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
第一批80后40岁了
第一批90后30岁了
第一批00后20岁了
......
时间的最大魔力可能就在于,总是于不动声色之中,让我们在某一刻恍然发现自己还是不可避免的被“时代”夹裹着前进。虽然嘴上再怎么说“我不要被年龄所框限和定义”,然而身体总是很诚实。
当B站的《后浪》在全网刷屏时,朋友圈里的“前浪们”大多在转发,“后浪们”不少在吐槽,我一直没有看这个视频,直到今天热度都褪去的差不多了,还是找了个安静角落品了一下......
何冰老师有些义正言辞和有感染力的讲述,配上富有感染力的BGM,句句像一个声势浩大的“浪花”打过来。
确实挺热血,也挺鼓舞人心的,但多少都带有浓重的广告营销感,如果换成不同后浪的采访,听听那些真实的声音,可能会更客观和让人接受。
说实话,年轻人让我羡慕和动容的地方,是眼中闪烁的光芒和提着的一口和这残酷世界温柔搏杀的真气。将热爱过成生活,这和成不成功、有多少掌声是没有关系的。
但画面中那些B站略有小成的UP主并不能代表如今广大的“后浪们”。
因为当你选择站在屏幕前,以任何的方式来传递和表达自己,那一刻就注定要奔着别人的点评赞去努力着,会被各种言论所左右着。
在选择自己所热爱的生活的那一刻或许是自由的,但当你被言论、被他人的目光锁定的时候,也多少会失去些什么吧。
这个时代的后浪,除了在成长道路上拥有更为丰盛的物质基础和多样的选择权,亦有自己不可掌控的局限和困境,比如有的人出生就已经在罗马,有些人还要终其一生去奋斗一套房子;有些人已经无所羁绊地在周游世界,有些人还在面临择一城终老的话题;有的人一跃成为了人群的焦点,而有些人还在日复一日做着低调而枯燥的工作……
“并不是去旅行去蹦极才是唯一的勇敢,并不是学乐器玩无人机才是唯一的充实,并不是去求婚开排队才是唯一的浪漫,否定并不代表什么,960万平方公里上有太多可能性......”,这可能是我见过最直戳内心的说法。
小部分个体的崛起和颠覆式飞跃,并不能掩盖和忽视那些没有走在人前的部分群体。没有见过足够多的活法,是没有太多资格是做什么评判的,因为总有人在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在生活,在追梦。
即使我,也常常会和身边的朋友们吐槽,自己已经被“拍”在沙滩上了,但我知道内心有很大一部分仍然被“正在蠢蠢欲动的热血”所占据着,我们都很难被“一个词”就轻松概括了,也讨厌被所谓的一句鸡血就定义了。
很多人在diss这个视频的时候,其实也只是讨厌被这样的形式所定义。即使是人到中年的我也一样,觉得“我们就是可能性本身”。
可我也是真相信,像我们父母辈甚至如今的我们,都多少会羡慕“所谓的的选择权”。
但我们也都很清楚,更自由的选择多半也都建立在更高的物质基础和更开阔的眼界格局之上。人生那些屈指可数的几个大的关键节点,无不和选择挂钩够,但是真正可以让你逆风翻盘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从小的家庭教育、耳濡目染的生长环境、日渐长成接触的朋友圈子、术业专攻的方向......这些无不影响着你的每一次选择;但偶然间遇到的人、经历的变故、看到的某个故事,也可能扭转我们的人生轨迹。
可无论身处何种年龄,谁可能都会在某一瞬感到“我的选择其实非常有限”,但也会在某些时刻清醒的知道“我永远都能选择”......
曾经有过的暴风骤雨夜
在那些夜里
我们都曾年轻的像一片海
撰写 | 插画 By阿R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