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朱先生是一位建筑公司老总。他的儿子学的却是现代艺术,每次办展览时缺乏经费,朱先生都慷慨赞助。
有人好奇他为何不让孩子接自己的班,学艺术赚不到钱。
朱先生说:也许赚不了钱,但会赚到孩子的人生。我的工作也跟我爸不一样,我爸是种田的,如果他要求我继承家业,我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事业吧。
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一个人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很难成功。
02
有位妈妈带着孩子来一位朋友家玩,看到她那有进口饼干,她儿子也闹着让妈妈买。
他们家经济不太好,但妈妈并没有表现出尴尬,而是兴奋地对儿子说:“你看,我们家有妈妈和你一起做的小馒头,多好呀!”
儿子看到妈妈脸上的兴奋、感恩和知足,也高兴起来。
孩子对事物的态度,往往来自家长,帮助孩子调整到积极的心态,让他们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都能保持乐观进取。
03
台湾著名教育专家洪兰有天在朋友家,她儿子整好放学回来。看到我们却不打招呼。朋友有点尴尬,就先搭话:“你回来了?”孩子还是不搭腔,自顾自进了房间。
后来跟学生谈起这件事。有学生说:“大人也一样呀!我讲话时,他们也爱理不理的。”一个说:“我爸从没正眼看着我说话。”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榜样的力量,无处不在。重“礼”,首先自己得知礼。
04
小学时,有个同学家境不好。为筹钱参加班级旅行,他暑假都在割草做工。交钱那天,他兴奋地把攒的零钱换了一张纸钞,结果到学校,发现钞票丢了。
老师号召同学们捐钱,不足的老师垫上。但第二天,他的母亲说,他们家的规矩是非不得已,不接受帮助,去旅行并非不得已的事,所以孩子就不去了。
他的眼镜都哭肿了,我们也觉得他的母亲不近人情。
多年后,重提此事,已是投资家的他却说,母亲是为了教会他两点:
一是,自己的钱,花得才有尊严;二是,从小学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将来才不会输不起。
05
作家陈彤,是南方人,刚到北京读书时,因口音以及个矮,常备欺负。最初几个月,每天都哭着放学。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去找找校长吧。
身为教授的母亲,瞟了她一眼,问了一个她那个年龄无法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
母亲的问题,即是孩子的成长。
她不给孩子任何可依赖的幻想,即使身为你的母亲,也没义务提供你所要的一切。
无论得到多么不公平的待遇,永远先问自己:为什么是你不是别人?有没有你自己的问题?
06
雷夫是位小学五年级的教师,曾教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创造了轰动全美国的教育奇迹,荣获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
美国总统授予他“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给他颁发了帝国勋章,《纽约时报》尊称他为“天才与圣徒”。
一次,有些老师慕名前往雷夫所教的班级参观。
学生们正在安装火箭模型,但有人装错了部分零件。来访的老师正打算前去示范正确的安装方法,却被雷夫果断而礼貌地阻止了。
在雷夫看来,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是失败。
07
教育专家陈之华的女儿刚从芬兰回国上学时,考试常有些选择题做不完。同学善意提醒:“不会的,来不及的,可以猜答案。”
可是女儿很纠结:“万一不小心猜对自己真不会的题目,岂不是更让我难过?”
原来,女儿在芬兰,从不需要在考试中猜题取巧。考试主要是测评自己的学习情况,学生不必做些自我蒙蔽的举动。
当我们认同孩子猜答案的时候,是否想过,该怎么教他们诚信和自律?
08
我女儿是左撇子,字写得不是很好。小学三年级时,老师重视书写,如果孩子字写得不够端正,就会要求订正或重写。
女儿给老师写了封信:“老师,我字写得不好看,但如果没写错,也没超过格子,可不可以不要叫我订正?您给我的分数差一点没关系,但如果一直订正,我就会失去学习的乐趣。”
后来,老师及时调整了对她的习字要求。
很多时候,毁掉孩子乐趣的,正是那些无效的“苦练”,依据孩子的长处与弱点,制定弹性的学习方案,才是有效之法。
09
林妈利:著名血型专家,是台湾血液研究的奠基者,人称“台湾血液之母”。她读高中时,老师介绍了很多与人格教育有关的名著,对其影响很大。
尤其是《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最后一段:
圣者要渡河,有个小孩要求他背着过河,岸上所有的人都在笑他,河流很急,要渡河还要背孩子,但他不管人家怎么笑他,义无反顾向前。
小孩很重很重,上岸后,他把小孩放下来,问道:“你是谁?”小孩说:“我就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研究或是其它前行的路,很孤寂,但为了“即将到来的日子”,为了理想,还是要做,坚持不放弃。
10
公交车上载满放学的小学生。
我无意瞥见坐在窗边的一个小男生,想偷偷把可乐空罐扔出窗外。我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敏感的小男孩似有所感,抬头探寻。在人群的缝隙中,他发现了我微笑着对他轻轻摇头,还有眼睛里传达的告诫之意。
小男孩看见了我的规劝,缓缓把伸出车窗的空罐收了回来。我对他点点头表示嘉许。
这是一出温馨的默剧,主角是一个心灵纯洁的孩子。
教育的基础是尊重和包容。“扬善公堂,归过私室”,乃“传道”的真理。