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列车终将要到站,一路上所经历的都是暂时的缘分,该放下的最终都得放下。
下车时,面对的只有自己。一路经历过的风景早已模糊不清,曾经的喜与悲也已忘记,要紧的是离开列车的心境。内心是温暖如春,还是寂静廖落?是淡定从容,还是恛惶无措?
海德格尔告诫人们要向死而生。只有站在死亡边缘,然后回看人生才更能看得清楚。人应该常想死亡,而不是回避它。这样,我们就会把每一天当做末日来珍惜。
假如明天就要死亡,我们就不会因为身边亲人的小缺点而争吵,就不会因为自己吃一点小亏就抱怨不断;假如明天就要死亡,我们就会把一直不敢说的表白说出来,该办的事情今天就一定去办;假如明天就要死亡,就一定会活好当下,做有意义的事情。
南怀瑾先生将人生归结为三个阶段: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就是我们许多人一生的写照。如果常想死亡,就会清除我们生活之中的无聊与荒谬;如果常想死亡,就会深刻体会尼采之语:“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人是追求意义的高级动物,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我们就无法面对灵魂的诘问。直面死亡,就是寻觅人生意义必要跨越的门栏。生命是一束光,它照进死亡的暗屋里。唯有死亡的背景,才越发显示出它的可贵。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常去思考它,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正如泰格尔说:“死亡的印迹,给生命的钱币以价值,让它能够购买真正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