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叙: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为什么要写打工史
2006年暑假,我17岁,刚刚念完高二。因为一些原因,我选择了休学,在外面打工近一年。2007年,我由休学改为辍学,从此一直在外面打工。进过不少工厂,在流水线上做一线工人;也进过几次工地,干过木工小工和钢筋工小工;还进过保安公司,派遣到政府部门做临时工:城管协管、交通协管、派出所联防队员......另外还进过餐厅,做过传菜员与服务员;还曾经跟父亲一起,去到金矿矿山的矿井下短暂的劳动过......跟着职业与工作场所的变动,辗转漂泊过不少城市:宝鸡、西安、咸阳、灵宝、深圳、中山、章丘、苏州。直到2014年6月加入民间社会组织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农村可持续发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十期(该项目现在正在进行十二期),算是正式结束了打工生涯。八年的时间,我基本一直在打工,干得也都是最底层的工作,而今因为乡村建设的平台,在很多人眼中,我似乎已经成功“逆袭”,不用再去最底层打工了,但在我自己,却还是很想回到最底层中去,虽然在很多方面,我也不喜欢这些底层的工作。
8年,真是一段漫长的时光,却又像是一瞬间。然而对于自己的打工经历,我写下的文字并不多,尽管这段经历,可以说是一段漫长的历史,毕竟人生又有几个8年呢?并且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发生过很多事情。可是相比很多人,那些打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乃至一辈子的人,我的打工生涯又可以说是并不太长。没写的原因有很多,虽然我一直自诩为文字爱好者,且一直也爱记录,在某些时刻,也曾想努力成为一名作家,但很多时候,似乎又没想过要从这种底层的打工生活中,借文字突围出去。我一直不曾想做一个纯粹的文字工作者,只从事脑力劳动,我希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能够得到平衡,自己可以亲自去实践种地、建房、手工艺……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能自给自足则最好。
在广东,打工文学非常发达,有很多打工文学刊物,产生了一批非常不错的作家,如郑小琼、谢湘南、许立志等。2015年,更是诞生了一部工人诗歌纪录电影《我的诗篇》与同名书籍,这部电影通过众筹的形式,目前正在全国各地的影院上映着。这一切,都在向我们展示着被主流文化漠视与忽略的工人群体的文化追求与创造能力。除了这种文字记录,关于工人的生活道路,也有了很多探索,北京的工人服务机构工友之家及其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同心实验小学、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打工春晚、工人大学等,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转眼2016年的暑假快到了,从我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就要十年了。在乡建领域(包括工友之家的工人大学,该项目目前已经开展十四期,我是十三期学员)学习了近两年时间后,我选择了回到家乡,决心在这块我所热爱的生养我的土地上,开始我的乡村建设实践之路。因我从小多思而晚睡(有时即使白天干活一天还是彻夜难眠),而今年在家原本计划多写些东西,所以开始整理自己的“打工史”。在“打工史”中,我会记录自己经历的事,记录自己的思想变化,也希望更多的工友(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在看到我的“打工史”后,也能用心去回忆与记录自己的“打工史”,不为引人同情,只是去深入的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的成长,同时认识社会,找到自己的道路,更好的生活。
这些年,我也断断续续看过不少关于工农的文字,有的是亲历的,有的是对工人的访谈,因而自信写出来的东西或许也还是有价值的,故作一尝试。特别是自己一直在反思与思考、认识与追寻自己的道路。中国有几亿工人,然而,我们却长期充当着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世界工厂”的廉价劳动力,我们的权益总是得不到保障,我们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可是却很少能享用这些物质财富。作为工人,我们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多去问问、想想这是为什么。最后,欢迎各位老师与读者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