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在敲出这些字之前,我都还不曾意识到原来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竟是如此之深。
这应该是我真正意义上的一篇读后感,之前所写的所有读后感一类的文字均不是有感而发,只不过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似乎一向都不太喜欢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一直以来虽然老师们都说要各抒己见,大胆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没有对错之分。但为什么写议论文的时候会有跑题一说呢?当然,这也并不是在针对什么,毕竟任何事都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不习惯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我自身而言,很大原因是性格上的某种缺陷,一直以来都怕听到反对的声音,怕孤身一人站在“主流”的对立面;或许还有一部分就是所谓“耻感文化”的影响吧,原因众多,在此就不过多赘述了,回到作品本身上来。
昨晚第二次读完了《大地之灯》这本书,心中感慨万千,遂小记一笔。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高中时代,那时候满脑子都是暖萌的言情小说,对于严肃文学的兴趣并不浓厚,初读此书时也并不很用心,但是越看越被惊艳。那时候便觉得作者的文笔和思想真是到达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于我而言,更是可望而不可即。但是即便是怀着如此崇拜的心态,那时候的我也还是没能感受到更多,并且随着时间的越流逝,对故事情节的记忆也越发模糊,更遑论其他更深层次的含义。直到上学期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也仅仅只保留着“天葬”“卡桑”“尼泊尔”等的零碎片段,并且仅凭我的单薄之力根本无法顺利拼凑出作者所架构的故事梗概,于是决定时隔三年之后再次认真重读此书。
那时已接近考试周,所以也只是在去图书馆自习的时候将之作为复习周放松的书本来看,断断续续,直到暑假过后再开学才把剩下的几十页认真读完。
喜欢里面每一个丰满的人物。
简生、卡桑、辛和、淮、叶蓝……
他们都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人大都是身不由己的,命,似乎也不是自己的了。无数的悲剧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心照不宣地发生着,而简卫东、仝素清甚至是年少的简生,这一家人都只不过是那个大背景下小小的牺牲品。所以似乎可以原谅简卫东的“抛弃妻子”,也不忍心责怪仝素清对于爱的错误表达,只是无尽地心疼小小的简生,当他将刀刺向自己胸口时,作为局外人,却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那时候的简生,该有多么无助,该有多么绝望,才能狠下心对自己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
他是不幸的,生在了那个年代本就是一种不幸,父亲曾亲手将他弃于路边,母亲时隔多年将他从他最爱的村庄接到了于他而言格格不入的大城市,母亲是爱他的,但是却无意中选择了一种最错误的表达方式,以致母子二人的关系愈发僵化,直到母亲自杀去世,直到舅舅告知他真相,他才真正懂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但他又是幸运的,他遇见了淮,这个陪他度过极致黑暗的温柔女子,将年少遍体鳞伤的他照顾的无微不至,也正是因为淮,他才有了之后的生活。他遇到了辛和,事业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领养了卡桑,三人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度过了一段忙碌却安稳的时光。直到下一次的不幸来袭。
淮生病了,他选择离开辛和和卡桑,去照顾重病的淮,像她曾经陪伴着他一样。悉心照料并没能换回淮的健康与活力,她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满足,带着眷恋……
当他重回北方,在烟花齐放的夜晚站在电话亭旁听到听筒里传来辛和的那句“我一直在等你回来”的时候,他是幸运的,无比幸运,无比幸福。
那时不明白卡桑最后为什么会选择留下迦南的孩子,并跟着他去尼泊尔,甚至主动要求与他成婚,因为他并不爱她,并且他在自己的家乡尼泊尔已经有两个妻子了。卡桑是不幸的,父母、爷爷、晋美相继离她而去,被一个以喜欢她的名义追求她的纨绔子弟欺负甚至侵犯…...爱上了并不值得她爱的迦南……但她又是幸运的,她遇上了简生和辛和,拥有善良仗义的叶蓝这样的真朋友,所以她才得以逃离尼泊尔,重回辛和身边,将这份幸运延续下去……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丰满的,生活中幸与不幸交替出现,但因为他们一直都真诚善良。
故事的结尾,所有的泪水、曲折,所有的困顿都不复存在,只剩下因为缘分而聚起来的一家人,继续着琐碎的柴米油盐。
虽然不知道作者究竟经历过怎样的生活才能在19岁时便写出如此深刻的作品,但“在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这样的人,值得拥有一生的幸福。
作者的文笔,大概就是我要继续坚持读书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