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专门玩乐没有学习的真空世界
暑假过了一半,小芽儿的舞蹈兴趣班考级结束,学而思的英语暑期特训10天班告一段落,目前在上学而思的数学提高班。每天都有要复习的内容,还有新学习的内容,加上她妈妈给她布置的每天1个汉字2页数学练习题,学而思布置的数学练习册,我布置的每天英语背1个单词和抄写,留给小芽儿玩乐的时间,确实不算多。
公公昨天就很生气这一点,和小芽儿的妈妈吵了起来。公公觉得小芽儿那么小,还没上小学,就要接受成日成日地学习,太辛苦了,小孩子接受不了那么多,她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游戏,去玩,去过快乐的童年生活。况且现在小芽儿还在咳嗽,身体没有完全恢复就应付那么繁重的学习任务,怎么吃得消?
我温和地说:既然选择了大城市,选择了大城市里的重点小学,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不学也可以,但是现在浪费的时间没有学会的内容,日后等她上小学后就要加倍地补回来。那个时候,反而做不到这样按部就班了。每天都在更新的学习任务,加上要补课的内容,不要说平时和周末时间,甚至晚上睡觉的时间都不能保障。小孩子们的自信,很多时候都是建立在自己做得好或不好,大家都在学的时候自己在玩,等到别人在学更难的知识时,自己在拼命追赶,成绩自然不如别人好,这种情况下,压力会更大。
《虎妈战歌》里Amy Chua用过匪夷所思的方法来逼迫大女儿Sophia练习钢琴,责骂、冷冷地在旁边监督、嘲讽,这些我们所认为必然会摧毁孩子对钢琴的热情的教育方式,随着Sophia拿到演奏比赛的冠军,得以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当Sophia成功演奏,谢礼时,她的同学们,她的好友们蜂拥而上舞台,拥抱着Sophia,献给她鲜花,全场掌声雷鸣。Amy Chua站在很远的地方,看着这一幕,仿佛自己置身于另一个空间。她微笑着,安静地凝视着,她很高兴Sophia在钢琴上有自己的成就,找到自己的自信,并更加热爱钢琴。所有的荣誉鲜花,都是属于Sophia一个人的。
阅读这一段的时候,我深感认同,翻来覆去又阅读了几遍。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能坚持,现阶段的他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不能一直玩。我一直觉得学习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尽管我自己从学习喜欢的领域中获得了很多快乐),要学有所成更不是什么所谓的快乐教育可以达到的。学习所要求的专注、坚持、重复和思考,没有一点是快乐的。我们可以试着找到有趣的方式,让学习本身不那么枯燥,但要进行信息的加工和记忆,不会快乐。
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独自面对这个残酷又认可个人努力的世界,我不希望他在那个时候,抱怨环境、自怨自艾、怕辛苦付出、只懂伸手。
所以在他小的时候,我们要教会他只要十足努力,一定会得到一点回报;如果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一定是方法出了问题;无论任何时候,只有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
你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
曾经看到论坛里,有妈妈们激昂地宣称:向暴力作业SAY NO!!
她们说:那些没有意义的抄写作业,是在毒害孩子的身心!长时间在案桌前不利于身体和眼睛的健康;重重复复抄写,根本无法带来思考的深入、思维的创新,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最重要的是,它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睡眠时间,导致孩子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
她们或者采取家长模仿孩子的笔触帮孩子做抄写文字单词的作业,或者采取直接向老师摊牌我家孩子不需要做这种作业希望得到特殊优待,或者对老师不断要求交作业视若罔闻。
她们批判目前的义务教育,她们推崇国外鼓励创造、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对学校布置的作业不以为然,对学校的考试更是难以忍受,认为那些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固化思维,连成人都无法从题目推理出答案,肯定是教育的问题!
这样的想法呈现一片倒的趋势,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个妈妈这样的回帖。
她同样认为学校的动不动就抄写1面是暴力作业,所以一直对孩子说:这些暴力作业,发挥不了创造力,开创不了思维,不做也罢。为了避免孩子不做遭到老师的偏见,她还特地找学校的老师说明了情况,希望自己孩子得到豁免。老师同意了,相安无事地过了半个学期。
拿到期中考试的语文成绩时,她懵了。满分100分,50人的班上,满分的有10人,99分的有20多人,大部分人都在90分以上。
而她家孩子,是84分。
在家长会那时,她特地和几个成绩好的孩子和家长聊天,聊到写作业的情况。孩子的反应都稀疏平常,并说虽然开始觉得很多写得慢,但是后来慢慢知道写得快记得牢的方法,也就没什么了。家长的态度更是觉得稀疏平常:多抄多写就记得牢,就是这个道理。
她彻底地反省了自己,决定放下其他事情,每天晚上就陪在孩子身边,陪他写作业。检查前半学期的语文书,有大部分汉字没有掌握。她终于理解了抄写的意义,重复,是为了记忆。在掌握一个汉字前,不断地抄写和在脑海中回放,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练习。没有人可以不练习就学会知识。
她和儿子说:此前漏掉的抄写要补回来。每个字一面,每天都要补5个汉字。
儿子不满地看着她,说:妈妈,这是暴力作业,发挥不了创造力,开创不了思维的。我们做一些能开创思维发挥创造力的学习吧!
她终于明白,是自己的态度导致现在这样的情况。当家长觉得这是稀疏平常的事,孩子也觉得这是自然的事。而当家长大惊小怪,觉得这个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孩子也一样,并且会“被暗示”般地畏难。
大部分时候,孩子都是一个观察者,他观察、模范家长,慢慢成长成一个在性格、态度上和家长很像的孩子。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孩子并且会放大10倍,把它展现出来。
记得多年以前在《读者》上看到这样的一段话:有些人做将军,可以把一群狼带成一群羊;有些人做将军,却可以把一群羊带成一群狼。
在快乐和学习,应试和素质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很多人说不喜欢上班,喜欢呆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抱怨上班的时间总是太长,而周末的时间总是太短,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写字、阅读、打理生活”“工作压力那么大,我需要休息几个月”……
当你真正辞去工作,在家里天天休息的时候,没有人无休无止地麻烦你要这要那的时候,没有工作强迫你早起三餐定时的时候,没有单位给你支付薪水的时候……就变成了日上三竿才起,凡吃饭就叫外卖,反正天天在家也不去见人,房间也不打扫,自己也不好好化妆讲究衣服搭配,翻书觉得没心情,上网不知不觉时间又过去了。整个人蓬头垢面,一天又一天,直到银行卡的余额不足,看到朋友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同事升职加薪的消息……
才发现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专门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能生活万事如意。
我们所处的世界,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并不是说上班了就完全没有时间发展兴趣爱好了,或者说完全发展兴趣爱好就不去上班了;也不是完全不学习就是快乐童年了,或者说学习过多就没有快乐了。在快乐和学习、上班和兴趣、应试和素质中,我们应该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我常常觉得自己知识不足以致不能很好地把内容用有趣的形式展现,所以我会阅读一些教师写的“关于课堂游戏”的书籍。在带小芽儿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会尽可能运用这些好玩的“填色”“举牌子”游戏来增加她的学习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虽然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并觉得它和应试教育的语文有某种共通之处,但缺乏系统的操作步骤,如果只靠个人阅读后的感悟和发挥,很难进入更深的层次,所以我找到了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郑图铃的《阅读理解,如何学?如何教?》。这本书籍,好得让人拍案叫绝,这是非常好的连接阅读能力和应试语文的桥梁书籍。当你以更高的层次要求自己,才能全局把控知识,当你以此来深入浅出地引导孩子,孩子才能学得更深入,才会具备思考、创造的能力。
遇到问题,我们应当以更加理性的方式思考,寻求可解决的办法。说教育不好学校不好很容易,难的是即使教育不好学校不好我也要学得很好;说试题不符合逻辑牵强附会很容易,难的是面对自己阅读能力很差不敢切实地提高阅读能力;说试题考的都是时间地点赔款金额没意义很容易,难的是认清记忆时间地点是最根本的阅读素养、赔款金额的背后与历史背景结合更深层的意义。
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努力去做,然后获得相应成就的自信,而不是他还没做,我们就人为设置各种障碍让他屈服在阴暗的价值观里。
只要你没有大惊小怪,孩子也就没什么可难过的
豆包最近在学走路,经常跌跌撞撞。
他不满足于两只脚像小鸭子那样挪动,他发明了“新花样”——原地扶沙发180°转体放手花式漫步,然后猛地扎到我的怀里。他第一次做就成功了!开心得哈哈大笑,随后他又马上回到原位,再试一次。
这次没有那么幸运,在转体180°的过程中,他失去了平衡,歪向一边,直接往地上倒过去,肩膀着地后小脑袋跟着滚到木地板上,发出了闷闷的一声。
无疑是有点疼的,但听声音又不会太疼。他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开始大哭了。
我赶紧上前,扶起他,拍一拍他的小脑袋和背部,表情轻松地愉快道:哎呀,宝贝长大啦!会花式漫步了!来,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玩具是怎么运作的!
带他到他喜欢的玩具面前,他很快忘记了刚刚发生的事情,伸出小食指对着玩具指点江山了。
想起不久前的类似事件,他摔跤的时候我的表情一瞬间很紧张,扶起他时又是搂又是抱,又是“溺爱的语调”哄他,那次哭了足足5分钟,大哭,哭声像唱歌一样此起彼伏,扭来扭去。
翻到《育儿百科》里面写到一岁左右这个时候的孩子,学走路,经常摔倒,摔倒是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学会走路后,视野的开阔和自信的获得所带来的快乐,远远多于对摔倒记忆的痛苦。书里说:只要你没有大惊小怪,他也就没有什么可难过的。
喜欢极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