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幕后之王“吴金黛:我们像动物一样,远离人群

吴金黛2次提名格莱美,4次获得美国独立音乐奖,12次获得金曲奖。她制作的《森林狂想曲》是华人世界自然音乐的起点。她是台湾自然音乐制作的“第一人"。

文/高小桥

从吴金黛的身边走过,你可能完全不会注意到她。“我就像空气一样,很平凡”,吴金黛这样描述学生时代的自己——不出众,也不糟糕;不在人群中心,也不属于任何朋友圈;人际交往不热络,也不孤僻;是那种老师叫不出名字的学生。

自学生时代开始,吴金黛自称是一个没有公害的人,享受一个人待着,自得其乐。既没有勃勃的野心,也不擅长做人生规划。唯一明确的梦想是去当农夫,上山种树。可惜,开明的父母唯一一次行使家长权杖,就用在了阻止她上农校的时候。奇妙的是,人生绕了一大圈,现在,生态音乐人吴金黛的一部分工作就在大自然里,“有时就是注定的,你心里有一个向往,搞不好有一天它就实现了。”

吴金黛很早就知道自己不适合抛头露面的工作。当过英语老师,“教到后面蛮痛苦的“,终究不喜歡在台上,成为全场核心,哪怕只是教教英语而已;之后赴美国杨百翰大学攻读音乐系,专攻音乐制作。结束学业之后,她明确要做幕后,“不要面对那么多人就行”。

多年之后,吴金黛成为台湾知名音乐制作人,自然专辑《我的海洋》斩获金曲奖,她是台湾自然音乐制作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是台湾音乐界最具灵魂的制作公司“风潮”的音乐总监;是风靡台湾的陶笛热的幕后推手,是"狼"、"汇流"、"我们"等专辑的代理人,是马修.连恩在台湾声名大噪的幕后推手;是六座格莱美得主Danile Ho口中的人生第三次重大转折的灵魂人物……

荣耀铺面而来。聚光灯下的吴金黛,挥洒自如,幽默善谈。2013年吴金黛第一次在内地的大型公开演讲,将她送入更多人的视野中。然而离开舞台,生活中的吴金黛有强烈的幕后感,她不刻意标榜自己的职业身份,家里没有任何和音乐,和她的职业有关的象征物。她化妆,穿洋装,并不刻意呈现出野外工作者的状态;每天出门倒垃圾,散散步。她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欧巴桑”。

吴金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的工作那么无聊,没你们想象中的戏剧化。没什么可写的吧?

2019年7月的一天晚上,趁着吴金黛出门丢垃圾的时间,我们和她电话聊了一个半小时。她的确不擅长营销自己。你问,为什么不用“死亡”这个词语形容动物不见了,而是用“离开”?你本来指望她说出一些悲天悯人的可以用作大标题、小标题的话来。她却说,因为“我没有办法证明它们死亡了”,只能说“离开”。

好在,真实的吴金黛和真实的力量总是最饱满的。吴金黛用声音记录台湾生态。作为台湾本岛和离岛的一位独特的记录者,她记录,不矫饰;跟随,不躁动;看见,不干预。她说“人和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就是土地的声音”。

“回首这几十年,我的沉淀感从土地中而来;野外生态教了我很多事情,感受到人和土地之间的亲密连接,知道它的呼吸和情感,学习包容和随遇而安。”

我们和动物一样,远离人群

1994年,吴金黛留学归来,投了三十多份简历,获得十几个面试机会。在被滚石等音乐公司一一拒绝之后,她终于坐到了风潮唱片的创始人,也是老板杨锦聪的对面。

风潮在台湾独树一帜,主业不是流行音乐,而是不怎么赚钱的中国民乐、宗教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和台湾原住民音乐。彼时,风潮刚走出亏损低谷。

据说杨锦聪并没有想好怎么安置面前这个短头发女孩,反正先招进来再说。吴金黛以音乐制作助理的身份入职,先打杂,后来跟着民族音乐学者吴荣顺教授去采集原住民古调,杨锦聪让吴金黛顺便录一些大自然的声音回来。

多年之后,吴金黛戏谑中国老板給員工指派任務時就是喜欢给员工附加100件“顺便”的事情。打趣的背后是吴金黛和风潮长达25年的惺惺相惜。以风潮为界线,此前吴金黛的人生处于试错和寻找中,做的是减法,放弃不喜欢做的事情;此后,她笃定,这份工作就是契合的。

“每一个生命背后都有新的一页,打开来看看,就会看到一个新世界。之前,我单纯做音乐的时候,我的世界很狭窄。可是来野外录音之后,就发现,哇!这个世界太有趣了,新的!整个人生、视野、心境全都改变了。真的是很棒。”

1994年吴金黛跟着团队来到阿里山乡采集即将失传的邹族的古调,也是第一次野外采集大自然的声音。究竟什么是大自然的声音?音乐系并没有教给吴金黛生态知识。她请教同行的邹族青年浦忠勇,一位国小老师,也是协同制作人。晚饭后,浦忠勇开着车子,带着吴金黛在山里绕了一个小时,停在一片漆黑的地方。等了几分钟,吴金黛听到一个类似青蛙的叫声。一两年之后,她被生态专家徐仁修扫盲,知道那是莫氏树蛙的声音。再过了一两年,她在野外听声辨位,终于见到莫氏树蛙的本尊模样。后来,这段声音被用在了《森林狂想曲》中。

在公开演讲中,吴金黛向观众展示莫氏树蛙的照片,言语中充满对莫氏树蛙的宠溺,“瞧,多可爱,那么小,三公分左右,可以发出那么大的声响”,吴金黛顿了顿,曝出莫氏树蛙大声鸣叫的原动力,“为了爱,追女朋友”。台下大笑。

作为跨界生态人,吴金黛有很强的带入感,在把动物介绍给公众的时候,她也传送出自己对动物的敏锐感知和真情实感,有好奇、欣赏和敬畏、尊重。她能听出青蛙恋爱,螃蟹走路的声音,也感受到野猪护犊子的威胁。就一两个点,她抓得很传神。大概除了蟑螂之外,这个世界上没有让她厌恶的动物。

在想象的设定中,吴金黛从事的野外录音是一件戏剧化的事情,不是风月无边,庭草交翠;就是惊险刺激,生存考验。但是现实总是充满骨感,并没有锐利的失败,都是日常沉浸式的打击,比如漫长的没有结果的等待,没有技术含量的错过(想录下声音的那一刻发现设备没电了,而动物不会和你预约下一次);等等。对于野外采集来说,挫败是日常内容之一,其出现之多之频繁,让初期的吴金黛直呼“非常失败”。

习惯晚睡晚起的吴金黛,踩着上班族8、9点的闹钟去录鸟类的声音,自以为很早了,扑空之后才知道,鸟类和太阳一样勤勉。那意味着,2、3点就得出门!至今,从业20多年,也就只有野外录音和赶飞机这两件事情能让吴金黛早起。连开会也不能例外。

“前几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录,但我毕竟不是生态背景的人,我是一个音乐人,我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去录,可能要录20年,最好就是找生态专家来合作。他们非常了解动物的生态习性和居住环境,可以用比较专业的方式去预测动物出现的地方。”

吴金黛邀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生态专家,有鸟类专家,著名的“鸟人”孙清松,荒野探险家徐仁修等等。吴金黛教专家怎么使用录音机和麦克风,怎么摆位。“在野外真正会遇到的问题,除了动物这部分,最大的问题是噪音。因为台湾很小,人口密集。任何地方都会收到很多和人有关的杂音,比如飞机,汽车,马达,人讲话的声音。提供给专家的录音设备早期是DAT,后来就是硬碟录音机,我希望他们录的都是双声道,回来比较好处理。不管专家怎么录,都一定要过滤杂音。”

曾经,吴金黛收录10米以外的一只鸟声,可是敏感的指向性麦克风还录到了1公里之外的流水声,听起来就像是噩梦一样的杂音。辛苦录了一堆声音回来,常常听不出来到底是录人还是动物。

“有时候正录得开心,突然头上有架飞机飞过,或者有老乡走到你旁边问你在干嘛。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慢慢变得要跟动物一样,跑到远离人群的地方。”

十年前,吴金黛在台湾嘉义的好美寮湿地目睹成千上万只和尚蟹出行,那是一片防风林圈起来的宁静湿地,和尚蟹虽然不会出声叫喊,但它们大部队走路的声音被吴金黛敏锐地捕捉到了“湿地上生物讨生活的状况”。她录下了这段声音。五年之后,她带着团队再回到这里,却看到防风林倒了,岸边盖起了堤防,湿地已经干涸。吴金黛感慨人类的一个无意举动很可能就会对自然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吴金黛相信那群可爱的和尚蟹一定已经迁移,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找到了更合适的居所,就像人类历史上一次次为了生存而迁徙一样。

在野外,我们被动物驯服

几乎每次野外录音都是这样。吴金黛跳下车,身上“穿”着各种设备,扛上毛茸茸的录音话筒,和越来越便捷的录音设备,徒步深入采集地。车子就是吴金黛的营地,水、干粮、地图、指南针以及录音的家伙什都由车子运载。她开着车子在台湾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花莲、台中、屏东……说走就走。一走就是四五天,或者两三天。在自然界和办公室、录音间之间切换。

下车地点距离采集声音的地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可以借助,步行五六个小时继续深入,不是新鲜事。

在野外工作,不需要和人寒暄。这对于自小就喜欢一个人待着的吴金黛来说,是理想的工作状态。有时,企划会和她同行,但缘于多年共事的默契,没有人会愚蠢地去打破沉默。

最通常的情况是吴金黛一个人去野外采集声音。真实的野外世界并不是BBC精粹版,大把的画面都是空寂的,静止的,甚至无聊的。整个下午,吴金黛举着望远镜看鸟。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就像博洛尼亚插画大奖得主卡门.奇卡在《巨人的时间》中所描绘的,“今天什么也没有发生,今天也是,今天也没有”。

2005年吴金黛来到台南七股湿地录制黑面琵鹭的声音。黑面琵鹭是台湾的贵客,每年的十月至次年的三月,大约会有500-800只黑面琵鹭来到台湾过冬。

七股湿地是台湾的湿地天堂,提供了大量黑面琵鹭喜欢的食物:小鱼,小虾,螃蟹和其他水中生物。纪录片《飞越八千里》中记录了黑面琵鹭以台湾为起点的全球迁徙路线,也介绍了由于沿岸湿地的消失,严重影响黑琵的生存。1980年代末期,全球黑琵的总数不到300只,濒临绝种。

黑琵的珍贵不言而喻。它们天性警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四下逃命去。接近它,并录制下它的声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吴金黛偏偏痴心妄想。

终于来到黑面琵鹭的附近!吴金黛和黑面琵鹭之间大约隔着300米,她可以看到黑面琵鹭降落在经常去觅食的池塘四周。这是她委托台南专家打探到的地点。她走得很慢,很有耐心,她希望自己看起来就像是一棵飘动的树,假装是风把她吹到距离黑琵十几米的地方。她走走停停,足足用了三个小时!

“大部分动物在自然的状态之下是害怕人类的,我们要想办法接近它。这些办法往往很耗费时间,也可能会失败,”吴金黛说,等待是为了让动物习惯采集者的存在,但是往往它们习惯了,也都呼呼大睡了。缘于动物行为的不可控和各种不可预期的客观条件, “你跑十趟,可能九趟都录不到”。

吴金黛花了多年时间来习惯并接受野外采集中浓重的挫败感,她说,“失望、不开心,是因为对结果有期待。这种自我的设定也是自我的设限。当你经历过很多次野外工作之后,慢慢会懂得人类和动物之间没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你能做的,就是接受你所看到的、接触的,没什么好生气的。”

有一年,吴金黛在台北北部的关渡自然公园采集季节水鸟的声音,因为动作太大,鸟都吓跑了,她只好在湿地里安营扎寨,但是守了一夜,一只鸟都没回来。

再一次来到湿地的时候,吴金黛把器材抓在手里,匍匐前进,她的动作很慢,在黄昏之前才爬进湿地。她慢慢地接近鸟群,很多鸟就在离麦克风很近的地方唱歌聊天。

正录得开心,不远处突然放起了鞭炮,瞬间吓跑了鸟群,“我当时就懵了,心想,难道还要让我在这里等一个晚上吗?结果这群鸟在天上打了三个圈后,慢慢降落下来。“那个画面太难忘了,一大群鸟在我头顶上像雪片一样飘落,其中几只鸟刚好滑行到我前方3米的地方,从容地看了我一眼后继续往前滑行,我还录到了它们振翅的声音。”

“当时就在想,没有被鸟儿当人看待的感觉真好,通常如果有人说,你不是人,你肯定会很生气;可是,我觉得那一瞬间,不被鸟儿们当作人来接纳,那个感觉非常非常好,很难忘。”

不同于马戏团里的动物,被人类驯服,臣服于人类的状态,吴金黛这样形容野外采集者和动物的关系:“对于野外工作者来说,我们被动物驯服。跟着动物的脚步,才是自然的状态”。

为动物量身定做音乐

从1994年至1999年,吴金黛和荒野探险家徐仁修、深入台湾各地山林,耗时5年,收集到鸟类、蛙类、昆虫类、哺乳类、溪流等近100种声音。声音素材之丰富足够支撑出版·可是怎么出版?这是台湾音乐史上的空白。没有先例可以遵循。吴金黛废弃了一个又一个方案。在一个加班的晚上,下班后,和同事相约去台北近郊的“乌来”野溪温泉泡脚舒压。“那是一个山谷,非常天然的场域,我们听到当下有很多小动物在叫,其中有日本树蛙,日本人爱泡温泉,日本树蛙也很爱泡温泉,”吴金黛一边开着玩笑,一边说到了重点,“日本树蛙的叫声有天然的音程,音程就是音和音之间的距离,比如现在我听到小三度的音程。接下来蟋蟀进来唱歌,它们之间就存在很天然的音程,我把这些音程组织起来,写了一个旋律。”

吴金黛的灵感得到激发——让动物在音乐中以角色存在,根据动物们天然的声音,把它们编组成乐队,有的负责节奏,有的负责旋律,再和音乐交织在一起。音乐就是这支动物乐队的大舞台。

吴金黛由此发展出迄今传播率最高的一首曲子《森林狂想曲》,也是台湾第一张自然音乐专辑的主打曲目。吴金黛总说,“我是台湾来的,大家不认识我,可能很多人认识这首歌比认识我多。”当仁不让,《森林狂想曲》几乎是吴金黛的音乐名片。在不少公开场合,都起了引荐吴金黛的作用。

按下《森林狂想曲》的播放键。蛙声阵阵,鸟声涓涓,蝉声徐徐,咚咚的节奏声正式拉响了森林早晨的狂欢,陶笛的加入预示着狂欢的开始,悠扬空灵,正正好地营造了清脆,欢快的氛围。

为《森林狂想曲》打节奏的是白腹秧鸡,一种水鸟,繁殖期间彻夜叫个不停,叫声不算好听,一直就一个音“姑恶、姑恶、姑恶”。吴金黛没有从白腹秧鸡的叫声里听到媳姐被姑虐死的民间传说,她听到了《森林狂想曲》需要的拍子!

“我很喜欢把动物的声音作为旋律的动机来发展。目的是让大家比较容易地认识这些声音,”吴金黛说,“鸟的声音很好用,本身就是旋律。比如,白头翁的旋律轮廓可以发展成一段很直白的旋律。黄腹琉璃的叫声本身就像是音乐,下行的音阶,都可以唱出歌来。黄山雀的叫声,上行的旋律,像长笛。从这么简单的旋律轮廓,慢慢发展延伸,最终变成完整的轮廓。我需要做的就是熟悉这些声音,不同鸟叫声的特质是什么,有些鸟叫没有旋律性,有些有。有旋律性的可以当旋律的动机来发展,没有旋律的,可能会把它当节奏,类似这样子。”

继白腹秧鸡之后,吴金黛邀请褐鹰鸮来给《森林狂想曲》定调,配合褐鹰鸮定了一个怪怪的,大部分人不会用的#D小调。在演讲时,吴金黛学着褐鹰鸮的叫声,“呼呼呼”,她的语调上扬,脸上挂着get得点的笑意,眼睛搜索着观众的反应“有没有?有没有?”

这是吴金黛第一次完整介绍《森林狂想曲》背后的创作故事。在她的剖解之下,越来越多的动物凸显出来。一支由众多青蛙担纲的打击乐手团队——泽蛙、腹斑蛙、日本树蛙、莫氏树蛙悉数上场,叫声很像狗叫的是贡德氏赤蛙;后面的是山羌、大赤鼯鼠……不是狗,是山羌。还有一只飞鼠,要来了……

吴金黛聊天一样把参与其中的动物们介绍得七七八八。据说,在制作专辑最初,她甚至打算把所有动物的名字写进工作人员名录中,幸亏老板后期同意追加预算,她单独做了一份动物声音图鉴,把每个动物的声音单独剪辑出来,附上档案介绍。

“我们的创作是以动物和自然为中心,然后加入我们的想法,而不是先有想法,再穿插自然。在我们的音乐中,动物不是普通的装饰,是和我们一起参与在音乐里面。这就是我的方式,把动物和音乐相接合。我觉得我是在为动物量身定做音乐。“

专辑定于1999年9月底发行。正式发行之前,台湾发生9.21大地震,交通中断,商業活動中断。不抱奢望的专辑《森林狂想曲》居然在那一个月内创造了不俗的销售量,卖出一万多张!“在台湾那样一个小小的地方,这个成绩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或许在灾难之后人们更需要这样的心灵慰藉。”

《森林狂想曲》专辑的成功,激发了吴金黛和同事们在自然音乐专辑上的更多尝试。2002年专辑《我的海洋》获得金曲奖最佳制作人奖。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大海,但都不是台湾的大海。专辑用自然的声音打中人们对乡土的关注和深深的热爱;之后推出专辑《夜的精灵》,收录了活跃在夜晚的自然天籁。2002年,吴金黛与廖东坤深入有“台湾亚马逊”之称的哈盆溪流域,打造《最近的天堂》系列专辑,野地收音录制近100种珍贵物种的自然声音,原生态展现福山的自然风貌。2004年吴金黛和“鸟人”孙清松合作,开启台湾第一张鸟声音乐创作,推出专辑《鸟》,收录平地到低海拔的鸟声,首创鸟声图鉴,创下五万张的销售佳绩。6年后,两人再次合作,收录中高低海拔的鸟鸣叫,推出专辑《鸟2:天籁所在的地方》。

从业25年来,吴金黛推出了不下20张自然音乐专辑。戴上耳机,跟随吴金黛的脚步,静心倾听,体会大地的呼吸、浪花的缱绻、飞鸟的歌唱,那是大自然最丰沛的生命力呈现!

尾声

台湾台南市曾经有一间仁德制糖厂,100多年来,它的流水线年复一年地把甘蔗压制成糖,再运往台湾各处。物换星移,厂子在上世纪5、60年代停摆。半个世纪之后被改造成为十鼓文创区,一群“魔术师”让这里重新焕发生机,其中一位就是吴金黛。

吴金黛接手的改造空间非常破旧,是一间塑胶瓦片覆盖的临时房。上世纪的工业用途在房子里留下了粗糙和大把的工业痕迹。吴金黛保留了一些,拆除了一些,新建了一些,把粗糙变得细腻,把破旧变得梦幻。屋子被改造成为真人版音乐盒,四壁被玻璃代替,入夜后可以折射出周遭的LED灯光,显得旖旎梦幻。和玩具音乐盒有发条,有跳舞的芭蕾舞小人,和循环往复的火车轨道一样,当音乐响起,玻璃屋里的车厢飞了起来,载着人们离开地面,在空中自如来去。每一位随机的参观者也因此成为音乐的主体。

在玻璃屋外,吴金黛还种了一棵音乐树,一碰树叶,就会流泻出音乐或者鸟儿的鸣叫声等。

由于租期到期,玻璃屋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正如被吴金黛收录下来的野外声音,有的很难再次听到,有的再也听不到了,然而音乐的意义在于可以被记录、传播和感受,当音乐遇到大自然,或者古老的建筑,音乐作为载体的意义便在于不会随着它们的消逝而消逝,当它响起来,它会提醒我们,这个地球曾经如此美丽过。并且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笃定这点。(原创稿件,非请勿转勿用。文章首发刊登于”自然野趣“公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