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切并且实用的生活观点
在阅读过程中,你是不是对遇到与自己生活实际比较贴切的观点会异常兴奋,想继续读下去,觉得想立马读完,可以应用在生活中,这大概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在现象
我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关于买房子我有个姨妈用了半辈子的时间明白的道理,我只是看了《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的就能明白,姨妈说到,过去觉得要攒够了钱才能买房子,现在却觉得贷款买一套房子才是比较好的选择,他说了一个故事,「过去可以用30W买房子的时候,想着用这30W干其他的事等赚的比30W多的时候买了房子还有剩余,10过去了等赚到300W时候当初的房价也到了300W」当时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么贴近生活,这么有用的观点我就一直读了下去,想着人一辈子要和钱打交道,这些观点有理有据,真的很实用。
遇到精辟的观点,打通你一直想不通的问题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对时间一直管理不好,我曾看过些碎片化阅读,说了很多方法,其实大部分归结起来就是「效率,拖延」的问题,这其实是人的问题,每个人都有24小时,都很公平,时间一直在流逝,你管不住时间,你能管的只有你自己,当然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的观点,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想,阅读时候自己能够多思考对自己的用处,我曾经看过一些视频和文章,“键客行”这位老师,真的颠覆了我的一些认知,让我耳目一新。他所写的内容,所讲的,有理有据都是经过自己的思考。
对于自己无法认同的观点,
有时候书中会有一些你无法认同的观点,在阅读时的你可能会想到弃书,我觉得,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你应该读完它,不论你认不认同。
让你读完它,不是说不想让你半途而废,你不认同说明你可能不理解,你需要的是从他的观点当中,学会一种思维,再从这种思维方法中去判断,比如,《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当中,我有很多不理解的观点,也有很多反对的观点,我曾想过弃书,但是想一想还是继续读,因为别人能写出一本书,说明他有一个体系思维,要从这种思维当中,去感受作者所表达的东西,我对《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有很大的感触,是因为,他和我之前所读的东西不一样,有些东西他说的太绝对,我读了一部分真的想弃书,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不想逃离阅读舒适区行为,后来我发现,作者是因为学习过,统计学的原因,整本书穿插着一种数学思维,书籍语言犀利前面在读的时候,我以为作者是个直男,可是发现,作者是用数学思维再写一本书。遇到相反的观点,不要害怕跳出舒适区,我说的是一本书,如果是碎片化阅读,没理没据。
碎片化阅读作者之间相反的观点
碎片化阅读最大的特点,是作者想起什么说什么没有依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比如一些鸡汤
我读过一些鸡汤,我举一个我读过的例子,「有的作者说,大学要多参加社团,而另一个作者说,如果大学的社团,你不是领导你就是去打酱油,最好不要去参加。」从我亲身体验当中,我觉得真的是打酱油那种。当然我不是批评鸡汤,我是希望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去辨别。我觉得有些公众号就写的比较好,虽然文章简短,但他以简洁的方式,来说一件事,他并不是直接说结论,而是说,一些生活中自己故事或者别人的故事来总结道理,所以读书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去独立思考,不能一味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