵王说,廉颇老了,不中用了。”这个使者便去了廉颇家。廉颇一听说要重用他,兴奋的不得了,为了显示他不老(虽然他的年纪确实大了),一口气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后穿上战衣,骑上马,叮了咣啷,威风十足。这使者便心想“哇塞!这老将军老当益壮啊!”,在使者回到赵王那里,使者说:“大王,廉颇真猛!一口气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后穿上战衣,骑上马,真是威风啊,可是坐下和我聊天时就去了三趟厕所!”廉颇复出的愿望就被打碎了,最后客死他乡。
这就是廉颇悲壮结局,世说新语有“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一句,廉颇的形象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四大名将,他们四个都是从最基层的军官做起的。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还重在自己的君主。白起,和王翦两人极为幸运,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君主,大显身手。而廉颇,和李牧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几代昏君的掌控下,没有淋漓尽致的展示出他们的才华。一个国的成败在于人才的多少,秦国和赵国的结局便可以明了的说明这一结论。秦王英明,注重人才,使自己的国家渐渐强盛,赵国几代君主不明智,最后落了个亡国的下场。不管是历史时期,还是当今社会。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珍惜人才,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四大名将,他们都是最强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