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她的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上中学。有一次她在餐桌上问女儿,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女儿想了想,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
这句话让她心生感慨。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家长、孩子都这么怕自己犯错误呢?
因为犯错误就意味着失败。
失败就意味着自己输了,不会是受人尊崇的王者。
当然,所有人都怕输,只是我们中国的孩子背负着太多的压力,更加怕输。
然而,我想说的是,现在输不起的孩子,长大了也赢不了。
孩子无法坦然面对失败,难以经受挫折,首先是发展过程中难免的、正常的。孩子的情绪越丰富、敏感越可能有上述表现。恰当陪伴和引导就好。如果父母应对不当,则可能导致孩子的畏难情绪固化,导致孩子长大后,真正变得“输不起”。
1
孩子对于输赢的情绪反应
再正常不过
输不起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给孩子制定容易达到的目标。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尤其是爸爸妈妈的关注和认可。
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缺乏能力,难免会经常受挫或失败,并因此产生各种消极情绪。
加之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失败很介意、不满,或者责备、惩罚,更会加深孩子的内疚和愤怒情绪。
有时父母给孩子制定的目标过高或不切实际,让孩子难以达到或完成,孩子就会从中体验到失败和受挫。
循环往复,孩子便沉沦在自卑、害怕失败、产生各种消极情绪、低落的价值感成就感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情感下难以获得成长、快乐和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